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算是近的地方了。
祖大寿吴三桂家族势力巨大,崇祯皇帝都拿他们没办法,但祖大寿吴三桂都不是贪官,但是祖家确实有巨大财产。不知道读者知道不知道祖大寿之父亲祖承训是李成梁的副手,辽东副总兵?
正是因为李祖两家疯狂的敛财,导致女真族的叛乱,导致东北民心散了!李祖两家形成的小集团占有辽东大量田地,并且以官府的形式垄断辽东发达的商业。
辽东这一种恶劣豪强形式导致明朝中央政府完全控制不住辽东形势。
***********************************************************
明朝的中原形势也一样,河南九王四凶占有了河南大部分田地,形成与地方政府一体的强大势力。
中央政权当中宰相杨嗣昌这是明末出名的,一直想拿这一些豪强开刀,让他们拿出银子来中央操练军队。所以将三饷加在田地上。但是却执行不了!
这就是崇祯得民心,却失天下;杨嗣昌一再受到朝中大臣攻击的原因!
这与当年新朝王莽政权如出一辙,眼见汉王朝地方豪强兼并天下田地,汉中央政府没有办法,于是人人要求王莽出来当皇帝,王莽想改革,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可是地方豪强势力是天下四分有其三,实力远远压倒王莽,王莽得了民心,也照样要失天下。
明朝张居正改革促动地方豪强势力,结果身败名裂,全家死光光,所以后来没有办法了,只好维持现状。到了崇祯朝,已经到了不改不行了,但是还是改不了,因为反中央的东北势力和陕西势力已经做大,这时候中央政府要依靠地方豪强来作战了,杨嗣昌的改革只能是引火烧身。
***********************************************************
洪承畴这时候与陕西官僚集团合作,建立起陕西军团,这就是大明中央政权最重要的支柱,再加上东林党的东南财力。早就要灭亡的大明朝居然被崇祯支撑了十七年。
可是大明朝只有一个洪承畴,各地方豪强以自保为主。
这时候起义军也有这一个中国历史上起义的怪现象。中国历代起义一旦爆发,往往迅速形成一个核心,先将旧王朝打倒,再来起义军内部决战。
但是陕北起义军合的时候势力极大,分的时候被各个击破,这才给了洪承畴机会,否则洪承畴早死在乱军当中了。洪承畴不愧是战略家,他充分利用了陕北起义军这一巨大的弱点,一开始是追到高迎祥打,只打这一支;打掉了这一支,再是只追到李自成打,几次将李自成打得全军覆没。
可惜洪承畴孙传庭陕西集团军十五年练出一支洪军,依旧统领不了各地方豪强军阀,人人要保存自己的实力。
所以当洪军灭亡,(孙传庭的部将军队后来全部交给洪承畴了)明朝中央政权再也没有力量了。
崇祯皇帝坐在北京城灭亡,就是无人来救,因为人人要保存自己的实力,在新的政权中保障自己的地盘。
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连李自成也看到的问题,天下人人都知道这一种情形,地方军阀保存自己的实力,有钱人只想将自己手中的钱藏起来。中国儒家的忠义教学模式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起作用。
清军入关依旧只占有北京附近地盘,中国还大着呢,可是各大地方势力都远远不是清军的对手,结果出现争先恐后的降清局面,替清朝来镇压敢于反抗中华精英。
为了笼络人心,清军凡是抓了刘宗敏这抢陈圆圆,马士英这贪官无赖,阮大铖这贪官无赖,南明荒唐皇帝。凡是名声不好的贪官色鬼,由清军来就地斩首,大快人心!
因为这时候的满清已经是强大的中央政权了!
明朝末年洪承畴和吴三桂为什么会英雄变汉奸
明朝末年洪承畴和吴三桂为什么会英雄变汉奸?
