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和决心。但他们都错了,只要她高兴,她能更加狂热地投入,不计代价,不计后果,不计得失,只为了兴趣。
换句话说,她现在喜欢当老师,喜欢当初一五班的班主任。她喜欢这个新角色,因为她喜欢初一五班的小嘎嘣豆子。她看见他们就心里发软,
他们的笑脸儿像是初生的婴儿,他们那么信赖地看着她,像是新生儿看着自己的父母。就为了这个,只为了这个,这么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法
形容的发软的感觉,她就会爆发出巨大的热情。
这种感觉不仅激发出她的热情,还激发出她的灵感和创造力。
她是个富于创造力的女孩儿。
她是个善于享受生活的女孩儿。
带领她的初一五班的小嘎嘣豆子享受生活,就是她认为的,身为人师的责任和使命。
她第一次发现,当老师是一个非常能自得其乐,并且乐此不疲的事儿。
比如,中秋节的早晨,她发现他们班好几个外地住校生的表情落寞而惆怅,想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古语,她就下决心为他们组织一个中秋晚会
,让他们体会天涯共此时的快乐和温馨。
从这个想法在她脑子里萌生,到她在教室里切实地实施,只用了短短的一个上午的时间。其间,她与女生班长常哲外出购物,颇有创意地弃月
饼不用而买了六张必胜客的比萨饼,还在路边小摊买到六个极不常见的北京特产,泥捏的兔儿爷,每组一份,以期营造出中西合璧的节日气氛
。最让她得意的,是她在必胜客等无边比萨出锅儿的时候,她给常哲买了一份沙拉,常哲在那儿试图像别人一样盛一座小山时,有个服务小姐
走过来,给她倒水,笑吟吟地对她说,你妹妹盛得最多了。
她喜欢人家把她当成常哲的姐姐,她喜欢她们之间的关系被人认为是这样一种关系。
有人说,师生之间是第四类情感。所谓第四类,就是无法归类,但又可归入任意一类,可以是亲情,也可以是友情,还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物。
这种关系非常美妙,有时候米粒儿看着孩子就纳闷,他们其实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甚至认识的时间也不长,但似乎就因为分在她的班上,她就
莫名其妙地对他们充满了柔情。他们是她的,她是他们的,她心甘情愿为他们做任何事,包括中秋狂欢大PARTY。
她把这个晚会命名为中秋狂欢大PARTY。顾名思义,是狂欢。他们玩儿抢椅子,玩儿击鼓传花,唱歌,演小品,米粒儿被逼着唱了一首张艾嘉的
《心甘情愿》,唱的时候心里升起一阵异样的温情。
教室里每个人都在高兴,包括住校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兴高采烈,直到他们离开教室走入其他班级同学好奇和羡慕的目光中,他们还在意
犹未尽地谈着他们平生第一次班级中秋联欢会。这个下午的每一个细节都将成为他们深藏心底的回忆,可以想象,他们回家以后,还会在亲朋
好友的聚会中,兴致勃勃地描述他们的活动。
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而现在,在这个晚会之后,他们每人都觉得又有了一个家,像米粒儿在那个史努比小本做的班日志的扉
页上所讲的:一个五十一个人的大家庭。
“集体活动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产生凝聚力”“良好的活动,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集体更加朝气蓬勃,更加积极向上。”米粒儿在区
里进修时,听见那个满头银发的老教师这样说。她在听她讲课时露出会心的微笑。她是个多有经验的老教师啊。
孩子们越来越听话,越来越懂事了,班里的纪律状况也越来越好。年级里所有老师和学生在提到五班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就连胡雅玫都
充满了羡慕地说,“瞧人小米这命,真没法比,怎么一伸手就抽了这么整齐一班呢?!”
