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第一野战军成立之时,胡宗南已是惶惶不可终日了,他在继续摆出经营西北战场的姿态的同时,已经暗暗做好逃跑的准备。对于他来说,这个结局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第一野战军的强劲对手——马家军
马家军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军阀割据力量,解放战争时期成了蒋介石进攻解放区的帮凶,因而是第一野战军面临的一个强劲对手。说起马家军的发迹,要从马占鳌的起家谈起。
马占鳌世居河州摩尼沟何家庄。其先世念经传教,家道贫寒,马占鳌开始在本地念经传教,而后到西安大学巷清真寺学习,长了不少见识。当时,清政府腐朽透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太平天国运动的战火已从西南烧到了西北。马占鳌读书所在的西安也受到很大影响,陕西回民一直被统治者严酷剥削和欺压,此时便秘密酝酿起事。
马占鳌“穿衣”(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在本庄寺内做开学阿訇。他常把自己在西安听到和看到的一些事对教民们说,渐渐让本地教民有了反抗暴政的意识。
马占鳌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有个有钱的叔叔。他对叔叔在乡间放高利贷非常不满,常劝叔叔放弃债权。他叔叔利欲熏心,哪里肯听其侄儿的话。马占鳌便教借债的穷人抗债不还。他还大造声势,到处宣扬要替呼拉(安拉)行事,杀掉他叔叔。他叔叔知道自己不得人心,又害怕其侄儿真的要杀他,只得依了马占鳌。这样一来,马占鳌赢得了广大教民的信任。
马占鳌的势力正扩大之时,在相隔几十里的河州东乡有一批回民为反抗清廷统治起事了。他们连续两天攻打河州城,但未能把由清军守卫的河州城攻下来。听到东乡那边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喊杀声,西乡人也按捺不住,有些青年在暗暗地磨刀擦枪,想同东乡回民一起攻克河州城。
河州位于甘肃西南一隅,北面是黄河天险,东南由洮河围绕,西南层峦叠蟑,有明代修筑的关隘暗门二十四道,直通甘南藏区和青海循化。历代官府统治者非常重视这样的险要地带,自汉以来,凡中原君王必在河州设州建郡,把河州作为西陲重镇,派精兵把守。
在西乡的大阿訇马占鳌权衡再三,率领四乡回民攻下了河州城,举起反清旗帜。但后来他又率部投归清军,反过来镇压回民义军,马家军由此而兴。最早起事河州的三个马姓头领马占鳌、马海晏和马千龄自然成了马家军的第一代人物。
第二代马家军是指马占鳌的儿子马安良、马海晏之子马麒、马麟,以及马千龄之子马福禄、马福祥。他们承接父职,结党占城,是恶贯满盈的军阀头目。民国初,马麒任西安镇总兵,号称宁海军,在青海独霸一方。马麒死后,先由其弟马麟接任,后又由马步芳取而代之。马福祥占宁夏为王,后由其子马鸿逵做了宁夏王。马步芳、马鸿逵算是马家军的第三代人物,他们最为凶残,为害最为严重。
在马家军第三代人物中,马步芳算是最能干最出色的一个。他生于1903年,9岁随父马麒到西宁,曾在东关清真大寺当“满拉”(学习经文的小学生),经名叫“呼赛尼”。后看到兄长马步青任宁海军马队管带(营长),出入前呼后拥,声势显赫,与自己在清真寺的清苦生活成了鲜明对照,遂不安心学经,一再请求马麒为其安排军职。马麒在他的宁海巡防军第一营安置了一个帮办的小头目位子,协助其兄马步青做事。
马步芳进了军营,可谓如鱼得水。他在军营中参加了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也参与了血腥屠杀,在长期的征战和搏杀中学会了带兵打仗,也学会了如何镇压反抗的民众。中原大战前后,他和其父一面暗中活动,加强自身力量,一面积极搜集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双方的情报,伺机应变。交战初期,谁胜谁败难以预定,西北又尚在国民军控制之下,马麒父子仍表示拥冯倒蒋,派马步芳率骑兵一旅随冯军进军陕西。然而,背地里却派人同蒋介石联系。1930年9月,冯、阎反蒋失败,马麒父子立即拥蒋反冯。蒋介石考虑到西北鞭长莫及,一时无力顾及,决定利用“青马”,承认了他们在青海的统治地位。
