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就镇服了于阗国。    
    象定远侯班超那样,有胆有识,先下手为强,真算得上是满腹皆兵,浑身是胆。与他相比,赵子龙、姜伯约等人只能算得上是一将之勇。    
    


克敌智谋第15章 先发制人的智谋(10)

    斩草要除根    
    做事情,要么就做到底,要么打一开始就不去做,如果真的该做,就应该做得彻底、干净,否则从一开始就根本不要动手,半途而废后果自然不堪设想。    
    战国时,晋国在晋励公在位的时候,有六名权臣掌握实权。胥僮和长鱼矫向励公进谏说:“权臣的权力能力与君王匹敌,而且凡事都要和主君争权,结党营私,对下贪赃枉法,对上威胁君主,这样下去,国家怎么可以安泰呢?”    
    励公接受了这个建议,杀了其中的三位权臣。胥僮和长鱼矫又进谏道:“没有将犯有同样罪行的人一起处死,留下的必定害怕得到同样的惩处,必会心生不轨,如给他们时间准备,将更加危险。”    
    “我已经一口气杀了三个了,我不能如此残酷,通通把他们处死。”    
    “君王您不想太残酷,他们可是不会对您手下留情的。”    
    可是励公并没有听其劝告,三个月后,剩下的三位大臣果真叛乱,杀了晋励公,并将晋国的土地一分为三,晋国从此不存在了。    
    经过斗争得来的胜利,必然侵害很多人的权益和生命,这些失败者绝不会认输而甘心受支配,必然时刻准备伺机复仇,此刻也绝不可麻痹不意,放松对异已力量的警惕,而应该把各种可能继续为害的因素全部消除。    
    唐中宗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干掉了张易之、张昌宗,废除了武则天,把她迁到了上阳宫。    
    户部侍郎薛季昶对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说:“两个元凶虽然已经伏法被诛,但武后的侄子武三思等人还在,斩草不除根,以后肯定会再长出来的。”侍中桓彦范却说:“武三思不过是小凳上的肉罢了,留着他为大子垫手。”薛季昶叹息道:“我死无葬身之地了!”    
    等到武三思乱政,桓彦范懊悔莫及。    
    宋宁宗庆元元年,赵汝愚凭借汝州防御使知阁门事韩侂胄的力量,走通了宫中宪圣太后,拥立了宁宗。    
    事成之后,工部侍郎徐谊就对赵汝愚说:“今后朝侂胄肯定会成为国家的祸患,最好是充分满足他的欲望,而将他放置到远离京畿的地方。”宝文阁待制叶适给赵汝愚说:“韩侂胄所希望的,不过是个节度使罢了,最好是给他当。”宝文阁待制朱熹也说:“赵汝愚应当用厚赏酬谢韩侂胄,不要让他干预朝政。”    
    赵汝愚却认为韩侂胄容易节制,对这些忠言全都听而不闻。只给了韩侂胄一个防御使的官职,韩侂胄对此十分怨恨。后来他诬陷赵汝愚图谋造反。赵汝愚被贬谪,暴死边疆。    
    


克敌智谋第15章 先发制人的智谋(11)

