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语文测验,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聊斋志异》是清朝的()写的?
括号内,沙沙填了一个字:人。
沙沙因为这一题,而考了一个五十九分。从此我便拜沙沙为师。
记得初中的时候,教我们生物的老师是一个非常随和的老师,随和到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肆意的讲话,讲话的声音可以自由控制。
有一天生物老师发火了,说,后面讲话的同学太不象话了,你们应该学学前面打牌的同学,这样就不会吵到中间睡觉的同学了。
他的教学使得期终考试我们全班五十个人加起来没有超过四百分。
后来我们换了生物老师,这个新的生物老师极其的凶。是一个步入更年期的妇女,她的火气可想而知。
一次我们学关于河马的知识。为了丰富教学,她带来了一张河马张嘴吃草的照片。课堂上有几个人低头做小动作,不想生物老师大吼道,你们不看着我怎么知道河马长的什么样?
接下来我们一起盯着她看,一头基因变异的河马。
初中三年,我在对二球的无比惋惜和对沙沙的无比敬佩,对第一个生物老师无比同情,对第二个生物老师无比好奇的心情下毕业了。
毕业后我又很不幸的考上了一个很差的高中。目前我还在高二混着。再过几个月就要升上高三了,我知道我的少年生活也就要结束了。这篇文字就全当是一个纪念。
钟又红,1983年10月出生于江南的一个小村庄。喜欢摇滚,喜欢纯粹,喜欢旅行,还喜欢漂亮的孩子。文字里充斥着对这些东西的喜爱,对另外一些东西的排斥。在《萌芽》、《青年文学》、《当代中学生》等杂志上发表过《一种生活》等文章,获得过〃文心杯〃作文大赛二等奖和〃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最近计划写一部长篇,希望有一天能出版。
特洛伊演义
一
实话告诉你,我说这样一个标题是为了唬你,这是一个搞文学的朋友告诉我的。我那个朋友十分之牛逼,据说写了三十万字的《关于希腊神话与金庸小说以及关于萧锋与斯巴达的相似性和类比性的最新研究成果》,给秋风文艺出版社作为重点人文书籍精心策划出版,那本书我没亲见,但听说很有意思,封面用了纯灰色,上面人物素描有两个,一个是斯巴达,用了典型的黄玉郎手法,雄壮大气,还有一个就是箫锋,用的是典型的Michelangelo的临摹手法,古典而富有立体肌肉感,而整体看上去又像一个珍藏的铜版画,不消说,一上市面就给文学女青年抢购一空。当然这样的场面我就不在这里累赘了,毕竟这说得我有些心理不平衡,因为我也写了三十万字的《阿喀琉斯与萧锋》,也去投稿了,但给踢出来了,让我很生气,于是我就径直去请教,方得次良方,遂从笔著此章。
按照传统的史学观点,人类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也就是说现在的人一定比以前的人高级,现在的生产工具就一定比以前的生产工具先进。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对此深信不疑。但自从看了某某某出版社的《人类密考》以后,我就很是怀疑这些狗屁理论的真伪,因为在那本书里,考古的学者们极力描绘的是它们发现的一些关于古人类的奇特现象,比如在安第斯山某洞穴里发现一张桌子,比钢铁还硬等等。后来竟然听说一个叫查尔丹诺的法国人在14世纪就预言出了希特勒的出现、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我就越来越觉得所谓的史学家就是那些强行的把历史关进他们固定的定律这个铁笼里的人。
在我看来,古的人类其实是比我们先进的,比如古人的喜欢在原始生态环境下自我挑战,我认为这是一个文明程度相当之高的表现,现在在文明程度非常高的北欧和美国,就陆续出现了极为少数的一类人,这些也不消我说,稍微看点电视的人都会知道,而我们社会没有原始社会伟大的区别就在于原始社会是全民越野生存大挑战,现代的是全民看越野生存大挑战,结果显示,中国是最文明的,有十三亿人在看。
下面将要叙述事情与中国无关,当然处于创作的严谨性,我还应该把中国的外延说出来,外延是包括历史上的中国和现在以及将来的中国。
上面说了,远古的人类其实比我们更发达,后来就变得越来越不发达,然后又变得越来越发达,历史的车论就是在一条正弦函数曲线上颠簸,我觉得着比较符合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规律,也比较符合〃没有人走过同一条河流〃的哲语。