马麒死后不久,马步芳又把亲叔叔马麟赶下了台,自己当起了青海省的至高无上的土皇帝。他手段毒辣,生活奢侈,凶残无度。他多次血腥镇压藏民部落,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马鸿逵生于1892年,乳名三元。小时候,马鸿逵不爱学习,在西宁当镇宁使的父亲马福祥曾经用绳子系了一个木墩子,拴在马鸿逵的脚上,强迫他读书,可是这位大少爷还是有本事跑出去闲逛。
1909年,马鸿逵赴兰州考入陆军小学堂,对军训体操及军事科目十分感兴趣。1912年到其父部下任营长,继升任宁夏新军统领。1925年3月,冯玉祥正式就任西北边防督办后,开始着力经营张家口以西地区。马福祥父子迫于冯军势力,只得对冯表示顺从。马福祥将绥远都统交冯军大将李呜钟,自己担任没有实权的西北边防会办,其部队交马鸿逵带领。冯为安慰马氏父子,委马鸿逵为陆军第七师师长。1927年,马鸿逵任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第四军军长。
蒋、阎、冯中原大战结束后,马鸿逵父子又与冯部杨虎城争夺西北地盘。蒋介石为了酬劳马鸿逵,制止杨虎城向西北地区发展,想以马鸿逵为甘肃省主席。蒋介石在征求马福祥意见时,马福祥认为他儿子性情横暴,怕做地方官做不好,转而保举侄子马鸿宾为甘肃省主席,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后来,马鸿逵又活动想当河南省主席,以长期滞留中原,但没有如愿。
他接任宁夏省主席职务后,把宁夏省当成了他个人的私家财产,独揽了党政军大权。为了维护其统治,他一直养着一支十几万的军队。
马家军在青海、宁夏横行肆虐,作恶多端,手段残忍,多次血腥镇压边民,而且曾对红军西路军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们攻打红军西路军,杀红军逾万,狂奸红军女战士。。
当时,红军长征到达川、康,蒋介石以十万火急电令马步芳在青海、甘肃南部“阻击红军,不得贻误”。马步芳一方面估计红军主要借道西康东北,再经阿坝北上,不会深入青海,打算保存实力,对蒋介石的命令采取消极敷衍态度。另一方面,为防红军可能进入青海境内,以及不得不向蒋故作积极姿态的缘故,乃命令新二军参谋长马德等人,布置了青甘之间堵截红军的三道防线,自西向东,绵亘千里。为了取得蒋介石好感,马步芳宣布亲赴第一道防线上的苏乎卡要隘视察,成立前线指挥部,并电呈蒋说:“步芳亲赴川青边界之交,布置防务。。。防务巩固,堪以告慰。”实际上他住在离西宁二三百里的贵德南海殿,避开干扰,正静心考虑如何扩充势力的问题。他命令各县大规模抓丁派款,进行军事训练,并打出“军事民众化,民众军事化”的旗号自怖。为了预防蒋介石以堵截红军名义派部队入青,他打电报给蒋:“本省兵力尚足调遣,请勿远虑。”
1936年7月,红军二、四方面军由甘孜出发时,为掩护主力前进,另分兵数千人进军青海果洛地区的斑玛、久治一带,击溃了马步芳部队的喇平福团和马騄,以及当地头人牧主的“民团”武装,完成任务后于8月退出果洛,赶到甘南岷县一带与主力会合。
马步芳急忙召开甘都军事会议,命令马彪、马朴等旅向甘肃临洮、岷县一带截击红军。此次在与红军接火中,喇平福、马騄禀承马步芳旨意,在青、川边地屠杀红军伤病员一千余人,对被俘红军也残酷杀害。后在付肃南临潭等地的战斗中,马步芳的部队连战连败,退回青海同仁境内。正当马步芳惊恐之时,红军折向东北方向前进,使马步芳暂得喘息。
10月,红四方面军的第五、九、三十军在兰州东北的靖远县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进军河西走廊。红军西路军共三个军2。5万人。陈昌浩为政委,徐向前为总指挥,李特为参谋长。五军军长是董振堂,政委黄超,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九军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松海,政治部主任曾日三;三十军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政治部主任李天焕。蒋介石为了利用马步芳消灭西进红军,授其为西北第二防区司令兼第五纵队司令官。
为了堵击红军,马家军先后投入的兵力达11。5万人,马匹6万余,还有蒋介石派出的飞机助战。
西路军刚渡过黄河,就投入了战斗。西路军当晚占领了北湾、山子塔,击败了马步青的部队,然后在宋家川与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