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沸腾时代-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针对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营养问题、防护问题、紧急自救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他整天累得欲仙欲死。
不过,见到原先两个浮躁娇气的团一步步成长强大起来,旅部直属队也在王以哲的督促下旧貌换了新颜,杜长白还是很欣慰的。不管这些部队以后由谁指挥,他们都是中国的民族力量,第一旅每强大一分抗日的力量就多一分。
虽然第37团和第79团的主官不可能自掏腰包给战士们补充训练所必须的营养,虽然实弹训练也不如第17团和教导团频繁,虽然体能训练以及各项单兵训练的强度还是有所削弱,虽然他们最终也没有搞什么季度优秀评比,但是,毕竟两个团开始采用了现代化的训练方法,习惯了在战斗前先像地老鼠一般进行土木作业,学会了将防炮洞、战壕、交通壕、暗堡和散兵坑相结合构建多梯次立体式防护阵地,强化了各项战斗技能,提升了战斗意志,学会了生存第一,灵活击敌的要领,大大提高了战场的存活率。
更重要的是从教导团回去的那些个军官和士官都明白了抗日图存的紧迫性,他们配合杜长白在训练间隙给士兵们讲解日本人的野心和残暴,阐述自立自强、保家卫国的道理,并督促本部士兵争分夺秒的加强技战术训练。
杜长白有理由相信,只要这样坚持训练下去,一旦中日战争爆发,即使张学良、王以哲再下达不抵抗命令,全旅将士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正确的选择。
“少爷,此次沈阳航空学校招生,共录取了50人,经过扬戈维奇培训过的王天鹰等十一人已经顺利的加入了航校,可惜咱们剩下的十七人由于文化水平不达标被航校给筛下来了!”北大营营房里,疲惫至极的杜长白躺在躺椅上,杜长久一边给他按摩着,一边跟他汇报着最近小团体的动态。
“都三月份了?”杜长白一惊之下坐了起来,最近忙于部队的整训都让他忘记了时间,好在脑子里还清楚的记得航校是三月初进行招生的。
“少爷,今天都三月十二了。不过,你不要着急,这些小事吴参谋长看你比较忙,都替你办好了,这每天的消息通报就是他提醒我跟你汇报的。”杜长久赶紧说道。
“哦,”杜长白这才长舒了一口气选了个舒服的姿势重新躺了下来,话说有个老大哥当参谋长还真是不错,随即顺口说道,“那就将筛下来的兄弟送到第17团进修吧!好歹都有些文化底子,不能白瞎了。”
杜长久嘿嘿一笑说道:“少爷,这回你算是和吴参谋长想到一块儿去了,人啦,早就被他安排到第17团去了,柳副团长亲自安排的,你就放心吧!不过,说起咱们的老第17团,这回倒出了一件新鲜事。咱们旅大调整,第17团张团长也将原先抽调到教导团的60多个军官士官要了回去。不过,他还未捂热乎呢,吴参谋长就按照你的指示以组建特殊部队为借口上门要人,愣是将第17团的军官士官调走了100多个,给义勇军送了去,听说把张团长脸都心疼绿了。嘿嘿!”
“哈哈哈哈!”想到张世贤的那张苦瓜脸,杜长白也乐得哈哈大笑起来。话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重点发展,作为杜长白起家部队的第17团早已成了他的大本营,张世贤也早已成为了杜长白的铁杆嫡系,他不支持杜长白的发展计划谁支持?
二人偷得浮生半日闲,乐呵了一阵之后,杜长久从桌子上拿过一叠电报稿来,仔细翻了一遍发现没有遗漏之后又开始向杜长白通报消息:“少爷,梁扒皮新的特战大队在吉林哈达岭已经开张了,不过,他嫌特战大队人数太少,干不了大事,又向义勇军张副司令特别申请了一个配合作战的独立步兵连,归他训练和指挥,张副司令已经同意了。”
杜长白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组建特战大队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还是梁山、吴济民他们斟酌制订的,他不过提供了一种新的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作为特战大队的直接负责人,梁山要求单独组建一个经过特殊训练,专门为特战大队服务的精锐步兵连,杜长白也没有理由不同意。
杜长久却迟疑了一下才疑惑的说道:“少爷,梁山在鹰隼特战大队的组建成长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特战大队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你为什么又将他打发到吉林哈达岭去重新组建一套班子呢?要是人数不足,你完全可以扩大鹰隼特战大队的建制啊!”
