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的悬挂还不是很理想,我得再去找人调整一下。”林鹏自言自语说。他很快把林文母子送回家里,又独自开着EG6去找改装店调试了。
回到家里,林文迫不及待地问道:“妈妈,爸爸以前干过什么?怎么会有这么惊人的驾驶技巧?简直比职业车手还快!”
良欣放下手中的活,认真地看着林文:“你真的想知道?”
林文肯定地点了点头。
“好吧,听我说。”良欣坐到儿子身边,讲起了那段尘封二十多年的往事。
新兵黑马(1)
1978年,十八岁的林鹏在父亲强烈的要求下参军入伍,在广州某军区汽车连当兵。汽车连里的老兵个个认为自己技术最棒,新兵林鹏只能压抑自己,隐藏实力,从不和别人斗车比快。在大家眼里,林鹏只是一个性格内向、技术一般的新兵小鬼。
实际上,林鹏的父亲当过运输兵,林鹏入伍之前就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驾驶技术。
时间一晃过去两年。1980年夏,国家体委的领导人突然来到汽车连挑选优秀人才,说是要由国家出资送去瑞典学习赛车。
消息传来,汽车连上下一片哗然,大家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其实,军区内部已经敲定了两名人选:李中正和丁建军。此二人能力非同小可,每年军区技术比武大赛基本上都是他们俩的擂台赛和表演赛。两人在技术上虽难分伯仲,但已远远抛离其他战友,是军区公认的两大高手。高层人士认为派他俩去也算是名至实归,理所应当。
不过,如此想当然的做法激怒了沉默两年的林鹏。
对于军区内定的人选,体委的领导人决定对他们进行公开的考核,一是为了测试两人的真正实力,二是为了用他们的精彩表演压服众人。
经过两天的准备,公开考核正式开始。
在几千名官兵的注视下,李中正和丁建军轻松完成了全部考核内容:倒桩,绕桩,急停刹车,快速过弯。
然后,两人兴奋地走上主席台准备接受领导的表彰。全场官兵报以热烈的掌声。
军区首长正准备致词结束这次考核,体委的官员却抢先一步发话:“台下的同志们都看见了李中正和丁建军同志的精彩表现,我们只想再确认一下,真的没有人认为自己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吗?”
此言一出,台下即时变得死一般的寂静。李中正、丁建军和几位军区首长面面相觑:事先讲好的考核过程中并没有这一段话啊?!
十秒钟过去了,台下无人应答,这位体委官员再次拿过麦克风,准备宣布最后的结果:“那么……”
“等一下!”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场中央响起,一位年轻的士兵笔直地站立起来大声说道:“报告首长,我认为我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
字正腔圆,声若洪钟,每一个在场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不消片刻,台下的窃窃私语此起彼伏:
“这不是八班的林鹏吗?他好大胆子啊!”
“就他?行吗?”
“他小子是不是疯了?小李、小丁可是打遍军区无敌手!”
“林鹏,好样的!家乡的弟兄支持你!”
“好好给大家露一手!”
主席台上的几位体委官员面面相觑,军区首长立刻救场:“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什么时候入的伍?”
林鹏挺直胸膛,爽快地答道:“报告首长!我叫林鹏,山东人,1978年11月12日正式入伍!”
“嗯,那以往的技术比武中你得过第几名?”
“报告首长!我没有名次,因为我没参加过任何一次技术比武。”
“为什么不参加?你不是认为自己很有水平吗?”
“报告首长!因为我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技术。”
“那你现在为什么要站出来?”
“报告首长!那是因为我不想放弃这个机会,我相信自己能成为最优秀的车手!”
林鹏的回答出人意料,没有参加过一次技术比武的人却敢站出来说自己是军区第一,看来不让林鹏比试一下是说不过去了。台上的几位领导商议后得出了统一的意见:立刻让林鹏比赛!
“林鹏!”
“到!”
“把刚才李中正和丁建军的动作重新做一遍!”
“是!”
林鹏一路小跑上车,在众目睽睽之下用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和美感完成了各种动作。在急停刹车一项中,一鼓作气创下了军区最短的刹车距离。到了快速过弯一关,林鹏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和超常的技巧,直接进行切线杀弯。美到万劫不复的过弯路线震惊全场,体委和军区领导拍案叫绝!
