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路上,正与武尽忠、武尽孝相遇。武尽忠一拍大腿,对常胜说道:“嗐;!你还活着呀?那阵儿有人报信儿,说你在于家庄。我们放心不下,才又来找你。”
常胜红着脸膛,将武氏弟兄拽到一旁,悄悄说道:“二位哥哥,我实在没法办呀,是这么回事—;—;”接着,讲述了前情。
武氏弟兄听罢,猛吃一惊。武尽忠埋怨道:“我说常胜,你真行啊!轻易不露面,一露面就俩俩的往家里划拉。哼,我看你回营怎么交待?”
常胜无可奈何地说道:“这该怎么办呢?二位哥哥,你们若能把亲事退掉,那我不就没事了?”
武尽孝忙说道:“别,现在别退。现在一退呀,满吹。等他们帮咱拿下台坪府,再做商议。”
这哥儿仨商量已毕,回来跟众人引见。寒暄一番,众人二次来到军阵。接着,三手将于化龙吩咐一声:“连夜亮队。”
霎时间,明营的军队,点起灯球火把,亮子油松,来到城下,讨敌骂阵,叫孟九公、孟洪、孟恺出来相见。
这阵儿,孟九公早已包扎了伤口。他听到城外骂阵,怒气冲冲,领兵带队,杀出台坪。来到两军阵前一看:哟,对面来的是于金萍、于天庆和于化龙。再一细瞧:自己的女儿孟玉环也站在那儿。在他们身后,还有敌将常胜众人。
孟九公看罢多时,百思不得其解。他略停片刻,催马向前,双手抱腕,说道:“对面可是大哥吗?”
于化龙满脸堆笑,说道:“兄弟,为兄今日前来,跟你有话要讲。你看看身前背后的这些人,咱都是一家子啊!实不相瞒,是这么回事—;—;”接着,又把前情复述了一遍。
孟九公不听则可,闻听此言,吓得一蹦老高。他战兢兢说道:“大哥,你怎能办出这等一事来?这要叫人告我一状,焉有我的命在?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于化龙说道:“九公,常言说,‘识时务者,俊杰也!’元顺帝乃是无道的昏王,为此,我十年前就辞官不做了。可你,为什么非保他不可?‘大将保明主,俊鸟登高枝’啊!你孟九公熟读兵书,对古典之事,也并非不晓。我劝你也倒戈归顺,咱同保明主洪武万岁吧!”
孟九公说道:“不行!大哥,此事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应允。”
“什么?”于化龙把眼一瞪,厉声说道,“这真是良言劝不醒该死的鬼。好,你既然不愿答应,那就休怪我无情。”说罢,忙一抬腿,“咯楞”!摘下大刀,便奔孟九公砍去。
这可倒好,亲戚与亲戚伸了手啦!当然,他们这是赌气,不是真打。这孟九公武艺虽精,但不是于化龙的对手。刚过了十几个回合,那于化龙轻舒猿臂,抓住孟九公的战带,轻轻一提,“扑通”!将他扔到了地上。接着,于化龙把大刀举起,高声断喝:“说,你到底归不归降?若归降,一笔勾销,有话好讲;若不归降,我就一刀……”他那意思是,我就一刀砍了你。
此时,孟九公心里有数,暗想道,哼,谅你也不敢动手。所以,他见大刀砍来,并不害怕。
可是,孟洪、孟恺可吓了个够戗。他两人飞马跑来,甩镫离鞍,跳下坐骑,跪在于化龙面前,哀求道:“老人家留情!我爹一时糊涂,休要与他计较。这事咱们好商量,好商量!”
其实,于化龙也是吓唬吓唬他,能真砍他吗?
孟洪、孟恺把爹爹搀起身来,拽到无人之处,合计道:“爹,别那么死心眼儿了。敌人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呀!徐达分兵派将,让人来抢台坪,事先必有准备。就凭咱们死守,能守得住吗?再者,这件事阴差阳错,业已成就。咱何不顺水推舟呢?”
孟氏弟兄相劝一番,金头狮子终于点头答应。接着,命军兵大开城门,把常胜、武尽忠、武尽孝、于家父子接进台坪。
孟九公来到元军面前,说道:“弟兄们,我孟某人已归降明营,保了洪武万岁。愿意跟我者,欢迎;不愿者,带足川资,各奔他乡。”
元军议论一番,多数人归顺了明军,当时就撤换了旗号。从此,台坪府划归了大明的版图。
这阵儿,旭日东升,天光大亮。众人刚刚吃过早饭,突然间,小校军兵跑来报信儿说,东北方向来了一支人马。看那旗号,乃是明营大将常遇春的军队。
常胜一听,只吓得抖衣而战。他紧紧抓住武氏弟兄和于天庆,乞求道:“我爹来了,我,我,我该如何是好?”
