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广场上,身前身后都是或走或停的人。春叶问:“这是哪里的广场?”明喜从杂物里探出头来,“上海的陈毅广场。”
春叶看相片,绪东看她。她今天穿了件黑色拉链衫,里面是那件爬着玫瑰的大领口衣裳。下面青夹灰细条纹直桶裤,雪白袜子,黑色高跟皮鞋。她似乎是精心地打扮过了,戴着小粒头闪闪烁烁的耳钉,脸上搽了粉。她搽的粉仿佛就是脸上自个儿长的,匀白里透出淡淡的红影子,仿佛桃花瓣的最外层。因为穿了高跟鞋,她显得更高了。绪东偷偷地靠近她比着,她的头顶齐他的鼻子。这时他闻见了她发间散发出来的香味,不是香粉味,也不是洗头膏味,而是一种她自己独有的女人香,一种属于春天的气味。
春叶一回头,脑门几乎碰上绪东的鼻子。她吓了一跳,又笑了,以为绪东也在看相片。绪东更觉得脸上有些烧,为了掩饰,他低头拉开一张两屉桌的抽屉,翻一翻,说道:“这儿还有。”拿出一本明喜初中时念的几何课本。春叶接过去。里面夹着一迭相片,全是明喜二哥和他战友的。有一个小战士身体撑在单杠上,春叶一目不瞬看了有三十秒,绪东心里就咕噜噜泛酸。
又看下面的,明喜二哥在一个古式的大园子里拍的,好几张。春叶问:“这是哪儿?”明喜伸头瞅了瞅,“浦西的大观园。《红楼梦》就在那儿拍的。《红楼梦》,你看过没有?”春叶道:“看过一点。”绪东也看过,可是他分不清那里面的姑娘——那些女的几乎都长一个模样。春叶把几张大观园的相片反复看了几遍,阖上书本,还给绪东。
这时明喜找着了秤,却找不到秤砣。春叶道:“你真笨!你没听说过‘公不离婆,秤不离砣’?你秤在哪儿找的?”自己去翻秤砣。明喜讪讪的,没话找话:“今天打扮这么漂亮,去哪儿赶集?”春叶只顾找着,答:“公社。”
人民公社改乡镇已经好多年了,田庄人仍不改口,延袭着从前的叫法。他们似乎更愿意保留过去的传统,即使只是一些事物的称谓。
火柴、煤油、搪瓷碗、铁皮水桶、自行车,他们叫洋火、洋油、洋碗、洋桶、洋车子……他们保留了一个旧中国。管塑料梳子也叫“木梳”,是一个古中国;管菜刀叫“石刀”,则退回到石器时代去了。
田庄有赵庄所没有的古旧的称谓和什物,绪东觉得田庄更有底蕴,可是生在其中的一些年轻人,有时却是……挣扎的。
春叶找到秤砣了,又问明喜:“你家有气门芯没?剪一点给我。”明喜又去找气门芯。绪东笑了笑,“公社前天放一个电影,蛮好看的。今天可能还放那个。”春叶问:“什么电影?”绪东道:“《三个老兵》,外国片,蛮笑话。”春叶很在意地看了看的,“真的很笑话?”她似乎要从绪东脸上看出那部电影究竟有怎样的喜剧效果。绪东道:“反正我觉得还好。”
他心里头开水锅一样翻滚,面上却仍旧保持了一种矜持和礼貌。春叶若有所思的接过气门芯,拿了秤走了。
她走后,绪东跌倒在凳子上,哇啦哇啦乱叫:“你看你这屋里,乱成什么样了?丢死人了!你也不拾掇拾掇,人家笑话你呢!”明喜不以为然:“这有什么?春叶从小跟我一块儿长大的,还一起上了几年学,论辈份她叫我哥……她又不是旁人!”绪东问:“你们还同过学?”明喜道:“上过几年。春叶跟我们不一样,她成绩一直数一数二的,不念了真有点可惜!”
他踱去看墙上的相片,绪东也跃起来,去明喜的毕业照中找春叶,却找不见。明喜笑道:“这里没她!我留了两回级,人家早毕业了!”想了想,又笑:“现在都大了,从小没叫我少打。有一回,可能六七岁吧?她手里拿个老菱角,很大的,我跟她要,她不给,我夺也夺不下来,气上来一拳头把她掼到墙上,脑后勺碰了一个大包,菱角扎到手心里,淌了很多血。我怕春雷打我,几天没敢往东去……不过她现在肯定忘了,她比我小一岁呢。”说着他又转到碗橱那儿,拈南瓜籽嗑。
绪东心里激动不已:他成绩优秀的春叶,他简直为她骄傲。明喜打过她?等以后结了婚,他非找个机会替媳妇报仇不可,不,现在就报仇!
