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商似锦-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而是自己愿意担负起来的。如果没有这个,仅仅是为了赚钱,那么很难想象,我当时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放下架子去开发廊,去做一个洗头妹。

    商人赚钱,赚的就是钱。军人赚钱,首先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其次才是经济效益。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问:对于身后即将退役创业的战友,您有什么忠告?请您为他们送上一句话,好吗?谢谢。

    答:只要你下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就去坚持;当这件事情的本身是有意义的,一定会有成果的。

    谢谢。

兵商似锦 第二部分 兵商似锦 第六章(1)

    上篇:故事

    商路漫漫

    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是每个人的梦想。可是创业路上究竟有多少风雨,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阅尽沧桑是一种什么滋味,成功的背后又伴随着多少泪水。很多人在成功后,往往由绚烂归于平淡,不是因为丧失了进取之志,而是因为更加珍惜已经抛洒过的无数汗水和心血。他们不再去顾及别人的冷嘲热讽而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专注于自己的选择,是因为他们经过无数的磨难已经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路在脚下,事在人为。

    所以说,决定创业成功的因素,不在于你选择什么样的项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在于你所做项目的大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重要的,是你勇于对自己、对支持你创业的人的责任重担。你付出了,你尽力了,你奋斗了,也许最后没有换来通常意义上的成功,然而你已经获得了一笔富可敌国的财富。这财富,就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焰,就是照耀后人的光明火把!

    ——题记

    沛县,一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地方,一个因为汉高祖刘邦而载名青史的地方,自古以来,这片小小的地方,不知道上演了多少世间传奇。传奇的主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始终没有改变的,是那种敢于吞吐风云的霸图雄心和叱咤天下的英雄之志。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很多人都是从这个小小的地方起步,而走向全国。利用祖先的文化资源和“名牌效应”,而在如今的改革开放年代里迅速成就一番事业,就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这里面,就有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狗王”樊宪涛。

    翻开家谱记载,樊宪涛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壮士樊哙的第七十七代孙。众所周知,这位当年令盖世霸王项羽都不得不赞叹的英雄,当年还没有跟随刘邦起事的时候,只是沛县街头一个从事屠狗的小人物。

    虽然从事的是屠狗卖肉这样的普通职业,不过樊哙在当地,却不是一个无名之辈:原来,他所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个乌龙潭,潭边有一口井。利用潭水洗狗肉,再用井水煮狗肉,其味鲜美无比。附近的人,都喜欢来买樊哙的狗肉。而也正是在这些人中,樊哙结识了当时一副无赖相的刘邦。

    这个刘邦,好吃懒做,不事生产,却专门有一项本领:结交朋友。他的朋友也都是些亡命徒,很快在当地形成了势力。每天,刘邦都要来到樊哙的摊上,喝着赊来的酒,狗肉吃得饱饱的,才一抹嘴巴,拍拍屁股走开。他一走,人们就争着上来买樊哙的狗肉。但如果没有他来吃,别人是不敢随便来买的。

    樊哙是个直性子,不懂得其中的道理。时间一长,他也对刘邦这么白吃白喝感到不快。于是一天早上,比平日起来早,煮了一大锅肉,悄悄地乘船到了微山湖对面的夏阳镇上去卖肉。

    而刘邦呢,这天照例来吃狗肉。不见樊哙,一打听,立刻有人告诉了他樊哙的去向。刘邦也不着急,来到河边,等了半晌,不见船只,唯独一只老黿,浮在水面上。于是刘邦开玩笑地说道:“老黿,你能把我驮过河吗?”不曾想,这只老黿已经修炼千年,懂得人语,便过来将它驮过河去。等刘邦赶到,已经快下午了,可是樊哙的狗肉还没有卖出去一星半点。原来大家都在等刘邦来到。于是,刘邦又上去照例美美地吃了一顿,他刚走开,人们一涌而上,将剩下的狗肉都买去了。

