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你懂个屁,这叫富贵险中求!小严,你还记得威名远扬的锦帆甘宁吧,我得到一个消息,原来上次甘宁已经被这个襄阳太守给捉了,现在已经是荆州水军的将军了呢!只是风煜这小子把他做为暗子藏着。嘿嘿,这个少年太守不简单啊。惟才是举,不问出身,我们如果去投靠他,总不会比甘宁那原来做贼的混得差吧?你看,你们李家的那个“玄武枪”李通那么风光,你不会认为自己还不如他吧!”
那被称作小严的点点头,又有点担心地道:“魏延大哥,我知道您武功高强,可是我们毕竟实力相差太大了·;·;·;·;·;·;”
魏延摇摇头道:“小严,以后打仗你可要注意观察,你听听前面震天的喊杀声,就知道张武的大队人马正在和官军开战,大营里一定空虚。其实我们也不要和这些反贼硬拼,只要在寨子里捣点乱,点把火,张武的军队一定会大乱的。到时候襄阳军队胜了,我们立的功劳可就不小了,那个风煜一定会赏我们个官做,你就不想光宗耀祖吗!”
李严听了也信心大增:“大哥说得对,想建功立业哪能没有风险,我跟着大哥干了。”
魏延听了,对着身后的几百名弟兄低声说到:“兄弟们,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就看今天了,想搏一把的等下就别手软,害怕的就留下,从今以后就各奔前途!”
众人连忙表态:“大哥,放手干吧,兄弟们绝不是孬种!”
魏延点了点头,手一挥:“杀!”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
风煜正在指挥大军和张武戮战,突见敌军后方一片混乱,远处的敌军后寨处升起了腾腾黑烟。
这是怎么回事?风煜大为奇怪,难道有人偷袭了张武的后方?不管怎么样,此时正是破敌良机,立刻下令到,“全军突击!大家跟着我一起喊,张武的粮草被烧了,退路被断了!你们快投降吧,缴械者不杀,得张武人头者赏百金!”
帅旗挥动间,襄阳军全军一起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向张武部队冲去。那震天的喊声一下子就把敌军的士气彻底击垮,前方来不及逃跑的士卒已立即丢下武器投降,后面的部队四散逃命。
张武看着这一切,心底直喊“完了,全完了”,就在此时,一道劲风直袭后脑,只听一声:“张将军,你逆天而行终必失败,魏延就先借你脑袋一用了。”随后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原来放完火的魏延见张武一个人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不动,乘机偷袭,一举成功。张武一死,一些尚在顽抗的叛军也彻底丧失了勇气,丢下手中的武器举手投降,一场大战就在如此莫名其妙中结束!
“你说你叫魏延,他叫李严?”
风煜惊喜地问跪在眼前的两人,在得到两人的肯定后“哈哈”大笑,兴奋地直说:“好,好,你们二人起来吧,你们立了大功,我一定会好好赏你们的。以后你们就是我襄阳军中的人了!哈哈,哈哈哈。”
黄忠看着形状若癫的风煜不禁大为纳闷,为了两个少年直得高兴成这样吗?虽然这两个少年武功很不错,以后可能是个大将之才,可是主公当初见到公明,俊义也没这么兴奋啊,嘴笑得都快抽筋。不过他知道这个义子一向有识人之明,于是也不多言。
黄忠又哪能明白风煜此时的复杂心情,对魏延这个历史上的一代名将,实在是理不清、道不明。
如魏延本身的才能问题,魏延的性格问题,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异道会于潼关”的计划是否合理?孔明临终前的会议为什么不让魏延参加?对这个有争议的人物,向来是颇有异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管他人怎么看,风煜还是很喜欢这个人的,喜欢着他的那句名垂千古的豪言:“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试想想,五虎具在,刘备独选魏延时那“一军皆惊”的情景。大耳儿其他的本来没有,用人还是很准的,而魏延镇守汉中十五年,让曹魏大军不能进一步,也可说明其能力。屡败一代名将郭淮,更是体现了其将才。
综观魏延悲剧的一生,不管他的死是不是被冤枉的,还是其他原因,总之与他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西方有一句谚语:“英雄的悲剧往往是由于他的个性所造成的”。任何事情发生都有其各自的原因,但其中的主要因素,经常和‘个性’有关。
当然,魏延现在到了风煜手中,风煜是不会让历史重演了。
至于李严,在刘备眼中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会差吗?论武功可与魏延相抗,论谋略更不在魏延之下。自刘备入主成都以后,他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的叛乱,充分表现了他的出色军事和政治能力。后来刘备临死时,更是让其统内外军事,可见其能力之强。
现在风煜一下子得到了两个将帅之才,怎能不高兴呢,不过风煜也会暗暗留意两人。在他的手下,没有人可以争权夺利,只能各司其职,任何有野心之人,将会被毫不留情地铲除。好在两人都还年轻,还有很大的改变可能性,风煜真的很希望两人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才。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五月,襄阳太守风煜一月而定江夏叛乱,江夏太守刘祥病死。风煜荐彭城张昭为太守,自此,风煜拥有了襄阳、江夏两郡,实力大增。
第三十章 人无近忧,当有远虑
“仲德,我有一件机密的事想交给你处理?”
