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绞孔咦抛咦牛退涝诼繁咴僖膊恍蚜恕�
“这刚进5月就这么热,这日后还要怎么个热法?”林玉山跟着许红莲过了一趟长江考察浮桥使用情况,结果林玉山是穿着一套秋衣过去,穿着一套单衣回来。
“蚊帐?风油精?疟特灵!看来南方的蚊子多。”许红莲看着一份联络组发过来的物资清单说道。
“何止多,厉害的要人命。”林玉山心有余悸地说道。
46年林家和中央全面合作后,林玉山曾带着大批物资去海南,补充那里的琼崖纵队,结果林玉山在那里待几天后,回来就开始拉肚子、打摆子。最后一检查原来是中了疟疾,同行的另外几个同志也一样。打那以后,林玉山对蚊子特别敏感。
“儿子当初研究的干粮还有多少?”许红莲看了一眼林玉山。
“不少,现在东北局的帐上,就有用基地名义存储的压缩食品,怎么要调用?”林玉山想了想说道。
“看来要用一部分,这一过江,后面民工跟不上前面部队的追击速度,有些部队已经发现断粮现象。”许红莲紧锁眉头说道。
“那就调用一部分吧,别忘跟东北局打声招呼。”林玉山叮嘱道。
追!不能停!
步兵苦,炊事兵更苦,这边跑到队伍前面开始做饭,部队上来,一人一茶缸,一人一铁铲,一人一钢盔,一人一捧。就是脚不停。
“班长,肉熟没?”炊事班战士问掀开大锅的炊事班班长。
“快了,再咕嘟个两袋烟工夫就能熟。”炊事班班长用炒菜的铁铲捅了捅肉块。
“班长,大部队上来了。”去拾柴火的战士,抱着一捆柴火,跌跌撞撞地跑到大锅前。
“这么快,肉还没熟呢!”炊事班班长也急了。
就在这时,大路上十几个挎着冲锋枪的战士冲到大锅旁,急切地问道:“有吃的吗?”
“马肉,还没熟。”炊事班班长满头大汗地说道。
“行!给一块。”说着战士们自己掀开大锅,也顾不得肉烫手,迅速捞出两块就上路了。
“班长,咋办?”还在烧火的战术问道。
“别烧了,都捞出来晾上。”炊事班班长说道。
就在炊事班捞肉时,后面的部队陆陆续续地都来了,这面刚捞出来的肉迅速被路过的战士拿走。等连长来到大锅前,就剩几块骨头了。
“哪来的肉?”连长有些纳闷地问炊事班班长,毕竟在追击时,肉食是很难搞到的,连长担心炊事班班长别犯了群众纪律。
“前面溃兵扔下的死马,我们给分了。”炊事班班长如实回答道。
“好样的,还有肉吗?给我一块,我都快饿死了。”连长伸头看看锅里。
“连长,就剩几块骨头了。”炊事班战士舀出几块马骨,无奈地说道。
“那就给口肉汤吧!”连长咽了一口吐沫后,苦涩着脸说道。
炊事班班长撇了撇锅中的血沫子,给连长舀了一缸马肉汤。连长端着滚烫的肉汤上路了。
炊事班班长见连长走了,便回头叫其他人,收拾炊具上路,结果他看见拾柴火的战士已经蜗在地上睡着了。
渡江战役后,空军正式成军。同时开国大典也在苏联政府的建议下,开始提前筹备,这时中央发现一个问题,没人清楚应该如何准备这场大典。于是知道未来历史走向的领导给下面支了一招,把在东北山沟里做武器研究的林宪天给调了出来,担任大典筹备的顾问之一。
“告诉李裕民,他想要什么东西不管是钱、是物,都可以找我父亲联系。我只要107(毫米)火箭炮。”林宪天在临去北平前,向基地工作人员交代工作。
吴炳抱着一个瓦楞纸箱找到林宪天,并打开让林宪天看一遍,里面除了山菌、蘑菇一类的干货,还有乌拉街白小米和一本账本。“林工,大家听说你去北平见毛主席,所以大家凑份子,从周边农户家里买了一些咱们这里的土特产,让你带给毛主席,这也算大家的一片心意。这账本是咱们合作社的总账副册,是我夹带的私货,里面记录的都是这几年的合作社的账面变化。”说着吴炳把账册翻出给林宪天讲解怎么看。
林宪天听完吴炳讲解后,笑着说:“行,我一定带到,也让毛主席知道咱们除了搞研究,农副业生产也是一把好手。”
于是林宪天带着这个大纸箱子到了北平。等见到主席把这些事项交代完毕后,主席笑着说:“这次叫你来,是让你给你的老朋友聂荣臻打工。”
“是阅兵的事?”林宪天猜测道。
主席点头说道:“不光是阅兵,还有其他工作。你都要代替你全家,毕竟作为后来人,你们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
“好,服从组织分配。”林宪天很公式化地回应道。
