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求卓越--个人成长版-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以致用

下星期要参加为期3天的训练课程,兴奋吧?想到可以学到几项新技巧,等不及了吧?很好,可是有没有想过训练课程结束后的那个星期一?你回到办公室上班,发现电话留言一叠,待办的文件一堆,行事历上排满会议。你对自己说,先把这些赶完,那些很棒的新技巧暂放在一边吧。
别这样做!有研究明确指出,如果你回去上班的第一天不去应用这些训练课程,那么日后运用的可能性小到几近于零。
药方:利用从上课地点到回家的旅途中,或是利用周末三四个小时复习一下学到的重点,并且想想如何在周一实际运用到工作上。
不要不切实际。赶工会让你周一筋疲力尽,可是要让新技巧派上用场,你必须火速把它们插入议程之内。如果无法在周一运用到所有的新技巧,一定要刻意在周二多用上一两项。同时,每天花半小时复习那些没有机会马上用得到的技巧。对新技巧的培养必须温和且持续。
提示:与几位同时受训的同事交换电话号码,大家协议好互相支援打气。由于在课堂内熟习的技巧拿到办公室不见得同样有效,与你一同受训的同学可能有相同的困扰,而且也和你一样被办公室的同事看成是外星来的怪物,因此若有个了解个中滋味的人可以倾吐,帮助很大。

新世纪的3R

有位同事说,是声誉(Reputation)、资历(Résumé)和联络簿(Rolodex)。准时上班,做个尽职的拉拉队员,下班前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已不再是工作机会的保障了。事实上,由于终身忠于一个公司的期望已成昨日黄花,什么都不能成为工作机会的保障。
今天你立足的基础等同于下面这些事实:人们公开赞誉你的工作(声誉);你可以信心十足,言之有物地夸耀自己的技术与成果(资历),还有你在专业领域中的人脉关系(联络簿)。
你这一周的记事簿中能反映出这些吗?换句话说,你是否刻意致力于这3R呢?

千般选择

漫步在慕尼黑的大艺术博物馆之际,我想到几位朋友,想象着他们现在若是离家3 000英里,而且正好有个空闲的星期日,他们会做什么。
其中一位一定会抬着100磅重的摄影材器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参加赏岛之旅。另一位可能扮演起人类学家的角色,从咖啡馆探究到酒吧,用他说得过去的德语与人搭讪交谈。一对夫妇可能深入乡间。我的思绪提醒了我,虽然这些伙伴们从事的事业领域多少和我类似,可是每个人其实大不相同。而这又如何呢?
大规模生产的时代正迅速衰落,新兴的经济体系奠基于知识、想象力、好奇心与才能。如果我们学会去发掘每个人奇妙而丰富的差异性,那将是何种景观?如果一家公司有1 000名(或10名或万名)员工,并且能够善用每个人独具的特点,这家公司不是会异常强大吗?或者反过来说,如果公司不去利用每位员工的特殊之处,不是自陷于不利吗?
所以,我们该有1 000个人就有1 000种事业的理念。彼得·德鲁克曾说:“出售知识的员工与组织间的关系,已展现出崭新之象。”此一理念的元老,是两位大学教授埃德·费里曼(Ed Freeman)和丹尼尔·吉伯特(Daniel Gilbert)。“组合个人企划案的企业”是他们倡导的策略。他们认为,公司组织是“促使公司成员实现各种企划案的工具……公司只不过是个人走向不同目标之路上的暂居之处……是为成员争取利益而设的虚构单位”。在这个成功依赖于脑力与好奇心的世界里,个人的自我成长变得极端重要,聪明的企业会巧妙地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培养个人成长的工具。对公司与它暂时的过客来说,双方互得其利。
一个公司如何采取组合个人企划案的策略?我很快想到几个概括的理念:
把每件工作都规划为企划案,让员工自行选派任务。这种方式对于专业服务公司极为适用,而且就一些大公司的例证来看,这种“企划案式”的公司没有规模大小的限制。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公司对这个理念心领神会。
让事业自然开展。有个广告公司容许秘书自行决定要不要做创意的工作,如果她愿意下苦功,她可以往那方面发展。为什么不?容许并且鼓励每个人都能顺着自己热情与好奇心的方向走,那才重要。
我要挑彼得·德鲁克一个小毛病,他的用语“知识员工”忽略了一个重点。“好奇心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这么说。所以,我们把它改为“出售好奇心的员工”怎么样?这是涵盖更广,也更重要的理念。
问个问题:你是否在发掘团体里每个人的特殊才能?是真的吗?(例如:他们的特殊才能有哪些?)

