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职场智慧(5)
终于又有工作了,丽百感交集。这时,有好友将她的情况报告了保险公司董事长,董事长隆重邀请丽任集团公司二级部门总经理。
丽昂首阔步回单位辞职。时过境迁,新的领导诧异这个死气沉沉的单位里竟有丽这样敢想敢做的开拓型人才,坚决不放人,还委以重任。
真心里丽是舍不得走的,她留下来,仍以惯有的作风雷厉风行、勇往直前地向前冲,她现在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是明星般耀眼的著名人物。
墙里开花墙外香,墙外香飘墙里识。坚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失望灰心,咸鱼翻身不难,兴许还比过去更好!
James升为新产品事业部总经理,事业部虚拟公司化管理,任务很重,但没有人事、财务、商务、公共关系职能,内部协调困难重重。James几次向老板争取独立管理权,被老板骂了出来,说他野心太大。
老板重新宠信另外几位下属,给这个身上撒点小盐,给那个抹点蜜糖,驾驭他们谨慎而拼命地竞赛,公司在几驾马车的拉动下快速发展。
被打入冷宫的James面临两种选择:跳槽去别的公司,或者努力改变现状,再谋求发展。James选择了后者,更积极地投身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事业部全套规章制度和所有工作流程,聘用专职人员编辑出版事业部周刊,同时动用所有资源接洽成功了几个海外合作项目。
James的快速上升和骄人业绩难免遭受妒忌,James可不想窝里斗,他想抱团取暖,向兄弟事业部主动示好,把新的海外项目送给海外事业部,在员工大会上公开感谢职能部门的支持。
领导非常满意James的胸怀,同僚们服James,James走出了低谷。
原先的James追求完美,听不得半句闲话,内心经常充满焦虑,每天计划不完成,绝不回家。几年后我见到的他却一派轻松悠闲。
“你掌握了什么职场智慧?事业有成,位置稳定,内心平静!”我问他。
James说:“你听说过‘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古训吗?干活悠着点儿!”他向我挥挥手中的高尔夫球杆,潇洒飘逸。
根据老板的用人理念调整自己的处事方向,是智慧。
职场和人生一样,很多事情说不清,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也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站的角度不同、利益不同,对事务的评价结论也不同。
我曾就职的一家公司人不多,全算得上精英,几年来公司没有主动开过一个人,可离职率很高,跳去的公司一个比一个牛,微软、IBM、INTEL、SUNMICRO、MOTO、HP、意法半导体等等。老板非常精明,终极目标是融资上市,风险投资人认的是管理团队,因此不惜代价对人力资源大力投入,由此集结了一批背景优秀的青年才俊。
副总经理Leo,三十几岁,自称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员,已移民美国。也有很多传说,说他根本没去过美国。只因比创业*晚几个月加盟,Leo不仅和期权失之交臂,工资只有其他副总的1/2。公司全副精力拉投资,竭力找空降兵,Leo压力渐重。
公司没有实体产品,一门心思编故事,前途命悬融资这一条线,大家心里明白这是走钢丝,纷纷悄悄地为自己准备退身之所。
我去Leo的办公室,我对他的冷静、谦和、职业化很有好感。Leo有所保留地试探我:“你认识很多猎头吧?给我一份顶级猎头的名单,有家新公司一年的招聘费用预算大概在500万以上。”
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
职场智慧(6)
这是什么公司啊,太牛了!