基本上,原始人发展到古希腊的时候,就跟我们现在差不多这样发达,有电脑,有妓女,还有同性恋。这从历史的函数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古希腊跟我们相隔N个正弦周期的年份。
在古希腊的不远,就是特洛伊,在我的眼里,特洛伊的城墙是用所有报废的汽车堆彻出来的,报废的汽车越多,压在上面的废车也就越多,城墙的密度越大,城墙就越结实,所以特洛伊的人都说,他们的城墙刚建起来的时候可以历百年而不倒,一百年后可以就可以历千年不倒,过一千年,就可以永远不倒,但是没过几年,就给希腊人攻克了,这个将在后面讲到。
那个时候,国王普里阿摩斯主张全国人民大用汽车,于是汽车成了这个城帮的第一商品,大街上行走的全是汽车,从南到北,整个汽车博览会一样。汽车的过多使用,使得特洛伊的空气污染相当严重,整个城市看上去灰蒙蒙的一片,犹如现在危楼的拆迁现场,灰土彰目,气味呛人!说到这里,我的那位搞文学的朋友就叫我卡住,显得很生气的样子,他认为我所描写的是不可能,还警告我说你丫的到底有没有良知,文学是一门艺术,要严谨对待,我们做文人跟做官一样,不能乱搞!
第8节:我从那里来
第8节:我从那里来
我说我是根据历史的正弦函数性质推论出来的,我这叫做历史数学化,相隔一个周期的历史,通常会有相同的现象,只是人面桃花,各有各的人物。这里我要坦白交代,我大学的时候是一个理工生,平时好吃懒做,对大量的公式定理置之不理,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上厕所,一上就几个钟头,沉闷之余只能翻翻大部头的文学巨卷、史学珍藏、圣哲全传(这样的书也只有这个时候合适看),在那几个小时里,我沉浸在一种特殊的气味中,当然自己也不时会面红耳赤的的猛放一通,却不想因祸得福,打通了任督二脉,在文理上融会贯通,加上本人的一些牛皮功夫,竟然在一些文学青年里面混得不错,比如我写诗,标题就用《10》,单这一标题,就显示了我极高的水准,也足以把许多文学女青年给镇住得五体投地。而我这个文学朋友,根据我单方面的资料,数学考试从来没有超过10分,古时候田忌赛马,用上等马对人家的下等马,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劈其锋芒。我正是这样,所以当我用了历史数学化这样一个名词的时候,我那位文学朋友立刻就给吓住了,他说我操,你丫的还真行,然后就不说话了。
不说话并不是没话说,为了显示我的才华,我把特洛伊成了灰土之城的事情做了如下解释:
众所周知,西方艺术的起源很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希腊神话和圣经,而作为雕刻和美术在此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在我们现在所见的画和雕塑里,很多都是赤裸裸的人体,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中世纪〃神权〃文化对人体的禁锢,而文艺复兴就以此作为人文艺术的突破口,制造了艺术史上的春天。我不大同意以上的观点,根据我的研究,〃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的生活方式的重新肯定,理由是古希腊人以前外出都是不穿衣服的,因为到处是汽车尾气,到处灰蒙蒙的一片,加上地中海来的水气附在尘埃颗粒上,产生黏附物,只要人们一出门,全身都会让那些黏附物给遮住,如同一个人穿了紧身衣一样,再加上到处是尘土,能见度底,空气沉重,出门都要带氧气瓶,只能模糊的看到一个人的线条,对于高度文明的古希腊时代的人来说,这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古希腊时代的人生活的情景应该是这样的:大家赤裸着身体,背着个氧气瓶在大街上跑来跑去,男人讨论着各个哲学问题,倡导各种艺术见解,争辩国家大事,女人关心身材,宣扬某种减肥大法,忽而会传来捷报,某某师奶在某个商场用了某种减肥茶,一个月后狂减五百镑。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古希腊那么多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那片土地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