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V煳戮拖蚧瞥睬缶攘恕�
但是表章上了十次,都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给截了,并没有让黄巢知道。当然援兵也就不会到了。这时朱温的一个幕僚谢瞳就对朱温说:“黄巢出身草莽,是因为唐朝衰乱,他才能逞一时之强,只不过是钻了唐王朝的空子罢了,怎么能建立功德,兴王业了,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与他共成大事!现在唐天子在蜀地,诸藩镇的兵力又聚集起来,以谋兴复唐室,这是因为唐还有号召力,不当就此灭亡。而且将军力战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内,这就是章邯背叛秦国而投降楚项羽的原因。”朱温一听,认为有理,这黄巢确实是靠不住了,应该找个新的老板了。于是杀了黄巢的监军,连城带兵去投降王重荣。
朱温投降时的心情还有些忐忑不安的,但王重荣的态度却是让他非常放心的。王重荣对朱温来降的态度是十分欢迎的,僖宗听说朱温来降,还说这是天助我也。朝廷马上就封了朱温做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让他率本部兵马,去收复京师。另外僖宗为了表示皇恩浩荡,还赐了朱温一个名字朱全忠,以示嘉奖。当然僖宗肯定不会想到,这位自己御封的全忠就是灭亡唐王朝的人。其实被赐名忠臣,忠贤的人,往往是被列在叛臣传与奸臣传之中的。比如说李忠臣、魏忠贤。(虽然朱温有了朝廷御赐的名字朱全忠,但是我在随后提到他时还是称他为朱温,而不称他为朱全忠)
在平定黄巢的过程,朱温的表现虽不及李克用那么可圈可点,但也是有大功劳的,结果在黄巢死后,朱温就成了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统汴梁兵马,并且招降许多原来义军的将领,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其中比较有名的将领便有后来的后梁大将霍存、葛从周、张归厚、张归霸等人。
当上了汴州刺史之后,他要回去接母亲来享点福,但其母王氏一直都说:“朱温这个贼杀的,不是战死在岭南了吗?”(估计她将朱存死了,听成了朱温死了。)结果朱温派出的使者到了门前,车马喧腾,吓得村民都弃家逃走,还以为强盗进村劫掠。使者进了家门,说奉节度使命来迎王母及刘母。王母心虚胆怯,还以为两个儿子做了强盗,官府来搜捕家属,吓得六魂无主,惶恐走避,藏在灶下发抖。刘母略有胆识,出去问明使者,才知朱温已做了节度使。王母依旧不信,对刘母说:“朱三落魄无行,做贼早死了,这是怎么回事?”使者便再三述说了朱温的情形,王母一时悲喜交集,这才相信是真的。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朱温虽然降了朝廷,但身上还是匪气十足。
在发生袭击李克用事件之后,朝廷的处理态度对朱温几乎没有任何惩罚的措施。反而让朱温去攻打在蔡州称帝的秦宗权,而朱温为了对抗秦宗权也在表面上向李克用示弱。但是朱温在笼络人心这方面可是要比李克用强得多,因为他救援过陈地,哈哈,陈地的百姓居然就为他建起了生祠,这是多大的恩德啊。有人认为魏忠贤让人为他造生祠是无耻,我认为朱温在这一点上和魏忠贤没什么区别。
但是我不得不说,朱温攻打秦宗权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就使李克用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就是李克用虽然恨朱温,却不敢贸然攻打朱温。道理很简单,因为攻打朱温就是在帮助秦宗权。秦宗权是什么人,他原本是唐朝蔡州的节度使,后来投靠了黄巢,到了黄巢兵败而死,他借着黄巢余部,攻占了十几个州县,就开始称帝了。可以说,他对于唐王朝来说,是一个十足的反贼,李克用决不能干帮助反贼的事,因为李克用一直都是为唐室平定叛乱的,以维护唐王朝的捍卫者角色出现的。当然他绝对是不愿意帮朱温对付秦宗权,于是就把矛头指向了北方的幽州等地。这个我以后会再加说明。而剿灭反贼对于提高朱温自身的名望是十分有利的。