“小林,没看出来,你都快被我们同化了。”一旁的周副主席调侃林宪天。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八十五集 建国大业
更新时间2010…6…7 12:36:48 字数:5110
大典准备千头万绪,凭林宪天的水平,只有建议权,不过这些建议都是建立在后世的一些经验总结基础上的,所以对大典一无所知的人们很重要。
“妈,下次再来多带几台摄影机来,要那种经过伪装的。还有这是维修天安门需要的物料清单。这个是给父亲定做旗杆的图纸和下面卷扬机的二次控制图。”林宪天零零碎碎地交给许红莲一堆清单和图纸。
许红莲看着有些晒黑的林宪天,有些心疼地说道:“干活小心点。”
“知道了。”林宪天拖着长音回答道。
解放后北平活脱脱一个大工地,到处是整修的工地,这里除了医治战争创伤外,整顿市容市貌也是一部分。
“这真是花钱如流水,效果没见到,十几万块已经花进去了吧?”一个刚进城的干部看着账面感叹道。
“何止十几万元,东北、华北、山东根据地支援过来的物资,都变成这些工地了。”同办公室的干部看了一眼窗外施工的工地说道。
“还是以前的工作好做,这千头万绪哪都要钱。”刚进城的干部有些烦躁地抱怨道。
沈阳,铁西区。
“缺人、缺设备、缺管理。如果说前两个是国情原因导致,那后一个就是咱们的经验不足,不要因为人家是资本家,就不用人家。我们不仅要用,也要学,把他们的管理经验学到手。同时进行方法改进,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咱们工人也是人,是人就知道好坏,在管理上多关心基层职工,这不是说在嘴上的,要向部队的基层指挥员一样,做到每个人身上,让他们感觉到新社会的温暖。记住说千遍,不如做一件。”这是林玉山在铁西区改造工作会议上讲的。
现在的林玉山已经成为东北根据地的高级领导,整天飞来飞去(林宪天语),由于沈阳铁西区的重要性,上级专门派林玉山在铁西区蹲点,配合当地的干部工作。
日本投降后,苏军为了自身战略利益考虑,破坏了沈阳的大多数工业设施,国民政府进驻沈阳后,由于各种原因沈阳工业企业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直到东北全境解放,共产党才接手沈阳这个大工业城市。
虽然经过多次破坏,但沈阳的工业基础仍然是东北、乃至全国最好的,这里有大量熟练的技工和日本遗留的设备,相对于经过短暂恢复性建设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两地,沈阳占据了太多的优势。所以改造、建设好沈阳,是摆在中央面前的头等大事。
“难哪!”林玉山看着铁西区的地图内心感叹道。
改造、建设铁西区不仅需要热情,也要有足够的资金和物质支持,眼下随着大军南下推进,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用钱,铁西区难免很其他地方争夺资源,所以中央有意向用基地的战略资源,优先补充铁西区,乃至整个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
但是林玉山心里清楚,这需要时间,足够的时间。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吗?”林玉山扪心自问。
没有!如果按照原来历史的进程,50年底,抗美援朝就将爆发。到时基地的资源都将转移到满足军工需要上,届时铁西区将和全国各地的建设一样,去争夺本来就不多的资源。
“这是按照图样制作的木质模型。”一位铸造车间班组长向林玉山介绍他们制作的国徽木质模型。
在历史上,开国大典没有悬挂国徽,但在林家的干扰下,国徽提前出世了,但为了掩盖,还制作几个别样的国徽。
“不错,等你们铸好,这其中就有一块,成为咱们的国徽。”林玉山仔细检查了一遍木质模型后说道。
“这是国徽?”班组长惊奇地问道:因为在安排工作任务时,没人跟他们说过这国徽。
“是的!”林玉山点头。
“同志们,知道吗!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