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

他们作为北路川军出川抗战,原本想到既然全国抗战,必然是同仇敌忾,谁知道到西安先遭白眼,刚进入山西就仓猝上阵,二战区不要说装备,就连地图都没有。也没有人告诉他们日军的作战特点,搞得他们现在对日军的认识,全部是靠几千人的伤亡换回来的。所有的这一切也让他们非常委屈,非常不服气,非常痛恨二战区!

“和鬼子打了几次小仗,就损失过半,是有些惨。”林修然叹了口气,所有的部队编制就数他们损失最大,现在只剩下一个营了。他想了想又安慰孙军长:“不过听说东路军在南京一线打得也是很英勇。”

“是英勇。你还不晓得,东路的21军145师饶国华师长已经壮烈成仁了。这是我们川军为国牺牲的第一个师长。”孙军长怅然若失,低下了头。尽管饶国华师长的牺牲,算是为刘湘主席争回了一点脸面,但是他都不知道失该高兴还是悲伤。

“啊?”李德明惊讶地失声喊道。

“饶师长奉命坚守广德,在11月30日那一天为国捐躯的。我也是前天接到的通知。”邓长官补充了一句。跟着也是仰天长叹:“二战区告我们黑状,估计我们是难以在此立足了。难道说天下之大,竟无川军抗战报国的地方吗?”

“老蒋亡我川军之心不死啊。”参谋长忽然冒出这样一句话,除了李德明,所有人听了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明娃子,你还不晓得,我们川军属于第七战区,但是刘长官报国心切,把部队开出了原战区,到这个地方打仗,却没想到老蒋一点装备不给,阎锡山也是抠门。”林修然小声对李德明解释说。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德明忽然觉得很丧气,川军的一腔热血,报国豪情,竟然被人利用来消灭自己。

沉默中孙军长忽然说道:“司令,我们现在距离第一战区最近,要不然你给刘长官打个电话,让我们到那里休整?”

邓长官心里计算了一下,摇摇头:“不大可能,程潜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一战区对他来讲和二战区对阎锡山一样的,都是自己的窝子。我们去了那里,摆明是要粮要装备的。湖南人和山西人都是做生意的,他老奸得很,不可能接受我们。

再说刘长官一直是重病在身,他老人家为了我们这些抗战的川军,已经帮了不少忙。听说为了我们的装备,他拖着病躯,都不晓得跑了多少路。”

说到这位令人尊敬的四川省主席,所有的人都是唏嘘不已。作为第一个率先表态的地方军阀,在南京军事会议上承诺,四川虽然连续受到自然灾害,但是仍然决心节衣缩食支援抗战,不仅出兵三十万,同时还供给壮丁五百万,粮食若干万担。应该说,在当时国内各军阀纷纷保存实力的时候,能做出这样的承诺,对于广大川军的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提高。

“司令,听说上个月老长官的旧病翻了?”参谋长关心地问了一句。

“嗯。上个月(11月),当日本正在大举向南京进攻的时候,长官在积极筹划保卫南京、抗击日寇的关键时刻,突然旧病发作,生命垂危,被迫送到汉口就医。这是长官受到折磨多年的老毛病,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你们也不要担心啥子。”邓长官叹了口气,说是不担心,可是谁又做得到呢?

想起刘湘被病痛折磨的模样,孙军长心里也是一阵难过:“希望老长官这一次吉人天相,川军离不开你啊。”

“行了,莫说这些丧门话。”邓长官不满地看了孙军长一眼,又说道:“老长官说过:‘他过去打了几十年的仗,都是内战。如今大敌当前,有了抗战的机会,正好尽力报效国家,见信于国人,留名于青史。’他的这番话,是我们这些当军人的真实写照。想想看以前自己人打自己人,真的是没求名堂。”

“所以司令要努力为我们找出路。”孙军长动情地说道:“为了一雪我们川军打内战的耻辱,无论如何,再困难,我们也不能回四川。死也要死在杀敌前线。”

“司令,实在不行,要不往五战区想想办法?”参谋长脑子里灵光一闪,忽然说道。看着大家都望着自己,连忙解释说:“二战区,一战区,都是他们司令长官的窝子,五战区是李宗仁长官,他的窝子在广西,不在江苏、山东,他去那里就是打仗的。

要打仗,谁不喜欢援军?况且他的老搭子(搭子――搭档)白崇禧还是国军的参谋总长,就是要装备,也容易些。”

一番话把大家说得茅塞顿开!

