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历我的1957年-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后来回到兰州,在翻阅兰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编著的《西部悲歌人类战争史上一页惨烈悲壮的实录》一书时,在附录《人物事件名词注释》里(第296页),看到曾担任西路军骑 兵师师长的董俊彦、西路军骑兵师政治委员秦道贤,竟都是1937年1月,为支援高台战斗, 在部队行至明水地区与敌遭遇时,英勇战死。 
英烈永垂不朽。 
但,英烈们对20多年后在明水地区发生的一切,怕是难以想到的吧。戎马倥偬、壮烈牺牲在 高台明水地区的红军将士,如果他们的英灵在牺牲之地游荡之时,同饿死在明水的死难者的 灵魂相遇,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应该说,饿死明水的死难者们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党,告诉我们应同‘左‘的路线划清界限 。他们同样是英雄,他们和西路军的将士具有同样的价值!是党所犯的错误,把这些优秀的 儿女驱赶到了这片苦难的土地上,使他们饮恨长眠在这里。但他们都是党的忠诚战士。他们 同西路军将士一样,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同样为党的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同难友们的聚会,也算是幸存者们的相逢,此次,又增加了一位难友王培义,他才从老家 酒泉归来。我们在烈士陵园选择了几个景点,照了一张又一张合影。我要求大家表情一定要 欢快,在按下快门之前,我问:‘表情都好着没有?‘这些经历了数十年不堪言状的苦难的 老人们都愉快地回答:‘表情好着呢!‘‘咔嚓‘一声,镜头将他们愉快的一刹那凝固在底 片之上。冲印后的彩照虽无法使他们青春再返,每个人的笑脸都光彩照人。 
我们应该微笑。
第二十四章幸存者中的烈士
    我的难友们不论从安西四工农场、玉门黄花农场回来的,还是从酒泉夹边沟农场(包括高台 明水分站)回来的,我熟识与不熟识的,他们的右派问题后来全部改正。在度过22年苦难的 岁月期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矢志不渝,当他们重新回到党的怀抱,回到人民的行列 后,人人都焕发了革命的青春,奋力拼搏,为党为人民做出了新的奉献。
我的幸存者的难友中有些杰出的代表,他们在历经苦难后,在文化大革命中不畏强暴,坚持 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坚决地进行揭露和斗争,为此献出了宝贵 的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从酒泉夹边沟农场回来的毛应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她是张志新式的烈士!毛应星同志,一位普通的女知识分子,在林彪、‘四人帮‘声势显赫,举手投足中国大地都 会为之颤栗的时候,她敏锐地识破林彪、江青之流祸国殃民的罪恶面目,勇敢地站出来,从 甘肃疮痍满目的山水间,振臂呐喊,投出一支支犀利的投枪。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封 建法西斯专政下,她的一腔热血洒在了她用汗水浇灌过的土地上。
毛应星,一颗高升在人民心头的灿烂明星!
毛应星,1925年出生于福建闽侯。13岁父亲去世后,17岁就被迫辍学去做工。做工的她,备 受旧社会残酷的压迫与剥削,她与地下党有了接触,积极靠拢地下党组织,参加地下党领导 的斗争,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地下工作者的活动。在一位以记者身份作掩护的女地下党员的影 响下,她以笔作为武器,在一些进步报刊上发表了不少的杂文和诗章。她在一首小诗中把自 己比作在一片荒芜的冻土上生长的‘一朵青色的小蕊‘,解放了,‘小蕊‘向着灿烂的阳光 吐出扑鼻的芬芳。解放后,她搞过工会工作,到农村参加了土改斗争,后来又放弃从事文学 的理想,考进西南农学院,走上了献身祖国农业的艰苦道路。
1955年,毛应星从西南农学院毕业,离开秀丽的南方来到黄土高原的兰州农校作了教师。在 分配前夕,她向学院党组织写信慷慨陈词,表达自己要求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的崇高 志愿。信上说:‘如果我再填一次,我还是填坚决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在兰州农校园艺专业的讲台上,出现了眉清目秀的毛应星的身影。毛应星很快以其辛勤的工 作,获得师生的好评。她为备好课,节假日不休息,常常工作到深夜。她本来是个性格活泼 好动的人,但为了教好学,运动场上不见了她那矮小而又矫健的身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的 激情,使她在工作中如一团火一样。