单说朱温对付秦宗权一事,其实在前期朱温并不占上风,反而还处于劣势。还一度处于危急之中。虽然前期朱温曾在焦夷,败贼众数千,生擒贼将殷铁林,枭首以徇军而还。但是由于各藩镇对唐天子的诏书阳奉阴为,都不肯出兵攻打秦宗权。所以朱温就处于下风了,而一些实力较弱的州县听到秦宗权大军来了,就大多弃城而走了,于是秦宗权的实力就越来越大,而朱温的形势也就越来越吃紧。朱温每与蔡人战于郊外,往往以少击众,常常能出奇以制胜,但患师少,不敢轻进。
关于朱温的以少胜多的那种奇招,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朱温此人治军十分严格。他为了保证战斗力,对待士兵极为严厉,每次作战时,如果将领战死疆场,所属士兵也必须与将领和阵地共存亡,如果生还就会被全部杀掉。所以,将官一死,兵士也就纷纷逃亡,不敢归队。居然胆敢不归队,对于这一点,朱温他是有自己的办法的。他让人在士兵的脸上刺字,如果思念家乡逃走,或者战役结束后私自逃命,一旦被关津渡口抓获送回,那就必死无疑了。而且还不是让你痛痛快快的死去,他这种处理方式可以说是十分残忍的。当然用这种方式的人不止一个。
所以秦宗权在和朱温多次交战之后也就讷闷了,为什么自己以十倍于敌之众,还不能将朱温打败,反而总是吃亏。但秦宗权执着的认为,我兵力有你十倍多,就一定能最终打败你,于是当众立誓要坚决攻打夷门。虽然秦宗权个人是有决心的,但是他派出的谍报人员却不怎么走运,结果被朱温给逮了,以朱温的冷酷,当然很快就知道了秦宗权的整个计划,于是很快就做出了相应的对策。他首先派出了大将朱珍去淄州、棣州募兵,得到了一万多的生力军,接又攻打了敌方防守较弱的青州,抢了马匹千余匹,铠甲无数,凯旋而归。
当然朱温选择让朱珍去完成此次任务也是十有道理的,因为在焦夷一战中,朱珍便是那一战的实际指挥者。朱温也没有看错朱珍,在朱珍募完兵,行次任县睦,东面都统齐克让伏兵于孙师陂以邀珍,珍大破之。进军至牙山,都虞候张仁遇白珍曰:“军有不齐者,当先斩本都将,后以状闻,愿许之。”珍怒其专,于是斩下了张仁遇的首级,结果诸将都不敢放纵自己的部下了。(张仁遇的舍生精神太让人敬佩了)
兵至乾封,与淄人战于白草口,败之。
青人以步骑二万,列三寨于金岭驿,珍与战,连破之,歼其师,尽获军器戎马。
是夕,攻博昌,大获兵众。
可以说朱珍的这次出战大获成功,大大增强了士气。
形势也逐渐向有利于朱温的方向发展了。朱温也因此大喜道:“吾事济矣。”当时,贼将张晊屯于北郊,秦贤屯于版桥,各有众数万,树栅相连二十余里,其势甚盛。朱温对诸将说:“这时因为贼众正在休息养精蓄锐,等到了适当的时机之后,必定会来攻击我军。况且秦宗权认为我兵少,又不知朱珍来援,一定认为我会畏惧不敢出,只不过想坚守而已。现在可以出其不意,不如先攻击他。”于是亲自引兵攻秦贤寨,将士踊跃争先,贼果然没做防备,连拔四寨,斩首万余级,贼众以为粱军是有神相助。贼将卢瑭领万余人于圃田北万胜戍,夹汴水为营,跨河为梁,以扼运路。朱温又挑选精锐将他打败。当天黄昏雾气四起,等粱兵靠近了贼垒,卢瑭方才发觉,于粱军突入掩杀,贼军赴水死者甚众,卢瑭自投于河。因为河南诸贼连战连败,不敢复驻,只是一起驻扎在张晊寨。
但秦宗权是不甘失败的,说到秦宗权,其实也是一个极其残暴不仁的家伙。他每攻下一个地方,就把能抢的东西抢走,能杀的人也一并杀掉。而对于大军乏粮的问题,他也是有自己的“高招”的。(建议正在吃饭的人不要看这一段)他的“高招”就是,我每攻下一个地方,没有粮食不要紧,不是还有人吗?我们可以吃人肉啊?(宗权指乡聚曰:“啖其人,可饱吾众。”)(看来鲁迅先生说他看历史只看见两个字:吃人。真是所言不虚)别人打仗要押运粮草,他老兄就将人杀死之后,拿盐腌制,用做干粮。(简直是丧心病狂,如果真的不幸让这种人得了天下,那真是一场灾难)
不过在此战失利之后,秦宗权更加愤怒了,就把大军十五万全部带来了,列三十六屯,逼向汴州。朱温于是向两个本家郓州朱瑄、兗州朱瑾求救,朱瑄、朱瑾也就领兵来援了。当晚,还出现一点状况,大星陨于贼垒,有声如雷。这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没什么稀奇的。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