**********************************************************
明末吴三桂少年救父,在战场以历来以敢战而出名,是辽西出名的忠臣孝子。洪承畴是大明王朝最后的支撑与保障,在明末中原战场上成为起义军的死敌,同样也是以忠孝出名。
两个人也是在崇祯的器重之下官越做越大,但是最后洪承畴晚节不保,虽然现在历史书多以满清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结果现在一些结论是:
洪承畴的总结是“明之干将,清之辅臣”。
吴三桂则以狡黠善变,最终反清却被彻底定为遗臭万年。
**********************************************************
网上还有一种说法,叫微生物决定历史,即李自成军进北京只几十天,如何会腐败呢?因为李自成春天进北京,结果流行病影响,所以李自成包括山海关大战一至到从历史上消失都没有经过真正的大战。
显然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细菌作梗。所以李自成要急于撤出北京城,并且一路将士死亡。
吴三桂侦查到这一情况,所以要与李自成决战,并且将清军引到北京城,因为八旗军是东北人,苦寒之地,免疫力更加弱,所以吴三桂军不进北京城,八旗军进了北京城,结果夏天来了,天气干燥,瘟疫结束了,清军得了天下。
细菌消灭了明朝,没守住坚固的北京城,然后细菌又消灭了李自成,本来吴三桂想用自己也不知道的细菌来消灭清军,结果反而让清军得了天下,这是历史的巧合。
***********************************************************
这很可能有这样的因素,但是我认为这不是决定因素,因为任何一个记录历史的人往往只能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来产生判断,后人反而可以总结前人所有文字资料来下结论。
起义军后人记载的一些,官方记载的,私人文人记载的,不愿意投靠清朝人记载的,投清汉官记载的。各人看到的与观点都会带到文字当中去。
洪承畴想证明自己的平天下之才,吴三桂只想保住自己集团的利益。
这都是私心做的怪!
**********************************************************
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来保障整体,牺牲小集体保障大集体,因为中国的中央政权似乎在人们的眼中也仅仅是一个小集体而已。
请看下一章《中央政权与地方豪强的搏弈》
得北京城而失天下
得北京城而失天下
**********************************************************
这是一个非常怪的的思维。满清得了北京城不是得了天下么?
上海有一句名言,叫作:“不管白的还是红的,进了上海全变成黑的。”这一句是所有中国学生都在历史教科书中读到的。
把这一句话放到明末,那就是“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八旗军,进了北京城,全部都要失掉战斗力。”
**********************************************************
当皇太极脑溢血发作而死,将机会留给了李自成。也将灾难留给了李自成。李自成原本是陕北起义军中战斗力最强,军纪最好的一支,任何其它义军都不具备夺天下的实力。
当皇太极与李自成两股力量将明朝从军事上彻底击败,那么谁先进北京城,谁就会失天下,其实皇太极非常想先进北京城,因为皇太极的一生都在对明作战,将明朝三大战略集团军全数消灭。结果皇太极将自己累死。
李自成先进了北京城,军纪立即荡然无存,将官们争先恐后的掠夺金银财宝与女人,李自成当然意思到了这一点,可是他并没有太多的办法,李自成后悔将大军开进城内,他只要将大军驻在城外,自己率亲军进城,就可以得天下了!
等李自成在几天之后觉察到这一个问题的严重性了,想将军队开出北京城,去攻打吴三桂。群臣群将都反对,其实这时候出兵攻打吴三桂已经晚了,为什么呢?因为起义军战斗力已经削弱,况且去攻打吴三桂,自己一方无险可守,吴三桂死抗也难打。况且这时候吴三桂已经将起义军在北京城的所作所为了解得一清二楚,知道李自成得不了天下了,因为李自成老营一败,原来的山西河南的原明降官全部会起来,李自成的天下并不稳。但是吴三桂是军事家,而不是洪承畴那一种治国平天下之才,仅仅吴三桂的实力,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吴三桂为了避免灭亡,于是与清军联手,实际上清军不需要吴军,一样可大破李自成,只要派洪承畴出战去替崇祯报仇就可以了。
反正吴三桂和洪承畴都不是有民族大义的人。
***********************************************************
李自成军战斗力根本不是当年洪军的对手,当然立即失败。这就是得北京城而失天下,因为北京城是京华,是奢华,是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