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桓公归国即位后,任用管仲、鲍叔、隰朋等贤人治理国家加强军事实力。齐国逐渐强大,开始吞并邻国。
齐桓公五年,桓公派兵攻打鲁国。鲁国在位的庄公派大将曹沫迎战齐国,结果连连失利。庄公害怕了,请求割地求和,桓公同意了,于是双方会盟于柯地。
齐桓公与鲁庄公坐在盟坛上谈判,曹沫突然拿着匕首劫持齐桓公。齐桓公的左右一时都愣住了,不敢轻举妄动。管仲沈住气问曹沫:“你这是要干什么!”
曹沫回答:“齐强鲁弱,你们以强凌弱,强占我们鲁国土地,太欺负人了!我现在就要求归还那些土地。”
齐桓公君臣见状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侵地。曹沫于是扔下匕首,走下盟坛,神色不变。
齐桓公暴跳如雷。管仲劝他说:“现在我们是在诸候面前答应了别人,如果因为贪图小利而失信于天下诸候,我们就会处于被动,孤助无援,不如归还侵地,以此来取信天下诸侯,树立我们齐国的信誉。”
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劝告,把战胜得到的土地都归还鲁国。齐国因此威望大增,各诸候国也都想归附齐国。
齐桓公因为遵守信誉,肯于放弃小利,顾全大体,得到各诸候的信任,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所以说不论是国家、公司还是个人,要想成就事业,除了靠实力之外,还要讲求信誉,以信取人,不要顾小利忘大局。
处世智谋第4章 立信背信的智谋(2)
还有一个故事,说明守信的动员效果。
诸葛亮正准备进攻陇西,长史杨仪报告说,军中现有四万人应该回去休息了。诸葛亮立即命令这些部队收拾行装,准备回去。这四万人将要起程时,魏军突然打来。
杨仪建议,让这四万人留下,打完仗再走。
诸葛亮说,用兵命将,以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军情再紧,也不能失信食言。
诸葛亮让大家按时起程,说,你们的父母妻儿无不倚门而望,我怎么可以把你们留下呢。部队士卒异常激动,几次下令,却不愿走。诸葛亮只好令他们参战。
魏军远来,一经交锋,蜀军大获全胜。
立信需要用苦心
人要在官场、生意场上立足,信用最重要,它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以要讲信用,就是为了使原本不信的人相信,这必须要花费种种的苦心。
春秋时齐灵公喜欢他后宫里的后妃们穿男装,戴男帽,着男靴,佩男人的饰物。于是,风气一开,上行下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股女服男衣的潮流。
灵公很不高兴老百姓学宫廷里的样子,下令各级官吏严禁,凡是在街道上,市集中,乡里之间,发现有女人敢穿男人服装者,就把她的衣褂扯碎,绦带剪断。
可是这种风气始终屡禁不止。
齐灵公气晕了,便问晏子:“寡人下了这样的命令,为什么老百姓敢于违抗,屡禁不止呢?”
晏子说:“大王!你在宫廷里提倡,而在宫廷外禁止,就等于是挂了一个牛头在大门口,卖的却是马肉一样。你要想让全国的妇女不穿男服,只要宫廷内的先不穿,谁穿就罚谁的话,老百姓还会有人敢以身试法的吗!”
灵公点了点头:“好吧。”
命令发布不出一个月,齐国内再看不到一个穿男装的女人。
信用这个东西,确实是一个聪明者的游戏。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征战不休。有一年齐国连吃败仗,齐景公很着急,很想找到一位得力的将领能够扭转局面。
齐景公根据晏婴的推荐,决定令田穰苴为将军,领兵开赴前线回击敌军。
田穰苴原来只是一名下级官吏,他拜谢景公后,诚恳地提出一条请求,说:“君王,我一向地位卑微,现在您一下子把我从卒伍之间提拔到将军之位,我担心士卒们不听我的,百官不信我的,这是因为人微权轻。我请求您派一位高尊的大臣,做我的监军,以助士气。”
处世智谋第4章 立信背信的智谋(3)
齐景公说:“这好办。”当即派他的宠臣庄贾走一趟。
田穰苴与庄贾约定好第二天中午在军门外会合出发。第二天,田穰苴很早就带领部队来到军门外,列好队伍,等侯庄贾。
可是到了傍晚,庄贾才大摇大摆地来到军门。田穰苴很生气地厉声喝问:“庄大人为什么这么晚才来?”