杜长白睁开了眼睛白了杜长久一眼,这才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小久子,你现在好歹也是鹰隼特战大队的大队长,我的随身副官,你偶尔动一动脑子会死啊?”
莫名其妙的挨了一顿训的杜长久最终还是没有得到答案,临了,杜长白给他下了一个死命令,让他回去自己想明白,要是明天天亮还捉摸不透,就让他滚去摩天岭接替现在的鹰隼特战大队副大队长曹宇专职训练特战大队,将成熟稳重的曹宇给换回来。
还好杜长久刚出门就碰到了找上门来的吴济民,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吴济民哈哈大笑,不过,他当然不能真的让杜长久离开杜长白的身边,要是没了杜长久的按摩替杜长白疏通一下经脉,缓解一天的疲劳,在这个大事隐现小事不断的时候,天知道要强的杜长白的身体还能不能撑下去。
最后,心情舒畅的吴济民惜字如金的送给了杜长久四个字:放眼未来,这才算是解了杜长久的围。


第八十六章 徐会之的三部曲
更新时间2011…4…3 0:00:20  字数:3033

 时间到了三月份,知道中原大战在即,张学良出兵关外的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杜长白变得更忙了,除了整训部队之外,他更多关注的是周围局势的发展。义勇军的情报处长施加林为了给杜长白提供及时的情报,干脆卷起铺盖住进了北大营,情报处的总部也就搬到了第17团的驻地。
让杜长白无奈的是任性的少帅张学良还是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在蒋冯阎李战争就要打响的时候决定带头号召弭兵,利用兵工厂机器开始生产民间物资,准备将军工厂转为民用工厂,并派王卓然、叶弼亮二人出国考察,接洽外国专家来改建东三厂兵工厂,准备制造汽车和拖拉机。
在暗骂败家的同时,杜长白唯一能做的就是派人打进兵工厂内部,尽最大可能留住工厂的技术骨干,保留住兵工厂的元气。幸好这件事还不太难做,第一旅的军需处长唐述喜在杜长白还是小营长时就已经是他的老关系户了,现在杜长白高升副旅长了,他交代的事情自然更不敢怠慢。
在唐述喜的引荐下,杜长白让施加林派人顺利的混入了沈阳兵工厂,并以第一旅修械所的名义接收了几十个被兵工厂遣散的熟练技术工人和技师以及一大批的制造枪支弹药的原材料,这些人才和原材料都由义勇军的大管家杜鸿才进行了妥善安置。
三月底的时候,随着中原大地局势的日趋紧张,杜长白也开始加紧督促义勇军各部加快步伐,行动起来,尤其是义勇军进驻的清源、桓仁、白山三县,杜长白更是一天一个电报。当然,电报的主题只有两个:保安团何时组建完成?民兵预备役何时能够落实?
此时,张海天已经从桓仁回到了吉林哈达岭主持义勇军总部的工作,清原、桓仁、白山三县保安团的负责人实际是项忠义、张秉林、高峰三人。三人连续接到杜长白的电报,知道杜长白这是有些着急了,再也顾不上和地方官员、乡绅继续矜持下去了,将手头上能动用的人手全都撒了出去,遍布三县各城镇作民众抗日动员,为保安团招兵张目。奈何三人都是绿林出身,打打杀杀可以,但搞宣传动员确实不太对路,忙活了半个月,却收效甚微。
四月中旬的时候,绷紧了神经的杜长白已经有些不耐了,他一个电报过去,让项忠义亲自出马将徐会之从前线医巫闾山给换了回来,希望能发挥徐会之宣传工作上的专长,专门负责保安团的民众动员。
干宣传工作可是徐会之的老本行了,他一回来就将麾下义勇军总部宣传处的那些个干事以及一些能歌善舞的义勇军家属都拉到了清原、桓仁、白山三县,开始了他极具传奇色彩的宣传之旅。这次轰轰烈烈的宣传运动也东北戏曲为主,因此,后来也有人说徐会之是三部戏曲走天下。
戏曲之一:评戏。针对东北人爱看戏的特点,徐会之围绕抗日自救、保家卫国、自立自强等主题组织并主持编写了多部剧本,并选聘地方演员紧锣密鼓的进行排练,很快将东北人称之为“奉天落子”的评戏搬到了三县村镇之中,通过戏曲描绘了关东州人民的疾苦以及日本关东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