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嘴角情不自禁的漾起一抹幸福的笑。
一转眼,她和乐扬结婚两年了。结婚两年,她知道,乐扬并不是一个把爱挂在嘴边的人,他是沉稳而内敛的,很多事,他会默默的做,却很少明明白白的说。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李笑非可以感觉到他的宽容、体恤,默默无闻的关切,甚至是对她的纵容和宠溺,可是,象今天这样,清清楚楚的把心中的思念和爱意表达出来的时候,还真是太少了。想想,两个人竟然共同生活了700多个日子了,700多个日日夜夜,有分别,有聚首,有相依相偎,似乎也有过争执,发生过不愉快,可是,乐扬对待两人间的问题,除了理智的冷却处理,就是宽容的谅解,或者干脆大人大量,不跟她计较。于是,唱独角戏的她,深觉自己无理取闹得没什么意思,干脆作罢。冷静下来后,她还会主动去讨好乐扬,一场争执,最终化解在两个人的笑闹之中。有的时候,她甚至觉得这样的生活太无波无澜了,现在才知道,平平淡淡,原来是竟是真爱本色。
第四十八章
几天之后,一个陌生的电话,让李笑非又激动了老半天。那天,李笑非和搭档到外面采访,返回的途中,李笑非躺靠在后座上,有些昏昏欲睡。然后,手机铃声响起,她迷迷糊糊的接通手机,没留意那个陌生的电话好吗。
“喂,你好”。习惯性的问声好,李笑非忍不住打个哈欠。
“你好,请问是李笑非吗”?银铃般的声音,但是很陌生。
“哦,我是”。下意识的答应着,李笑非开始在脑海中搜索着声音的主人,还是完全没有印象,是个陌生人的电话。
“你好,我是省电台的,你前几天寄过来的稿子我看到了,写得挺不错,也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准备用。不过还有点问题,想跟你探讨一下,现在方便吗”?圆润动听的声音继续着,李笑非已经腾的坐直了身子,睡意全无。
“方便,当然方便”,李笑非一下子有点儿转不过弯儿来,有些慌乱的问,“可是,我能问一下,是哪篇稿子吗”?
“哦,前几天寄过来的,写一位叫张一山的农民多种种植巧致富的新闻”。李笑非如同听到了天籁。
“哦,是吗?有什么问题呢”?李笑非仍然如坠云雾之中,晕晕乎乎的。
“是这样的,我们是一个农业板块儿节目,里面有几个子栏目,都是有关三农方面的。因为是广播节目,所以,为求真实,象这种专题性的节目,我们都会做成访谈式的,需要采访对象的同期声,让它更有现场感。而且,很多东西,还是用当事人自己的话说出来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对吧。你寄过来的是一篇文字稿,写得虽然不错,却并不适合我们用。如果你方便的话,能不能再去采访他一次,采访点同期声,然后糅合在新闻里”?圆润动听的声音娓娓道来,李笑非总算听出一些端倪了。
“您是说,那篇新闻可以用,但是,需要做成专题性节目,而且要有同期声,是吗”?李笑非小心翼翼的问。
“就是这个意思,有困难吗”?天籁之声再次发问。
“没有,只是,我以前没做过广播专题,不知道应该从何做起呀”?李笑非有些困惑的说,广播专题?她是真的真的很陌生。
“其实电视新闻和广播新闻都是一脉相通的,都差不多,就象电视新闻一样,但是画面反映的东西用语言反映出来就行了,另外,糅合进人物的同期声,让新闻更有现场感,更生动。尝试一下吧,你能行的”。银铃声又响起,给了李笑非莫名的鼓励。
“好吧,我现在在外面,回去后,我马上跟张一山联系,再去采访他。但是,稿子和同期声怎么给您呢”?李笑非提出了心里的疑问。
“哦,你可以上网吗”?
“可以”。这一次,李笑非回答得很干脆。
“那就简单了,把同期声做成wav或mp3格式的声音文件都行,然后连同文稿发到我的邮箱里,我叫燕然,燕山的燕,然而的然,我邮箱地址是yanran11@126。com,我姓名的全拼,明白了吗”?原来圆润动听声音的主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燕然。
“明白了,我会把东西给您发到邮箱里”。李笑非说着,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我,就是这个号码。还有,我会把我们的栏目设置、节目安排给你邮过去,以后,还请多支持我们,有什么好的新闻,尽管给我们发过来,好吗”?燕然很爽快的说。
“当然,我会的”。李笑非说着,由衷的笑了,燕然这是在跟她约稿吗?