庄贾因受景公宠爱,一向狂妄骄横,他哪里把小小的田穰苴放在眼里,就傲慢地说:“亲朋饯行,多饮了几杯……”
田穰苴说:“眼下敌军入侵,大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士卒战死在边境,百姓的性命难保,你却为酒宴而违犯军法……”
庄贾毫不在乎地说:“你不要太神气,才当了几天将军就教训起我来了。”
田穰苴毫不示弱,厉声吼道:“违犯军法该当何罪?”
旁边的司旗官回答:“当斩!”
庄贾那颗气焰嚣张的脑袋立刻被砍了下来,挂到了旗杆之上,成了穰苴向全军示信的道具。
田穰苴的举动,威震三军,将士们俯首帖耳地听从他的指挥。
几个月后,击退了敌人,田穰苴率军凯旋,齐景公亲自迎接,后提升他为大司马。
这是以权臣的脑袋为道具来立信于军中,与孙武借吴王两个宠妃的人头来展示军威如出一辙。三国时曹操用自己的头发作道具来立信,也需要一定的勇气,因为古人笃信“发肤父母给,不可伤”之道,割发视同自残,要承受不孝的骂名。
曹操领兵出征,行军经过麦田,下令“士兵不得损坏麦子,违反命令的处死。”骑兵们都知道主帅军令如山,纷纷下马步行,有的还将倒伏的麦子扶起来。
谁知曹操的坐骑并不给这位丞相面子,一下子跃入麦田,踏毁了一片麦地。曹操吩咐掌管刑法的主簿按法给自己定罪。
主簿战战兢兢,不敢直接回答,而是根据《春秋》上所记载的道理回答说:“对于高贵的人不能施用刑罚。”曹操说:“制定法令的人却自己去犯法,怎么能够统帅好部队呢?然而我是军队主帅,不能自杀,请允许我处罚自己吧。”
曹操拔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放在地上代替死刑。古人认为头发是父母给的,不能毁伤,否则就是不孝。
曹操割发代首,既是对自己的严厉惩罚,也是在立信于人的一个策略。
另外,要立信,不仅需要苦心和智谋,也需要实力。拿现代的银行信用制度来说事。从来不借钱的人的信用是零,所以他的承诺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你在银行中一个子也没有的人肯定是不能高额贷款的。
贷款信用最好的人就是经常拖欠银行大把大把钞票的人。因为他的承诺有效,欠了可以还,还了可以再欠,轮番往复,只有这样才有信用。所以说,信用这个东西也是一种市场经济的智谋动运作。
轻率许诺必寡信
对于轻诺者必寡信这句话,我们可以从被许诺者和许诺者两方面来分析。
从被许诺者的角度来说,凡是别人在某种情况下许诺什么,一定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做出的某种牺牲。如果对方许诺得太容易了,这时就要考虑一下对方是不是能够实践这种许诺,特别是在许诺的特定情势消失之后,对方还肯不肯做出那种牺牲。
处世智谋第4章 立信背信的智谋(4)
魏昭王六年,秦国约赵国一起攻打魏国,说定取得胜利后,把魏国的邺城分给赵国。
魏王受到秦赵两国的威胁,心中十分焦急,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相国芒卯说:“大王不要忧虑,臣下有一对策可退敌兵。”
魏王连忙请芒卯说下去。芒卯说:“赵国和秦国本来就有矛盾,这次联合,无非是为利益。大王可派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出使赵国,对赵王阐明利害关系。再抛给他一点甜头,要他与我们联合,共同对付秦国。以后的事,臣下自有办法。”
魏王说:“好倒是好,先生可愿去担此大任?”
芒卯说:“这事臣下不宜出面,臣下推荐张倚前往。”
魏王于是同意张倚出使赵国,临行前,芒卯又对张倚如此这艇地交待了一番。
张倚到赵国后对赵王说:“现在大王既然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