    不明就里的樊哙,当时对刘邦佩服得不行,心想他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后来,从人们口中得知真相,气愤不已,可是他又不敢得罪刘邦。听说刘邦每天踩在老黿的背上过河,于是这天早早来到河边,学着刘邦的样子呼唤老黿,老黿刚游到河边,就被他用套狗的绳子套上岸来。回家宰杀后,连肉带汤,和狗肉煮在一起。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香飘数里,人们纷纷寻上门来,将狗肉和黿肉一抢而光。剩下一锅老黿汤,煮出来的狗肉也是鲜美无比。

    就这样,在跟随刘邦起事以前,樊哙已经着自己的独家“黿汁狗肉”而名扬四方。后来,他和刘邦去打天下了,因为舍不得自己的手艺,就让儿子继承了下来,继续在家里卖狗肉。功成以后,刘邦猜疑太重,也顾不得吃狗肉了,传下密旨:立斩樊哙!结果,提前得到消息的樊哙,连夜出逃,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重操旧业,一直到死,并且留下了“只做生意不做官”的祖训。

兵商似锦 第二部分 兵商似锦 第六章(2)

    只做生意不做官,是因为祖先厕身朝廷,由布衣而封“舞阳侯”,深刻地体会到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以自己和刘邦的交情,又在追随其征战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尚且落得如此下场,何况自己的子孙后代?樊哙尽管不是读书人,说不出多少大道理,可是生意人的天性,却让他懂得: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只要不涉足官场,生意场上,大不了赔几个钱,却不至于丢掉性命。

    而就是这个祖宗传下来的简单道理,身为77代传人的樊宪涛,却是付出了九死一生的代价,才体会到其中三昧。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樊宪涛在其人生的前半程中,一直是一帆风顺的:1948年出生的他,在1968年应征入伍,来到了河北承德的某部队,1969年入党。15年的军旅生涯中,他由一名普通战士一直升到军部参谋。1983年,以正营职转业到家乡沛县,历任沛县物资局人事股长、县计经委秘书科长,1990年出任县印刷厂厂长、党委书记。

    多年的军旅生涯,给樊宪涛身上,打下了深刻的军人烙印。尤其那一身凛然正气,即使离开了部队,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弱。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自己的军人正气,给他带来了麻烦。

    事情是这样的:

    当樊宪涛来到这个厂子走马上任的时候,本来憋足劲想大干一场,可是这个厂子是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问题很多。有一个职工叫做赵宪文,新厂长刚来,马上就提着礼品来了。一见面,放下礼品,他就开门见山:“一个好汉三个帮,你当厂长,手下没有几个人是干不下去的。这样吧,咱俩来个桃园结义,你当老大,以后下面有什么事,小弟帮你摆平。”这分明是在要挟,脾气直来直去的樊宪涛,怎么会吃这一套:“我是军人出身,不拜把子,不认干亲。我要的是能打硬仗,关键时刻敢于顶上去的真正人才,实实在在为厂子的发展做贡献。依我看你开车技术不错,但是搞管理不一定在行。不过,如果你真的有这方面才华,我也会考虑的。”二话没说,樊宪涛就将其送来的礼品,交给了厂子里,作为交公处理。

    来硬的不行,没有吓倒新厂长,于是赵宪文又开始来软的:“你一个人既当厂长又当书记,忙不过来,我能不能给你打个下手?”樊宪涛不知道他又想玩什么花样,耐着性子问:“那你能干啥?”对方回答:“我来干个副厂长吧。”樊宪涛也干脆地道:“可以,不过要公开参加竞选。如果你确实被大家认为有这个能力,就选你干副厂长。如果没有这个素质,对不起,说什么也没用。”“赵宪文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很是窝火。连续几个晚上,他扔黑砖把樊宪涛家的后窗玻璃砸了个稀巴烂。

    经不住软硬兼泡,也考虑到自己刚来,情况不熟,害怕万一真的耽误了人才,于是樊宪涛试探性地给赵宪文安排了一个纸箱车间主任。结果,没多久,车间里的工人们因为不满其野蛮管理,纷纷逃跑了。赵宪文又将自己的妻子、儿子和女儿弄来车间,没想到,不过一阵子,连身边的人也众叛亲离。车间主任只能让出去了,可是他不但不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将一肚子怨气,撒在樊宪涛身上:“车间主任还没有副厂长好干,他要是不按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