毛应星热爱她所从事的事业,更热爱给了她幸福的青年时代的党。她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来西北之前,她给学院党组织的信中,就表达过热爱党的一片衷情:母亲怀抱里 长大的孩子,自然而然投入母亲的怀抱!1956年,她又向兰州农校党组织写了3。5万字的一份 长长的入党申请书。纵然长达数万言,也道不尽毛应星对党的绵绵深情。一连多日,她备完 课后,彻夜不息地在纸上倾诉对党的深切之爱,有时直写到旭日临窗。她要求成为一个无私 无畏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
1957年,风云突变。因为在红与专问题上,毛应星说出了自己正确的看法,她被划为右派 ,而且是极右分子,被开除公职,送到酒泉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兰州农校划的右派分子中 ,还有一个后来成为毛应星丈夫的李如璋。李如璋在鸣放中没有发言,后来竟以不发言是对党不满而划成了右派。
这是命运对一个一贯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血青年的第一次严酷打击,向阳的‘小蕊‘变成 了毒草。毛应星对未来并未丧失信心,她在农场艰苦的劳动中苦苦挣扎,在忍饥挨饿中求生 。她等待党的阳光重新照耀到自己身上,等待不白之冤的洗雪,等待为祖国贡献才智的那一 天。终于,中共中央西北局兰州会议‘抢救人命‘的决定,使她成为幸存者于1961年又回到 了兰州农校。人们难以置信,面前这个黄黑瘦弱囚犯般的女人,就是几年前那个俊秀健康的 女教师!1961年12月省农牧厅党组决定摘去她右派分子的帽子。就在这一年她与同她有着相同命运的李如璋成立了家庭,他们一同被调往静宁县农技站,她被派到良种繁殖场改行种小麦去了。她实际上只是一个农工。她也去农村驻过队。她为揭不开锅的人家奔跑要回销粮,她 也从自己35元的菲薄收入中挤出钱,给营养不良的社员孩子买吃食。她一直在苦苦思索,为 什么解放多年后农村还这样穷,社员生活还这样苦?她日思夜想,对这个问题一直认真地想 而无法丢开。
十年浩劫开始后,全国各地都天翻地覆地闹腾起来了。到处是‘红色恐怖‘,知识分子成了 ‘牛鬼蛇神‘,领导干部成了‘叛徒‘、‘特务‘、‘走资派‘,毛应星彻夜难眠,痛苦思 索:许多久经革命战争考验的干部,成了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受到批判斗争,这 样对待曾经是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是出于什么样的感情?她常常为一些干部的悲惨遭遇流 下泪来。她忧国忧民,常常在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她皱紧眉头,一直在凝思。她对揪斗走 资派万分愤慨,她仰头问苍穹,大胆地说:‘如果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我 看这些揪人的人,他们的思想更符合资产阶级夺权的需要。‘
她想了许多许多,唯独没有去想自己,尤其没有去想她那样思考并向人们宣传会有怎样的后 果。
1968年夏天,突然有一伙人闯进良种繁殖场,将毛应星反剪双手揪到县城广场,进行残酷批 斗。批斗的罪名,说她是‘妄图变天的反革命分子‘,还说她是‘国际间谍‘。
斗争会后,毛应星愤慨地写道:‘踢打几里路,拉着头发跑,这是20世纪60年代‘最文明‘ 的阶级斗争!‘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文明‘在教育这位战士。她被宣布‘重新戴上右派分子帽子‘,在静 宁县农技站几乎每天都在饱尝时代的‘文明‘。
她大声抗争:
‘到底是我的世界观应该改造,还是你们的应该改造,只有历史会做出科学的结论!‘
‘东风压倒西风,我是东风小小的一部分!‘
毛应星在斗争的烈火中越炼越刚烈。严酷的生活在帮助她进一步思考,把她的认识逐步推向 更深刻。白天挨斗,晚上她忍着拳打脚踢留下的伤痛,奋笔疾书,向党中央连续写信,愤怒 揭露林彪、‘四人帮‘一伙的罪行。信中写道:
‘文化大革命积极因素的反动,表现在对毛主席个人极端迎捧和谄媚,谓之突出无产阶级政 治,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现在兰州各地都贴忠字,我认为这分明是唯心论,所谓重视动机否认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