“那就这样?有什么问题,我们随时联系”!燕然客气的说。
“好的,好的”。李笑非兴奋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那再见了”。燕然好听的声音说。
“再见”。李笑非简直心花怒放了。
挂断手机,把燕然的号码存储起来,然后一遍又一遍看着那组号码,对于刚刚燕然的那通电话,李笑非越来越有真实感了,她真的有稿约了,她被认可了,省台耶,虽说是电台,可是,她成功了,不是吗?那么,接下来,就象燕然说的,她应该去联系采访了,把文稿进行修改,改成适合电台使用的,然后,对张一山进行深入的采访,然后,把同期声做成wav或mp3格式,连同文稿发到燕然的邮箱里,就一切OK了。
“天哪”,想到这里,李笑非忽然爆出一声惨叫,把司机吓得猛打方向盘、同时狠踩刹车停在了路边,在邻座打瞌睡的搭挡姚海平也猛然惊跳了起来,头重重的磕在车内壁上。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姚海平揉着被撞痛的头侧,有些惊慌的问。他大李笑非6岁,是个温文帅气的男人,也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他负责摄像。
“不好意思,没事”。李笑非有些抱歉的看看一脸茫然的姚海平,心里暗暗叫苦,她刚才光顾激动了,没经过大脑就答应了燕然的要求,她刚刚想起来,单位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为了安全起见并没有联网,而且非编软件本身自己也不是太熟悉,轻轻松松就答应了燕然,可是,声音文件怎么做给她呢。
这时,司机回过头,有些愠怒的盯着李笑非,“小李,如果没事就不要鬼叫,这样子很危险的,交通肇事啊。”
“不好意思,真的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李笑非双手合十作揖,冲司机点头道歉,然后有些懊恼的抓抓头发。
事情似乎有些棘手,难住了李笑非,却没有难住乐扬。晚上回家,李笑非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乐扬,乐扬只是若有所思的沉默片刻,然后,就一副老神在在,一切有我的样子,吊李笑非胃口,任凭她有些焦虑又疑惑不解的盯着他,却不做任何表示。
第二天中午,回到家,李笑非就看到摆在微机桌上的摄像机、录音笔、U盘,还有坐在微机桌前的,一个帅哥。一问才知道,原来,上午,乐扬帮她买了这套设备,并且让公司的微机管理人员帮她在家里的电脑上安装了非线性编辑系统,还请他来家里,给她进行技术指导。嘿嘿,真正的上门培训啊。因为原本就使用过非编系统,所以,李笑非很快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这一来,别说编辑个声音文件了,如果再多个主持人,就是在家里开办一档广播节目都没有问题了。这都是乐扬的功劳,没想到他轻松的就搞定了,还给自己找了个师父。想起这些来,李笑非就不由自主的想笑,她感觉自己都有点儿崇拜乐扬了,尤其当乐扬担任起自己的免费司机,开车载她采访张一山后,她简直爱死这个被她称为老公的男人了。他怎么可能为她考虑的如此面面俱到,如此体贴入微呢。
好运要来的时候,好象挡都挡不住,李笑非把张一山的新闻重新改写、编辑,发给燕然后的一周,燕然打来电话,稿子被采用了,当天播发。李笑非有现成的收音机,当然不会错过自己的节目。几天以后,燕然的信发过来了,除了栏目设置、节目安排,还附了约稿通知,让李笑非有好的新闻都照着张一山的稿子那样改成专题节目发过去,多多益善。过了没一个月,先前刊载李笑非新闻的那家省报也在陆续刊用了李笑非两条新闻后发来信函,内容跟燕然的信差不多,也是栏目设置外加约稿通知,让李笑非简直受宠若惊。没多久,市日报和电台的编辑也打来电话,还是约稿。李笑非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那么吃得开,省电台、省报、市电台、市报,呵呵,想起来她就想笑,笑起来就没法停下来,真的是欲罢不能的从心里高兴。
当然了,她没有因为这些稿约而飘飘然。相反,她因此变得更加忙碌。她是写电视新闻的,电视新闻讲究的是文字和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