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年不惜部下性命,三次掠夺大明边关,也正是林丹汗立威的重要手段之一。只要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看到自己强大的战力,不怕他们再生异心。
此时,林丹汗深知,身为上位者决不能轻易发表言论,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身边这近万士卒的身家性命,甚至影响到整个草原人民的利益。
林丹汗又看到一眼一直没有说话的色本。色本可以说是林丹汗最信赖的部下,同时也是林丹汗最重要的谋臣,这些年林丹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与色本在背后出谋划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且林丹汗在训练士卒时,色本也一直跟随左右。在被训练的士卒中,怕色本甚至要多过林丹汗。因为林丹汗年纪与这些士卒相仿,经常与这些士卒一起训练,士卒对林丹汗是敬意多过畏惧。色本却不同,他比这些士卒要大上几岁,时刻以他们的兄长、老师自居,所以对待士卒要严厉得多。
色本的性格与齐赛诺延、巴克、桑噶尔不同,他们三人为了行动方便,都只穿着紧身的皮衣皮裤,而色本却不论何时都是穿着整齐,就连此次出兵打仗,他也是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单袍,衣领、衣襟、袖口等处还有彩色的镶边。衣扣是用绦子绣制的黄铜琉璃扣子,他的衣着与他的为人一样一丝不苟。
色本虽然穿着整洁,可却并不讨厌巴克这等不拘小节之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长处在于出谋划策,真正的沙场决斗却要靠巴克、桑噶尔这等勇士才行。
所以巴克和桑噶尔取笑色本,说他是因为其体格不够健壮才不敢穿上紧身的皮衣,只好一年四季穿着他那干净的长袍,以此来吸引草原上美丽的花朵。
色本听后也不解释,只是一笑了之,并在当晚邀请两人到军营作客,在当晚酒宴过半的时侯却有上百名士卒向这两人敬酒。两人平时就是爱酒之人,而且酒量惊人,难有敌手,对众人的敬酒当然是来者不惧,可却架不住近百名士卒的轮翻进攻,最后醉得如同一滩烂泥。等第二天一早醒来,却发现自己只穿着条短裤躺在军营门前的一辆木车上,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士卒以及牧民。
好在两人都是豪爽之人,平时天热时也经常穿着条短裤四处走动,而且他们对自己一身强壮的肌肉有着无比的自豪。所以在众人眼下,也没觉得有什么羞愧之意,反而骄傲的亮出他们如小山一样的肌肉,引得周围围观的人们发出阵阵惊叫。
可从此之后,两人却不敢再对色本有取笑之心,这次好歹还给他们留了条短裤,要是下次还说不谁这个色本会想出什么鬼主意来整治自己。
色本看到林丹汗正看着自己,知道是到了该自己出面的时侯,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大汗,依小人之见,此次进攻毛剌关恐怕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容易,虽然大明的士卒不如我们精锐,可他们人多势众,加上我们此行虽然准备了部分攻城器械,可毕竟我们的长处是野战,在攻城战上我们并无优势可言,而南人又城高隘险,恐怕很难破关。而且我们一路行来,恐怕早已惊动了大明,此时他们怕不是调齐了士卒正严阵以待,等我们来攻。”
林丹汗听了色本的话,再无刚才的笑容,而是深皱起眉头,他细思索了半天,才道:“那依你之见,应如何?”
