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样对待“失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回避不了的问题。一个成功的企业,它会知道从失败中记取本企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教训,不单是从失败中找到能够孕育出成功的“成功之母”,更是从失败中更多地知道了什么不应该做,应该割舍什么。割舍是企业在面对失败时的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企业把失败当成财富,是因为失败证明了有的路走不通。
企业在进行一项没有前人开拓的投资时,先要想到这是一次机会。当然,这里指的是“深思熟虑”的投资冒险,而非盲目地一头扎入废弃的深渊之中。尽管最后的结果也许是“不可行”。但知道了这个“不可行”,可能就是这次失败对企业的最大价值。一个历经百年的企业不可能没有失败的经历,但它们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它们不会为失败而后悔,而是通过失败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原先不知道的很多东西。知道了这些东西,也就是把握了后来的机会。
上一页 。。 下一页
上一页 。。 下一页
第16节:基利定理
容忍失败,这是人们可以学习并加以运用的极为积极的东西。
提出者:美国多布林咨询公司集团总经理拉里·基利
点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不过是他不被失败左右而已。
每个人要想干出一番惊人的业绩,一定要具有面对失败坦然自如的积极态度,千万不可一遭挫折便落荒而逃。否则,你永远都会与成功无缘。容忍失败,这是人们可以学习并加以运用的极为积极的东西。
有一个小孩,有一次在田埂间看到一只瞪眼的青蛙,就调皮地向青蛙的眼睑撒了一泡尿。却发现青蛙的眼睑非但没有闭起来,而是一直张着眼瞪着他。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大后,他成了一个推销员。当遭到客户的拒绝时,他便每每想到童年时那只被尿浇也不闭眼的青蛙。于是用“青蛙法则”来对待销售,客户的拒绝犹如尿撤在青蛙的眼睑,要逆来顺受,张眼面对客户倾听,不必惊慌失措。这位推销员后来连续16年荣获了日本汽车销售冠军的宝座。他就是奥城良治。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位年轻工程师独立负责一项新塑料的研究。正当这位工程师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实验的研究设备突然爆炸,三千多万美元的实验设备连同厂房瞬间化为灰烬。面对爆炸后一片狼藉的现场,年轻的工程师精神濒临崩溃。他想,自己在通用的梦想和历史就此结束了。他非常沮丧,忐忑不安地接受了通用总部派来调查事故的高级官员的谈话。没想到的是,这位高级官员问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没有?年轻工程师先是一惊,然后回答:我们这个试验走不通。调查官员说:这就好。可怕的是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一场惊天动地的“重大事故”就这样解决了。这位年轻工程师就是日后带领通用电气公司实现了二十年高速增长、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
坦然面对失败,容忍失败,促成了奥城良治和杰克·韦尔奇后来人生道路的成功。对一个企业来说,道理也是如此。美国一些大企业曾将不怕失败作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涵来讨论。他们认为,为了探索一些新的方式去提高效益,应当允许失误和失败。所以,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从来不用“失败”这个词。在他们看来,这正如滑雪、溜冰一样,摔倒了爬起来,从中你又学到了一点经验。
创办于1902年的美国3M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设立的实验室超过70间,科研人员超过6500人,投入研究与发展的资金达总销售额的65%,是一般美国公司的两倍。平均每天获得两项专利权,每年约有500件新产品面世。取得这样的成果,完全得益于3M公司为员工创造了一个容忍失败的文化环境。
公司总裁德西蒙要求管理层给雇员最大的自由空间去实验新点子,把“失败当做是学习的过程”,让雇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新构想。3M公司的新产品“利贴”,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诞生的,而且整个过程长达12年。
1969年,公司的一名研究人员无意中发现一种低粘度的化学物质,当时没有看出这种物质会有什么用途,一些经理层人士也说要“停止这项实验”。直到1981年,另一名研究员想到这种粘剂可用来制作易撕纸条,“利贴”便正式诞生了。这项产品如今已成为必备文具,以超过20种颜色、56种形状、20种香味等多品种出现在写字楼和教研室,“利贴”由此成为全球知名的品牌。
创新能力高的科技人才,大都具有极富创意、兴趣广泛、自发自动、不满足现状等特点,周边环境对他们的创新力有着极大的影响。而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容忍失败、鼓励冒险。只有这样的文化环境,才能充分让他们发挥创意,杜绝以消极评语扼杀创新。3M公司有一条“15%规则”,即允许员工抽出15%的工作时间做研究,实验新构想,直到成功为止。同时,该公司鼓励员工暗自进行科研活动,让其“私酿美酒”。3M公司推出的热销产品几乎都出自员工的业余创造发明。
英特尔公司也以鼓励尝试冒险而闻名。而它最为难得的一点是不看轻“常败将军”。1975年,英特尔64K元组电子耦合存储器开发小组推出了可以上市的存储器产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作用受到了限制,只好半途而废。但是,英特尔公司却认为,高科技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有时总会出现失误,这种风险难以避免。更何况,研制的血汗也不会白流,部分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微处理器与只读存储器的发展上,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事实上,在英特尔公司成立初期,原先想开发的产品也没有成功,但是却发展出了相关的产品或技术。如果没有这种鼓励尝试风险、允许经历失败的文化环境,就很难说能有今天这样成功的英特尔。
这样鼓励创新、不畏风险、允许失败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表现出企业领导敢于承担责任的胸怀,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员工的工作信心,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工作的热情。当然,宽容和允许失败并不是不负责任、无目标无目的的行为,而是激发员工们的挑战精神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以及不被一两次失败所吓倒,冷静分析失败原因,从而实现成功的积极性。
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不应讳言失败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今天,面对国际国内市场互相交融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企业应该学会把失败当做是学习的过程,创造一个容忍失败的环境,以正面的态度支持员工实现新构想,以激发员工奔涌的创造活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上一页 。。 下一页
上一页 。。 下一页
第17节:卡贝定理
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提出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经理卡贝
点评:在未学会放弃之前,你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
现代社会似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风和日丽、欣欣向荣的财富画卷,而一个个诗情画意、神乎其神的成功的故事,则更令我们激情冲动、意乱情迷。于是,在众多的致命诱惑面前,太多的人忘却了理性的分析和选择,忘却了放弃,而任凭拥有和欲望的野马在陷阱密布的商界里纵横驰骋。殊不知,“放弃”是一种战略智慧。学会了放弃,你也就学会了争取。
成立于1881年的日本钟表企业精工舍,是一家世界闻名的大企业。它生产的石英表、“精工·拉萨尔”金表远销世界各地,其手表的销售量长期位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它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全取决于其第三任总经理服部正次的放弃战略。
1945年,服部正次就任精工舍第三任总经理。当时的日本还处在战争破坏后的满目疮痍中。精工舍步子疲惫,征程未洗。而这时,有“钟表王国”之称的瑞士,由于没有受到二战的破坏影响,其手表一下子占据了钟表行业的主要市场。精工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服部正次并不为困难所吓倒,他沉着冷静,制定了“不着急,不停步”的战略,着重从质量上下手,开始了赶超钟表王国的步伐。10多年过去了,服部正次带领的精工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然无法与瑞士表分庭抗礼。整个六十年代,瑞士年产各类钟表1亿只左右,行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市场的占有额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