“不错,不错。”邓长官夸奖道:“日军大举进攻首都,南京危在旦夕,五战区的牵制任务很重,所属兵力大多数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杂牌武装,李宗仁长官我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不像那几个人,民族气节还是很大的。行,我问一下。”

众人刚准备就此散去,一个通讯参谋从指挥部出来,喊了声报告,把一封电报交给邓长官,大家心知又有命令来了,都停下来看。




第二十八章 故土难离

邓长官看了一眼电报就笑了,一边交给其他们浏览,一边说道:“也,硬是说不得。刚刚说到第五战区,你们看统帅部调我们去那里的命令就来了。”

“呵呵,这可能是我这辈子见过的国民政府办事效率最快的一次。”孙军长也笑了:“昨天二战区才打报告,今天这个调令就来了。”

“哎呀,希望象司令说的,这个李长官不是那么抠门。”参谋长叹了口气,他心里还是担心川军的装备。

“我们和李长官的桂军在五战区都算是异乡人,我想他不是阎锡山那种人。”邓长官接过话题,自信地说道:“我担心的倒是现在战场形势一日多变,命令赶不上变化快,万一我们一上战场,就出现太原那种情况,如果还是凭现在的装备,真个队伍的溃败那是迟早的事情。”

“司令想哪里去了。在山西,我们第一次接敌,虽然损失巨大,队伍尚且能够保持建制不乱。经过这一回,再遇到相同的情况,大家不是都有经验了嘛?”林修然安慰道。

“安林老弟,你是不清楚。”邓长官摇摇头:“在山西,我们虽然败了,但是我们的身后还有八路军,两侧还有晋绥军、西北军,鬼子只有两个师团,他们的目标又是太原,根本就顾不到我们这一头,所以我们有时间收拢部队。

五战区的面积比二战区大得多,鬼子的军队也多得多,一旦南京失守,鬼子必然南北夹击徐州,我们就是想跑,又能往哪里跑?”

邓长官话让李德明很是吃惊,刚才还在教训人说怪话,怎么现在又在考虑打败仗后的事情了?难道说这就是“料胜先计败”吗?

“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多派出侦察部队,光布斥候,为部队的准备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参谋长说道。

“就是,明娃子他们上回打平遥的时候缴获了十来匹东洋马,跑起来很来劲,交给侦察部队用很合适。”林修然完全同意参谋长的意见。

“是啊,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从进入山西开始,就从来不知彼,队己也知之甚少,这些都是吃了大亏的。”邓长官点点头,感慨万千。

“司令,这个先头任务还是交给我们营。”李德明心想机会来了,不赶紧请战,岂不是亏得很?

“我说嘛,这个娃娃有事莫事都往司令部跑,说起来,别人以为事你们舅甥两个感情好,却不知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孙军长一下子笑了。

“也好,难得又主动请战的部队。”邓长官很高兴:“你们营现在是我们22集团军最肥的部队,派你们去,也可以早点收回本钱。”

最后的话竟然是这样,大家愣了一下,忽然大笑起来。

把部队即将调离二战区的命令传达以后,各部队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李德明这个营既然是先头部队,将会在第一时间出发,目标是山东的临城、济宁一带。

能够再一次担任全军的先头部队,全营非常高兴,对于还武器的事倒是没有多少在意。其实此前大家就对这件事不是很抱希望,毕竟全军缺枪少弹的事实是摆在眼前的,而邓长官的“抠门”也是众所周知的。

这个时候,柴万红找到了李德明,看着他,却张着嘴,没有说话。

全营上上下下都在准备出发,身为副营长的柴万红在这个时候找到李德明,却是欲言又止的样子,这让他很奇怪。

“柴老哥,部队马上要出发了,你还不去准备,找到我有啥子事?”李德明心里忽然有些不安,开口问道。

柴万红艰难地叹了口气,终于说了出来:“兄弟,还记得我当初说过的话吗?”

当初说过的话,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