色本一路行来,时刻苦思计谋,以争取用最小的牺牲来换取最大的利益,此时早已是胸有成竹,听林丹汗相询,忙答道:“大汗,他大明朝虽人多势众,可要是在这草原上,我们的勇士就是以一抵十也不为过,所以他们所仰仗的不过是那道关隘,只要我们能将其引出关隘,或是用计打开城门,我们的胜算应在八层左右。”
就在林丹汗等人商议如何攻破毛剌关时,此时的毛剌关中也是灯火通明,关中有士卒不下万人,统兵的却是山海关总兵官杜松。
这毛剌关本是长城上一道重要关隘,修筑的比附近长城当然要雄壮许多。整个关隘修建于两山之间,长有50米左右,与左右长城相连。整座关隘俱为左右山上采下青石修砌,关城高十米,宽八米,在关城正中央留有城门,宽八米,高四米,左右山上建有边台,台上建有房屋称为铺房,平时置有十名台兵,由一名小旗指挥,不过此时因有战事,各加增士卒至百人,由一名百户指挥。
第十六章 毛剌关城(一)
毛剌关五十米城墙上建有战台四座,匀均分布,依城墙外壁突出墙体外3米左右。如有敌人侵扰,可以三面同时向敌人发射,也有利于打击扒城和挖城的敌人。
墙顶是通行的墁道,沿墁道的外侧有垛口墙,高2米;内侧有女墙,高1米。墙顶两侧还有排水孔。墙的内侧有斜坡式马道,作为上下城顶的通过。
毛剌关城外有护城河,宽约6米,深3米,城门外有吊桥,不过此时早已吊起,以防鞑靼骑兵突袭。
在关隘后是一座长800米、宽500米的城池,四周都建有城墙,城北即是毛剌关,其他三面城墙虽不如毛剌关结实,可也是由山上采下来的花岗岩修砌,高与关隘相同,宽也有三米。整个城内被南北走向的横军街和东西走向的兴隆街平均分为四块。
横军街北与毛剌关相通,南与定军门相连,街宽20米,兴隆街连接城东的协军门与城西的卫军门,街宽15米左右。
城内四区分别为西北的军营区,东北的校场,西南、东南两区为普通居民区。
城内的最高长官为千户,兼任毛剌关守备,帐下除十名百户外,还有三千屯田兵。城内除四千士卒,还有4000余户近2万普通百姓。
林丹汗领军来犯的消息早就传到大明边关,杜松正是奉旨守关。同时为了防止林丹汗等人攻打长城,遂令各堡士卒上长城巡视,并令各卫所官兵就近支援,而他自己却带手下官兵驻守在这几百里长城中唯一的关卡中,以御外敌。
不过杜松却并未将林丹汗等人放在心上,从前两次林丹汗掠边来看,只是打过即走,掠些财物罢了,而且在他看来,就凭林丹汗一个过了气的蛮族大汗,如何能攻打守备严密的大明长城。想来这次也不外如此,只要他们不攻打关隘,关外任他们掠夺,也是与己无关。
所以在毛剌关中虽然士卒不少,却丝毫没有大战前的紧张,除关城上高举火把来回巡逻的士卒外,杜松也正在临时府地,原城内千户府地安然就塌。
突然府外马蹄急响,没过一会儿,从府关外跑进一名士卒,高喊着“报……”,一直冲到杜松休息的房门外才被门外两名亲兵拦住,停下脚步。账外两名亲兵对那名士卒训斥道:“何事如此慌张?不知大人在休息吗?”
这时屋内的杜松也已被惊醒,披了件夹衣推开房门走了出来,见几人正在争吵,便道:“何事争吵?难不成是鞑靼攻关?”
那名士卒听杜松讯问,忙道:“大人,关外发现鞑靼骑兵。”
杜松闻言顿时心中一紧,道:“他们有多少兵马?可曾攻关?”
那士卒回道:“天黑看不清多少人马,只见一片黑影在关然游荡,并未攻关。”
这时杜松才放下心来,但也不敢大意,谁知是不是鞑靼的前哨,便道:“好,你去通知各位将军关前议事,我随后就到。”
士卒领命飞奔而去,杜松也转回房内在亲兵的帮助下穿好盔甲,来到府门处,翻身上了战马向关前行来。
杜松打马来到关门前时,只见关上关下火把通明。因关城是依山而建,山脉延伸到城内一百余米,军营、校场也只能让过山势修建。在距关门150米左右的军营区中,临时指挥所此时如同白昼,人场鼎沸,沿途岗哨密布。
杜松前面有亲兵开道,他径直打马来到临时指挥所门前,才下了马。站在指挥所门前可以看到屋内各部将领已悉数到达,正坐在屋中小声商议,看来是都知道关外发现了鞑靼骑兵。
杜松几步进入屋内,其他将官将总兵杜松进门,顿时不敢再言,齐齐站立,恭声道:“总兵大人。”之后帐内就只余火把燃烧发出的噼叭声。
杜松进门后环视一周,见士官表情不一,有的一脸畏惧,有的却是一脸兴奋,杜松对那些面有畏惧的将官心中不耻,暗道:有机会一定要将这些人悉数换下,不然如何保我这大明万里江山不失。同时他也对那些一脸兴奋的将官暗赞了一声好,这才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
杜松也没落坐,站在屋中央大声道:“惊闻鞑靼在关外游荡,众将随我到关上一观如何?”
说完也不等其他人答话,径自转身向关上行来。其他部将紧随其后。
杜松带人来到城墙之上,借着周围火把向外望去,只见关外平原上人影幢幢,只是天黑,看不清到底有多少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