程昱一听,赶紧躬身道:“主公有令,昱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恩,煜想在汝南开辟一个秘密据点,现在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前去组织。”
程昱明白地点点头,汝南是荆州的东北大门,拥有了他进可攻退可守:“昱定不负主公重托。”
“哈哈,有仲德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程昱想了想问道:“主公,昱对汝南不是很熟悉,这据点的建立可能要花费一些时日,不知主公的期限是什么?”
“呵呵,这一点煜也早想到了,我当然不会让仲德白手起家,我已经为你找好了帮手。你带我的手书前去和这些人会合,然后隐在暗中做他们的军士即可。我想几年内我不会用到你那里的力量,你只要能守住就行。”
程昱接过风煜递来的名单一看,便明白了基本情况,这时风煜又说道:“仲德,你们毕竟不是公开的存在,危险是少不了的,你现在还愿意去吗?”
程昱坚定地道:“主公把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昱,是对昱能力的肯定,昱定不辜负您的厚望。”
“好,仲德真豪杰也!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两年内你们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困难,之后可能会有几方势力对豫州展开争夺,那时仲德将会遇到很大的挑战。恩,如果事不可为,切记以安全为主,那些人必要的时候舍弃也无所谓!煜只希望仲德能助我百年,共成大事。”
程昱点点头,为风煜对自己的重视而感动不已:“既如此,那昱就告退了,从此一别,望主公多多保重身体,有昱在一天,汝南就永远在主公手上。”
望着程昱潇洒离去的身影,风煜终于放下了心。历史上刘辟虽然屡败曹洪,是一个将才,可是并不能独当一面,从后来被张辽击败便可看出来。现在有了程昱辅助,加上龚都、何仪、黄劭、裴元绍等人,汝南在自己囊中的把握将大大增加。
由于现在有不少的人才来投,因此不管是公务还是军务,风煜都不需要事必躬亲,可以说整个襄阳军政体系中最闲的人就是他了。其实一个优秀的上位者,不一定要有什么出色的才华,关键是要懂得如何用人,如何培养人才。汉高祖刘邦,大明皇帝朱元璋,如果要论其本身的能力肯定是不如手下那么多出色的谋臣名将,可是做皇帝的却是他们而不是那些手下人。
这日,风煜忙里偷闲,来参加“定远书院”的新生报到大会。自去年刚任太守时起,风煜便开始筹建一个不分士族庶民,思想开放,管理先进的学院,为将来自己争夺天下打好基础。由于眼下暂无战事,风煜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抓一下后备人才的培养。
当初为书院取名字时风煜可是煞费苦心,最后终于决定用定远两字。“定远”一词取自“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这首诗,有志定长远的意思。
作为一个现代大家族出来的人,风煜非常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如今,虽然拥有了襄阳、江夏两郡,而且最近又找来不少人才,可是风煜知道,如果仅仅满足于从世族子弟中录用人才,最后的结果难免是人才凋零,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因此才下定决心建一个不分贫富贵贱,只要符合要求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