于天庆不屑一顾地说道:“贤弟不必担心,一切由我承当。”说罢,让武氏弟兄亲自带兵,出城迎接。
武氏弟兄领着一干人马,走了不足十里之遥,便碰上了开明王常遇春。
那么,常遇春是打哪儿来的呢?兴隆山。那父子天性,关系可非同一般哪!自常胜讨令走后,常遇春是把抓揉肠,坐卧不宁。他也知长子常胜有些能耐,可有一样,这个人老实窝囊。他领兵带队,能不能得胜呢?倘若有个三长两短,那该如何是好?为此,他才讨下军令,带领五千人马,到台坪府增援。
常遇春领兵行至半路,就听过路商贾说,台坪府被明军拿下了。那阵儿,他挺高兴,心里说,我儿子还真有两下啊!早知如此,我何必虚惊一场!又往前走了一程,迎面正碰上了武氏弟兄。这爷儿几个见了面,喜出望外。武氏弟兄给六叔行过大礼,便禀报军情。
要说这武氏弟兄,都是一对调皮鬼。说着说着,把话就说歪了。他们对常遇春说道:“六叔,要说我那常胜兄弟,能耐可真不善。不善是不善,不过,这次打仗,可全凭的是脸蛋儿。要不是五官相貌长得俊俏,他非吃败仗不可。不信你去看看,一下子就收了于金萍、孟玉环这两个媳妇。六叔,您可别骂他。不然,他可受不了。刚才,听说您来了,吓得他是骨酥肉麻呀!对待孩子,来个一打二哄三吓唬得了。”
“啊?!”常遇春本来是个古板之人。听了此言,心中十分不快。他怒火烧胸,吩咐三军,急速前进。
时过不久,大军来到了台坪。孟九公、于化龙等所有众人,一齐亮队,将常遇春接到帅府。
这阵儿,常遇春的心哪,气得“怦怦”直跳。心里说,奴才,我非杀你不可!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回 取粮草派将聚宝山 救英雄搬兵台坪府
开明王常遇春,领兵带队增援常胜。半路上,得知他日收双妻,十分气恼。他刚进了台坪,便升坐帅厅,传下军令:“军兵,把常胜唤来见我!”
亲兵一看,知情不妙。为什么?他们见常六爷的脸蛋子往下一沉,八个人都扶不起来呀!可是,军令如山,哪敢不听?只好往外边喊话:“呔!开明王有令,常胜进见哪—;—;”
其实,常胜早知道就要坏事。他脸也吓白了,汗毛也吓得奓;起来了。只好硬着头皮,整银盔,抖战袍,战战兢兢走进帅厅,冲爹爹说道:“报!爹爹在上,不肖孩儿常胜参见!”说罢,急忙跪倒磕头。
常遇春面沉似水,把虎胆一拍,厉声喝斥道:“唗;!常胜,我且问你,你奉大帅之命,来台坪府断粮道,这仗是怎么打的?”
常胜哆哆嗦嗦地说道:“回爹爹的话,儿到这里,一鼓作气,走马取台坪,就把粮道断了。”
“唗;!那于金萍和孟玉环是怎么回事?讲!”
常胜见问,更吓坏了,结结巴巴地说道:“这……爹爹息怒,容儿禀报下情。是这么回事—;—;”接着,就把前情详细讲述了一番。
常遇春越听越气,没等常胜讲完,便打断他的话语,说道:“冤家!你在军中效命多年,怎能忘记那十七禁律、五十四斩?你身为大将,不来认罪,反而大言不惭地狡辩理由。哼,谁肯听你胡言?削刀手,将常胜推出去,杀!”
“喳!”
削刀手得令,怀抱鬼头大刀,闯到常胜跟前,打掉头盔,扒掉甲胄,抹肩头,拢二臂,绳捆索绑,推推搡搡,将他架了出去。
常胜一边走着,一边回头哀求道:“爹爹饶命,爹爹饶命啊—;—;”
常遇春听了,连理都不理。
这时,满厅众将都吓坏了。尤其那新归降的孟九公、于化龙、孟洪、孟恺、于天庆等人,见此情景,更是局促不安。
于化龙心里说,这个常遇春,怎么这么六亲不认呢?有心与他辩个高低,可是,初次相见,又不好反目。不翻脸吧,眼看门婿就要项上餐刀。这该怎么办呢?他想着,想着,忽然想起了武氏弟兄。他眼珠一转,忙对他俩说道:“你们弟兄一场,怎么不去求情呢?”
武尽忠说道:“老英雄,我哥儿俩人微言轻,说话能顶啥用?”
于化龙又着急地说道:“那也不能见死不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