    武三思和韩侂胄都是恶人。然而武三思有罪,所以应当讨伐他、除掉他;韩侂胄有功,所以应当奖赏他、远放他。除掉武三思应当在武后彼迁走的时候;远放韩侂胄,应当在他还没有得志的时候。过了这个时候就无法有所作为了。五王和赵汝愚,都是自恃他们的权势、声望和才智凌驾三思、侂胄之上绰绰有余,却不知道恶人的手段往往更加胜于豪杰。    
    后者大意而前者机密,后者仁厚而前者狠毒,所以如果对忠心的谋略不依从,就会给自己留下了祸患。    
    唐代哥舒翰任西安节度使,派遣都兵马使张擢到京师长安奏事,张耀完成了任务后,在京师逗留了很久没有回去,他进献财物给杨国忠,与杨国忠结交。    
    哥舒翰正巧也来京师,要入宫朝见天子,张擢怕哥舒翰问罪,心里惴惴不安,请求杨国忠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兼剑南西川节度使。任命的诏书下达后,张擢大摇大摆地来到哥舒翰家,拜见哥舒翰。    
    哥舒翰一见到他,马上命令部下把他揪到庭中,列举了他的罪状,用杖打他。    
    有部下看张擢快被打得断气了,就赶紧报告了哥舒翰。    
    哥舒翰脸色不变,下令继续打,直至打死为止。打完以后,他向皇帝写了一份报告详细解释这件事。唐玄宗慑于哥舒翰的势力,又看张擢人死也不能复生,死无对证,只得下诏褒奖哥舒翰坚持原则,还顺便卖个人情,又让哥舒翰鞭打张擢尸体100下。    
    如果把斩草除根简单地理解为灭口了事,那就还没有理解这一智谋的实质。斩草除根的目的是稳底消除一种危险因素,使其不能继续为害,而不能简单地从个人层次上理解。    
    宋仁宗时,西部边疆发生战争,大将刘平阵亡。朝中舆论认为,这是因为朝廷委派太监做监军,主帅不能完全施展自己的指挥才能,所以刘平失利。仁宗下令砍下了监军黄德和的脑袋。    
    于是,有人借此机会,请求皇帝把各军元帅的监军全部撤掉。仁宗征求吕夷简的意见,吕夷简知道强行撤掉必然引起反抗,反而不容易达到目的,因此回答说:“不必撤掉。只要选择为人忠厚谨慎的太监去担任监军就可以了。”    
    仁宗委派吕夷简去选择。吕夷简又回答说:“我是一名待罪宰相,从来没有和太监交往过,怎么能知道他们是否贤良呢;希望皇上命令都知押班去推举,如果他们所荐举的监军有不胜任其职务的,就一起治罪。”    
    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意见。第二天,都知押班跑到仁宗面前,请求把担任监军的太监全部撤掉。    
    朝中文武都称赞吕夷简有谋略。杀掉一个监军,其它的监军依然存在。全部撤掉了他们以后军中再有过失时,他们就会为不该撤掉他们找到口实,所以让他们自己请求撤掉最好。    
    在这个故事里,杀掉监军反而不能斩草除根,而利用可能出现的巨大危险迫使太监自己放弃监军的权利,才是真正消除了祸根。    
         
    


克敌智谋第16章 以静制动的智谋(1)

    他自凶来他自恶,我自胸中一口真气足;他自狠来他自横,我自明月照大江。    
    十字架和太极图    
    在印度的一个地方,有几条猪逃跑了。经过几代在山林里的进化以后,这些猪变得越来越凶悍,甚至威胁经过那里的人。几位经验丰富的猎人很想捕获它们,但这些猪却狡猾得很,从不上当。    
    一天,一个老人领着一匹拖两轮车的毛驴,走进野猪出没的村庄。车上装的是木料和谷粒。老人告诉当地的居民说他要帮助捉野猪。他们都嘲笑他,因为没有人相信老人能做那些猎人做不到的事。    
    但是,两个月以后,老人又回到村庄,告诉村民,野猪已经被他关在山顶的围栏时里。    
    他向居民解释他是怎样捕捉它们的。他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野猪经常出来吃东西的地方,然后我就在空地中间放少许谷粒作为陷井的诱饵。那些猪起初吓了一跳,最后,还是好奇地跑了过来,由老野猪开始在周围闻味道。老野猪猛尝了一口,其他猪也跟着吃,这时我知道我能捕到它们了。第二天我又多加了一点谷粒,并在几尺远的地方树起一块木板。那块木板象幽灵一样,暂时吓退了它们,但是白吃的午餐很有吸引力,所以不久以后,它们又回来吃了。当时野猪并不知道,它们已经是我的了。此后,我要做的是每天在谷粒旁边多树立几块木板而已,直到我的陷阱完成为止。每次我加进一些东西,它们就会远离一阵子,但最后都会再来‘白吃午餐’。围栏做好了,陷阱的门也准备好了,而不劳而获的习惯使它们毫无顾忌地走进围栏。这时我就出其不意地把它们捕捉了。”    
    这就是以静制动。实际上,在传统的东方文化里面,这种谋略处处可见。    
    有人说,中西文化的分别,最明显地表现在太极圈和十字架这两种文化图腾上。这话一针见血地抓住了特点:十字架向上下左右伸展扩张,体现了强烈的征服欲望和对极端物的追求。而太极圆转如意,循环往返,此即彼彼即此,是即非非即是,没有明确的界线。由此及彼,由非及是,获取的方法是迂回而不是直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以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粹围棋来说,古人论围棋九品,“守拙”即高于“斗力”和“小巧”。甚至有大师提出:围棋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