除了组织活动,备课她也颇费心思。
上课的时候她经常会想各种各样的点子,她享受上课的那个过程,也能自得其乐。
讲古文《核舟记》,米粒儿把学生们带到N大翠湖中央的石舫上。那条石头船她小时候最喜欢,她和杜兜儿和吴非在这儿构筑过无数童年的梦想
。她把孩子们带到她的那个梦里,梦一样美的湖面。她让学民乐的女生郑洋弹古筝《春江花月夜》,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琴声,坠落在湖面。她
让全班学生应和着这音乐,对着一池平静的湖水,朗读课文。琴声悠悠,书声朗朗,碧波荡漾,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图刻在学生们心中。
讲说明文《苏州园林》,她带他们到颐和园的谐趣园,她既不让他们看游园介绍,也不给他们讲名胜古迹,她让他们提前背好那段最典型的园
米粒儿和初一五班(2)
林特征的说明文字,然后把他们撒到园子的各个角落,自己观察和体会。假山、池沼、亭台、轩榭,甚至是水里的金鱼,在课文中有的,园子里都看得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中所见,都是文中所写。再没什么比这样的课堂让人更加信服和喜爱的了。
讲小说《七根火柴》,因为年代久远,孩子们很难理解战士为信念奉献生命的感情。她从前面学过的《骆驼祥子》中节选的《在烈日和暴雨下》,还有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三篇课文联系在一起,概括出旧时代一个农民的一生:在《多收了三五斗》中,戴毡帽的江南农民丰收之年遇大灾,在小说结尾处已经走投无路,只有两个出路,要么像《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一样,到城市做工被压榨而死,要么像《七根火柴》里的红军战士一样,投奔革命队伍走上解放道路。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物的活动就有了合乎逻辑的解释,学生们对于遥远年代里的人和事就有了具体而真切的感受。
讲俄国小说《变色龙》,她仿效从天朗和杜兜儿的广告公司学来的“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她让他们仔细阅读课文,领会作者意图,腾出半节课时间,让学生自己替小说另取题目。题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小说意义的概括和总结,能让他们掌握小说的内容和精髓,启发他们的思维。孩子们想出的果然都很有创意,“悲惨世界”“变”“受伤的手指”等等,她一概都给予最热情的赞许。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米粒儿这样做的时候,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没有成为业务骨干的目的,没有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没有做一堂公开课的目的,没有讨好学生的目的。她从骨子里头是个不甘平淡和简单的人,如果照本宣科地上课,不要说学生,她自己先就感到烦闷,会失去兴趣和激情。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目的的话,那她就是想要让自己开心。上课应该是享受,她自己享受,学生也享受。她自己高兴,学生也高兴。就这么回事儿。
从客观上说,因为她对自己的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她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除了课堂气氛明显要轻松活跃,她本人深受学生喜爱之外,她班上的语文成绩也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到了期末考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作文成绩都排到了年级第三名,仅次于一班实验班和卢雅琴带的三班。
一切问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米粒儿赢得了信任。
学生和家长信任她,作为教师,这是最值得骄傲和欣慰的,同时也是未来开展工作最为有利的一个方面。在她看来,学生和家长,才是发展事业的合作伙伴,她需要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对她来说,他们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只要家长和学生认可你,你就算站住脚了。”严琳琳这样说的时候,目光中充满了欣赏和鼓励。
第五部分
五班学生参加艺术节(1)
她发现了人生的第一乐趣——和孩子们在一起。
她总是和他们在一起。课间的时候在一起,课间操的时候在一起,上课的时候在一起,放学以后还在一起。有时候她会突发奇想,披上她柜子里存放的富余的校服,坐在最后一排某个没来上课的孩子的座位上,冒充学生听讲。因为教室太大,学生太多,有时候她竟能不被发现。
她不喜欢在办公室里呆着,胡雅玫不时地招别的年级的中年妇女聊天儿,一边聊天儿一边还嗑瓜子儿,一边嗑瓜子儿一边还吐得满地的瓜子儿皮儿。这个时候她就抱着作业本跑到教室里去判,听着孩子们互相打闹,她从不制止他们打闹,也从不要求他们课间还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坐着。有时候她兴致好的时候,她还会跟他们一块儿玩儿,听他们讲笑话,跟他们一块儿看中学生的流行杂志,或者陪着他们做游戏,或者跟他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