新兵黑马(2)
李中正和丁建军一扫之前获胜后的喜悦表情,两眼冒火地看着林鹏,恨不能将其生吞活剥。
三日后,最终决议传达下来:林鹏保送瑞典深造。李中正和丁建军择优录取一个,考虑到李中正以往的胜出次数多于丁建军,所以最后确定的人选是林鹏和李中正!
出发去瑞典的前一天晚上,丁建军找到林鹏,恶狠狠地说道:“臭小子,这次你把我挤下来,我绝不会放过你!走着瞧好了!”
林鹏回敬道:“我凭实力说话,谁叫你连李中正都赢不了?不行就靠边站。”
在飞往瑞典的飞机上,林鹏见到了“提拔”自己的那位体委官员。林鹏感激地说道:“首长,多谢您给我这次机会。”
“其实这次举荐你的是你的班长段凯。”这位领导微笑着说,“我们来之前就打听过了,军区里最好的车手不是李中正和丁建军,而是你们的班长段凯。他作为班长每次比武都要负责后勤工作,因此很少在众人面前崭露自己的实力。我们本想送一个名额给他,然后从李中正和丁建军两人中挑选一个。没想到他和我面谈时竟然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军区最快的车手不是他,是你林鹏!他要我想个合适的办法提你上来,于是就有了你造反一样的表演。效果不错,你果真像段凯所说天下无双,我们都很满意。”
“原来是他!”林鹏记起了自己和段凯的一些事:两人从小就是街坊邻居,相互之间坦诚相待,知根知底,入伍后连当兵都当到了一起。
林鹏暗自感叹:全军区知道我林鹏真正实力的只有班长一人,走的时候竟然连声“谢谢”都没和他说。算了,只好等回来后再感谢他了。
异国扬威(1)
到达瑞典的赛车基地,顺利完成官方手续后,体委官员全体回京,连一个翻译也没有留下。对此,官方的解释是:经费有限,故不能留翻译在此常驻。基地方面将联合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为你们寻找志愿翻译员,请少安勿躁。
最后,不忘勉励一句:望你们二人刻苦努力,早日为国争光!
“搞什么鬼?把我们扔在这冰天雪地的鬼地方却连个会说外文的翻译都不留!让我们怎么学啊?!”李中正大为恼火地抱怨。
林鹏默不作声,他不想发这些没用的牢骚。
开课的第一天,基地通过中国大使馆向全瑞典的中国留学生发出号召,志愿为两名中国车手当翻译。至于会不会有人响应,没人能够保证。
林鹏已经做好了长期没有翻译的思想准备,他打算用感觉来学习。
在理论课上,年近六旬的Michael教官熟练地用英、法两语为数十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讲授课程。林鹏什么都听不懂,只好仔细记录下了Michael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母。
理论总要结合实际,理论课后,几位教官决定对这群菜鸟新生进行一次实践性的摸底考核。
Michael老师带领新生来到基地最大的教练场上,另一位年轻的教官开来一部1971年的日产240Z拉力赛车为大家做示范。
示范开始前又是一通林鹏听不懂的讲话,李中正趁机问林鹏:“他开的是什么车?看起来好漂亮!”
林鹏不假思索地说道:“240Z,2。4升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马力150匹,最大扭矩21kgm。这车快着呢,一般人开不了。”
李中正听到林鹏如此细致而专业的回答大为惊奇:“你怎么知道这些?”
林鹏轻描淡写地回答:“我每个月都找朋友从香港带汽车杂志过来,从杂志上看到的。”
年轻的教官已经说完了,灵巧地钻进240Z准备出发,起步时卖弄似的做了一个原地掉头的动作,博得一众学员鼓掌叫好。
林鹏对此不屑一顾:“小伎俩罢了,哼!”
李中正讽刺林鹏:“你小子这么狂,教官的动作也敢不以为然,说成小伎俩?”
林鹏嘲笑似的说道:“240Z是后驱跑车,起步时扭住方向盘,然后大油门弹离合器起步,只要后轮打滑起来,谁都能做出刚才那个原地掉头的动作来,值得大惊小怪吗?”
李中正不服,可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一人生起闷气,不再与林鹏搭腔。两人专心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