他上去下个绊子,明喜一头栽在柜门上。明喜唾了瓜子壳,笑道:“想和我比试武功?不怵你!看我降龙十八掌!”他摆出个郭大侠的姿势,但绪东没再理他。
春叶和采菱、小桂结伴去乡上买衣裳。春叶和采菱都是家中的大丫头,小桂是老小,兄姊们都已成家,现在轮到她。三个人都没有对象,买衣裳是一种投资——穿得漂亮,才可能嫁得好。这是大人们的策略,三个姑娘还不太懂,可是也乐得照策略办事,“云想衣裳花想容”,哪个姑娘不愿意穿得漂亮些?
圩里七长八短的女孩子就数春叶大,她二十一了,采菱二十,小桂十九。在闭塞而守旧的圩里,她们的家庭又都是那么严谨古板,虽然年纪有那么大,实际上却和十六七岁的小女孩一般,在有些方面单纯得近乎可耻。
三人数小桂生得最为瘦小,她轮流坐着春叶和采菱的自行车——三人只骑两辆车。采菱是个高而瘦的姑娘,长得有点像后来很出名的王菲。也是平板板的胸脯,无论什么衣裳叫她穿上,都显得飘飘挂挂的,有一种别样的韵致——她很标致。
她家中姊妹多,下面两个妹妹,采芝,采芹,后面本来可以再采莲、采薇、采葛、采萧、采艾地一直采下去,但她的父母等不起,巴儿子巴得眼都花了。采芹下面一个女孩子叫了换换,期望换个男孩来。果然,第五个是个传香火的男孩,就叫换成。换成才八岁。姊妹那么多,采菱念到五年级就辍了学,回家帮父母干活,领一帮弟妹。但是她却是个极聪明有主意的女孩子,春叶在圩里的文化程度是最高的,初中毕业,可有时说话做事还比不上他。她和所有聪明有主意的女孩子一样,心性高傲,可是心高命不强。家里女孩子太多了,杂草似的,走哪儿都绊着脚。换成是棵金贵的苗,采菱妈呵一口气都怕儿子化掉,对几个女儿却是常常打骂。采菱已经长成大姑娘,境遇还是没改……
可是今天赶集买衣裳,还是很值得高兴的,春天的风景又是那么好:茵陈和野蒿子在枯草的底子里青得分外精神,紫色的地丁,黄色的蒲公英,开粉色和蓝色小花的羊蹄草——它的四粒籽紧紧地赞着,像羊的蹄子——星星点点开满路边。水沟上沿谁家开了一块菜园,纤丝鸟在一丛矮树中忙碌地做窝,野鸡和鹁鸪和麦田中叫,燕子在麦田上空飞来飞去,倦了就栖在高压电线上,远远望去像音乐课本上的五线谱。云雀飞到极高处,仿佛已经在白云里了。它不知疲倦地迎风鸣叫,一叫几个小时,呼唤它的意中人前来相会——白云深处是它们谈情说爱的公园。多么痴情执著的小鸟啊,它的窝做在地上,麦田里。
三个姑娘一路欣赏着风景,一路说说笑笑,二十里路不知不觉就到了,她们直奔街头的理发店——现在人少,不用久等。那几年都时兴短发,春叶剪个“若男式”。电视连续剧《上海一家人》热播之后,许多姑娘都剪了那种发式。春叶剪了真好看,右边短一些薄一些,掖在耳后,左边长一些厚一些,沉重地披下来,就像扮演若男的那个李羚。采菱是个有主意的姑娘,她不愿和春叶雷同,就剪个“蘑菇头”,上面做得丰满,下部打得削薄,闪着细脖子,类似蘑菇的形状。这两种发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极其流行,后来就彻底绝了迹,沉渣都没有泛起过。
剪好头发去街上,转来转去没看到中意的衣裳,净是土里巴唧的地摊货,三个姑娘生气地说:“这什么破地方,连件像样衣裳也不买!”商定过几天去城里买。
现在回去可太早了,转到电影院门口春叶出主意:“咱们看电影,听说有个电影很好看。”采菱问:“你听谁说的?”春叶道:“咱庄小兽医说的。”既然确凿有人说好看,三人就去电影院,一看海报,还是《三个老兵》,她们就锁了自行车,买票进去了。
果然好看,三个姑娘笑得吃吃声不断,小桂倒在春叶胸前笑,“你看,鼻子都出国了!我想要那种苹果。”采菱道:“我想要那种帽子。”三个人吱吱喳喳,招得周围的人都皱起眉头,可是三个青春年少的女孩子,他们原谅了她们。
看完了,三个人脸上还带着笑回味电影中的情节,随人流出来。在窄窄的门口,那么多人一挤,三个人就被冲散了。摩肩挤踵的全是人,春叶裹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