“你千万别告诉任何人,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商要在中国投8000万美金成立一家做数据库的公司,我上次在美国谈得差不多了。他们请我做CEO,让我组建团队,我想请你来负责人力资源部。”
遇到这样的机会哪个HR不激动,对HR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美国人巨资建设的全新平台、CEO是自己熟悉的老领导、参与创业筹备。
我立即和KORN/FERRY、PCI、CHINACAREER等国内外大猎头公司联系,制作了详细的招聘计划交给Leo。
“该找写字楼了,老外喜欢北京东边,东方广场、东方银座、国贸够200多人用就行,别太大,虽然不缺钱,也得省着点花。”Leo给我新指示。
11月瑞雪普降,大街上人少车稀,连天大雪淹没了深深的车辙。我冒着漫天的雪花去谈办公楼,心里充满希望,不觉得风寒雪冷,在我眼里乌云都是明媚的。
也许因为天气恶劣,Leo几天没来上班。等我俩腾出工夫再谈及此事,日历已翻到12月。
“利用圣诞节我去美国几天,见他们的董事长和执行董事,这次谈细节。争取春节后我们几个人先搬过去筹备。”
“你找咱们公司别的人了吗?你去美国期间,有事我可以和他们商量。”我问。
“我没找别人,”Leo边思考边回答,他反复郑重地叮嘱我,“你可得绝对保密,不能告诉公司里任何人。”
“你放心,我肯定不说。”
Leo知道我是个信守承诺的人,看我回答得这么认真和坚决,傻乎乎的,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并没有面向新生活的激动和兴奋,我想他也许想到未来的压力兴不起来吧。
圣诞节Leo没有走成。春节前,他叫我到他办公室。
“我今天走,节后晚几天回来。争取在美国把事情搞定。”
他拖着皮箱和办公室的同事们打招呼辞行。有人说:“Leo,带几块杏仁巧克力回来。”
为了掩护我们的秘密合作,我装作刚知道他要走的样子送他到门口:“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把我们一起装在箱子里带走吧。”
遵照Leo走前的安排,我着手对看好的人进行招聘吹风。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前几天,上班的人稀稀拉拉的,外地员工没有全回来。我向Leo办公室张望,黑着灯,他还没有回来。他的秘书走过看到我热情地说:“Leo明天来上班。”
“他从美国回来了?”
秘书诡秘地笑笑:“他哪也没去就在北京。春节期间我打他手机,他接了一下就挂了。他的手机号不能国际漫游。”
“啊?”我有点糊涂了。
“是,大年初三我在地铁里看到他。”旁边一位同事说。
“他可能——”我想起Leo告诫我要保密,欲言又止。
“你说他要去一家英国公司做董事长的事吧?嗨,你听他的呢。我们听得多了,就像笑话一样。”
“是美国公司吧?他不是已经移民美国了吗?”我真希望这是场误会。
“移民?你看看他的护照就知道了。美国公司、英国公司、CEO,没这些事。”
Leo很喜欢现在的公司,但不满意待遇,希望能强化自己在老板心中的地位,希望老板珍惜他,主动给他加薪、配股。我是老板最信任的人,Leo本想通过我把他被外国公司看好的消息透露给老板,因此自编自导自演了这出戏。谁知我信以为真,果然守口如瓶,他只好再把消息捅给最密切的同事。
公司老板是纯粹的Local,看重有海外背景的人,尤其崇拜美国,Leo说自己移民美国,自然希望老板对自己高看一眼。
Leo回来了,我没和他提这件事,他也像忘了一样。因为戏演不下去了,该落幕了。
Leo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在这件事上他的出发点其实很单纯,就是希望被认可,付出和所得达到内部公平。
当代社会的色谱非常丰富,不是非黑即白,非红即绿的时代,大量中间色彩人物的存在使今天的职场五彩纷呈,人物立体真实,比“像真的一样的小说”里的故事更真实,更曲折。
春天来了,风起了,吹走了陈叶。生活如常继续。
不知Leo的自作聪明是否算得上智慧的一种变异呢?我却是从中得到了启发:人是复杂的,不可轻易相信。如果你觉得人和事有点儿违背常理和常规,那么事情的背后一定有特别的原因。
掌握和实践职场智慧其实不难,如果觉得难,那么有一个最简单、最有效、最到位,也是最易理解的办法:做个表里如一的好人,真诚善良,善待他人,公正无私,有美好的理想,有远大的追求,且甘于为此奋斗一生。你只要素面朝天去做事和做人就可以了,不必有其他心机,简单省心,快快乐乐。
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
职场禁忌(1)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少年老成、沉稳持重,后来做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