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那慈禧太后一行人出了西直门后,真彷徨不知所往之际,幸好马玉昆带兵赶来保护,慈禧太后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由于害怕八国联军追来,一行人都不敢停下来休息,一直走到天色已晚,到了昌平贯市才停下来暂时停歇。可怜的老佛爷和光绪帝等人,由于忙于逃命,已经整整一天没吃东西。当地也没什么好吃的,老百姓只有些麦豆,慈禧太后这时已经饿得顾不上什么礼仪,就用手捧着吃了个精光!
按理说,慈禧太后在当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曾经和先夫咸丰帝出逃过一次,本已经对逃跑稍有经验,但当她想安歇的时候,却发现匆忙之中卧具忘带了。幸亏当时有村妇进献了一床干净的被子,无奈之下也只能将就了。这事在四十年前发生过一次,当老太后还是记吃不记打。
慈禧太后不仅忘带卧具,她出宫的时候甚至连头发也没梳,这对于老佛爷来说是极为罕见的。要知道,慈禧太后对梳头的要求是极为苛刻的,当年李莲英可不就是靠善于梳头才讨得慈禧太后欢心的?
乡下的七月,星空灿烂,夜色如水,可这次是逃难路上,哪有心情去欣赏路边的美景?晚上还好一点,白天赶路的时候那就苦了,当时正是流火的酷暑时分,日头毒辣辣的,实在是苦不堪言。但为了求生,这些向来养尊处优的王公贵族们,也只得一路上拼力支撑。
幸好后来甘肃布政使岑春煊又带兵赶来勤王护驾,恰好迎了个正着。慈禧太后悬起的一颗心这才放下。岑春煊对慈禧太后非常忠心尽责,一天晚上,慈禧太后歇息在破庙里,半夜被恶梦惊醒,在庙门外护卫的岑春煊听到慈禧太后的惊叫后,赶紧大声道:“臣春煊在此保驾!”整整一个晚上,岑春煊一直跨刀立于门外。危难之中显身手,后来岑春煊也由此得到了老太后的重用,在官场上一帆风顺。
慈禧太后一行人到达怀来县后,县令吴永急忙仓皇出迎,还依旧按照朝廷利益,对光绪帝三跪九叩首,总算让慈禧太后心里感到有一点安慰。可怜当时的光绪帝,他身穿一件旧布袍,篷首垢面,憔悴不堪,对着臣工大都默然不语。慈禧太后赶了一天的路,又累又饿,手拍梳妆桌,令“快快送饭来”!小县官发动整个城关的乡绅,好不容易让慈禧一行人吃了顿饱饭,并好好洗了个澡。这么大热的天,这些人在逃亡路上竟然好几天没有换过衣服。
怀来是小县城,条件简陋,慈禧太后到后也只能住到吴夫人(曾国藩的孙女)的卧室,皇后住吴永儿媳妇的卧室,至于光绪帝,则被打发到县衙的签押房去睡了。
离开怀来县后,一行人晓行暮宿,终于在半个月后,也就是八月初六的时候逃到了山西大同府。大同离北京已有七百多里,因为相对安全了,逃难队伍才在这里休整了四天。随后,慈禧太后带着队伍继续前进,于一周后到达太原。
到太原后,这些人的生活条件便得到了明显改善。当年乾隆老爷子游玩五台山时留下的旧物,还原封不动的在太原巡抚衙门里保留着,这时都发挥了用处。在太原期间,江苏巡抚鹿传霖也亲自率兵六千赶来勤王护驾。本来鹿传霖是打算去京师勤王的,但还没到便听说京师沦陷,太后西行,于是鹿传霖绕道河南赶到太原。
(未完待续)
四、慈禧仓皇西逃,帝国威风扫地(2)
(接上文)
鹿传霖见了老佛爷后,报告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消息,说八国联军正进军保定,恐怕要派追兵杀来。慈禧太后听后慌了神,一行人又继续西行,前往西安。一直到了西安,慈禧太后听说八国联军没有追来的意思,心里的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
随后,慈禧太后便改陕西巡抚衙门为自己的行宫,摆出了帝王的派头了。据时人记载,慈禧太后在西安御膳一天的费用,就要花去二百两银子。老佛爷还对岑春煊说,想当年在北京的时候,御膳的费用比这个要多几倍呢,现在已经省了很多了!言语之间,毫无亡国之忧。
西安虽然安全,但由于陕西连续三年大旱,造成了大批的灾民。就在那年冬天,几十万饥寒交迫的灾民涌到了省城,向巡抚大人讨条生路。但当时因为慈禧太后逃难到了西安,巡抚害怕这些人进城后会制造动乱,便下令城门紧闭,不准这些饥民进城。
饥民们进不了城,只能在城郊挖洞栖息,靠吃草根树皮苟延残喘。冬至那天,陕西突降暴雪,在随后冰天雪地的几天里,每天都有上千人因饥寒交迫而死去。随着天气的变冷,冻死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多到最后很多尸体都没人掩埋。