绝不把临时雇员当做临时雇员

临时雇员是美国劳动人口中成长最快的一群,近年来每个人都用得到他们。对公司与雇员双方而言,临时性的工作可以提供双方都满意的弹性。可是随着临时雇员的增长,问题也产生了。这个人只会待上几个月,你该如何将忠诚观念与公司文化灌输给他们?他们知道跟你只有短期关系,你该如何鼓励他们全力付出?
答案:绝对不要把临时雇员当做临时雇员!
把临时雇员当做永久员工一样看待。欢迎他们加入公司,给予新生与信赖,让他们负起真正的责任,并且以同样的高水准要求他们。例如迪士尼,虽然员工流动率极高,成功关键却就在此。对于90天的临时雇员和年资将近20年的资深员工,公司的培训与奖励制度完全无异。

服务,服务!

服务的范畴有多大?你相不相信,我们有96%的人经常在各种服务业中穿梭来往?我们之中有79%从事正式的服务业(交通、娱乐、零售等等),而从事所谓制造业的其他19%的人中,有九成做的是服务工作(设计、财务、营销、采购等)。所以,79%加上19%的九成,等于96%。
服务业中每名员工的投资资本额高于制造业,而附加价值两者相同。事实上,那些非常精密的服务业龙头(例如沃尔玛),由于掌握的信息较制造业多(虽然制造业占全国生产毛额的3/4,可是服务业占信息科技投资的比例高达85%),现在是发号施令的老大,而且实际上决定了制造业者的策略方面。
根据《全球经济论坛》的年度评估结果,美国(第一名)和新加坡(第二名)已于1994年取代了久占首席的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得高分有两大原因:服务业生产力的惊人优势,以及服务业的巨额盈利。
所以,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讲服务业的坏话?人人口味各不相同,可是既然所有的男男女女确实在从事服务性活动,何不顺势规划并且做点补偿。也许哪天连国会都豁然想通,开始制定利于服务业的政策也不一定。

夜班员工不可忽视

提问:我管理的工厂实行三班轮休制,晚班人员的士气与生产力有问题,给些建议吧?
回答:我想,根本问题在于晚班人员觉得被冷落了,而且,他们可能真的是被冷落了。
他们从来没见过高层主管(有些轮夜班的朋友告诉我,有时整年都见不着。其实这样也有它的好处),认为自己不是日常业务的一分子,而最主要的是他们觉得得不到肯定,犹如孤立于无人之境。
在影视圈内,如果白天要用特殊摄影镜片拍摄夜景,叫做“化昼为夜”。贵公司需要做的正好相反,要化夜为昼。如果你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夜班的工作环境就可以像早班一样明亮。
请从高层做起,请高层管理干部经常在夜班时出现。考虑安排一成的会计、人事等部门职员也上夜班。同时设法创造一点神奇,一点兴奋,比如庆祝与奖励活动,员工餐厅准备些特殊菜单,为他们愿意当猫头鹰的精神给予奖品与肯定。重点在于使夜班人员由于备受肯定而自觉特殊,就像现在正因备受否定而自觉特殊一样。

更多的女老板

远处雷鸣:在美国,任职于女老板公司的员工数目,如今已超过《财富》500强企业的员工总数。

信息的力量

你曾经有过被信息淹没的感觉吗?报纸、电视、杂志、电脑软件、网络、电子邮件,还有这本书?信息从四面八方潮涌而来,快得让你来不及消化,更别提去明辨它说得有没有道理了。你感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失控了吗?你想过把所有的报纸杂志扔掉,把收音机电视的插头拔下,把录像带丢掉,把邮件取消吗?
千万别这样做!
任由你的档案越积越厚;出远门时别放弃你一向剪报的专栏,继续订报;虽然你不在家,设定预录装置,把你认为有趣的电视节目录下。把旅游介绍的传真收藏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