陕西人民不好过,那八国联军进城后,北京的百姓更要遭殃了。慈禧太后跑了,宫中的太监和宫女就只能自行解散,各谋生路了。那些太监和宫女们长年生活在宫中,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老佛爷这一走,这宫中还不乱成一团?可怜那些人走投无路,上吊的上吊,投井的投井,服毒的服毒,自杀的数以百计。就连光绪帝最宠爱的珍妃,由于慈禧太后一直非常讨厌她,逃跑的时候并没有带上她,最后珍妃只得投井而死(也有说是慈禧太后临走前逼其投井自杀的)。
真要说那八国联军,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不过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罢了。这支杂牌军,主要以日、俄、英、法、德五国军队为主,总数并不会超过两万人。其中,日军七千人,法军四千人,英军和俄军各约两千人,至于其他几个国家如意大利,只是象征性的派些人来,以示参战。
德国的大部队是在北京被攻陷后才到达的。德皇听说公使克林德被杀后,怒不可遏,立刻派出瓦德西大帅点兵七千杀奔中国,但终究路途遥远,北京城破若干天才到。后来其他联军见其气势汹汹,又因为其公使克林德遇害,于是举瓦德西为联军统帅。
不过,令人感到脸上无光的是,就这样一支杂牌军,却把十多万清军和数量众多的义和团打得落花流水,这不能不说是国人的耻辱。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清军的武器和战法过于落后,更别提那些靠迷信又没有组织的义和团了。
就在八国联军进城的那天凌晨,慈禧太后一行人已经从西华门逃走了。城中的清军得知慈禧太后已逃走后,也都纷纷散去。随后,八国联军便进入紫禁城,在混乱中,宫中的很多珍玩宝物便自己长脚,不翼而飞了!
八国联军在对北京进行分区占领后,便开始疯狂搜杀义和团。和当时义和团任意指认他人为教民一样,联军也任意指认他人为义和团,同样的野蛮,同样的残忍。北京城顿时一片血雨腥风,遇害的尸体堆积如山,恍如地狱!
由于各国司令官默许自己士兵抢劫,于是洋兵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身跨洋枪,手持利刃,三五成群的在各街巷进行抢劫,所到之处,无一幸免。在紫禁城里,除了几个大殿外,宫中的珍玩宝贝、金银财宝基本都被洋鬼子们一抢而空,那些不便藏匿带走的,就贱价卖掉或者干脆砸烂取乐。
连传教士们也加入了抢劫的队伍。据一个外国记者报道,有几个著名的传教士说,“收集那些被丢弃的东西不是抢劫,而只有从所有者手中获得财物才叫抢劫”――所以他们都得到了很好的皮货。
城里的很多妇女(特别是满族女人),由于害怕被洋鬼子欺辱,很多都跳井或者上吊自尽(后来的摄政王载沣的首位未婚妻也在其中)。洋鬼子到老百姓家抢劫的时候,就经常遇到井里已经填满了死人。城破之后,自杀的官员也不在少数,比如尚书崇绮、祭酒王懿荣等,都自杀身亡。
(未完待续)
一、国难当头,老太后也来搞新政(1)
第二章、迟到的清末新政
一、国难当头家难当,老太后也来搞新政
1901年,也就是中国农历的辛丑年。这一年,如果按照西历的话,应该是二十世纪的头一年,听起来颇有万事待兴、朝气蓬勃之气象。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年却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
就在前一年的夏天,由于八国联军占领了紫禁城,慈禧太后也只好带着光绪皇帝狼狈的逃到了古都西安。当二十世纪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慈禧太后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气。此刻的她,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北京谈判的结果。好在老臣李鸿章在洋人们中间斡旋,虽然最终赔了不少银子,但总算把这些外国兵给打发走了。慈禧太后闻讯后,叹了口气,虽然有些伤感,但也算是心定了点终于可以回銮了
。
老太后逃出北京后,天下大乱,人心汹涌,几乎国将不国。这大清国也真是“王小二过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