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十五计-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军侵略阿富汗的战役行动,以在一周内实现了对阿富汗主要城镇和交通干线的占领而结束,苏联完成了对阿富汗实施预防打击的战略。
例四:美国预防打击 寻找美丽借口
巴格达时间:2003年3月20日5时35分,美国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打击。
当天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说:“我的美国同胞们,威胁美国和世界的危险将被瓦解,我们会安然地度过这危险时刻,我们会把和平带给世界,我们将捍卫我们的自由,我们将把自由带给伊拉克人民,我们必将胜利,愿上帝保佑美国,保佑所有为她而战的人。”于是美国对伊拉克采取“斩首”军事行动。(待续)
正文2
    三、以硬对硬
1、计名释义
以硬对硬是指用强硬的方法对会强硬。
2、按语评析
以硬对硬在战略上适用于双方实力相当,认为互相间谁也不敢轻易出手攻击对方。以硬对硬在战术上的应用,常会令双方考虑到,如果双方互相攻击,实力相当,彼此都会有相等的损失,因此打的可能性小。势均力敌之战,多采取不战之策,通过谈判解决或默认其军事行动。
在军事实力上,一强一弱是战争的根源,非对称作战才易取胜。
3、用计例说
例一:以硬对硬 武则天制服烈马策略
武则天侍奉唐太宗的时候,唐太宗的一匹烈马,名叫狮子聪,没有人能制服它。
武则天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锤;三是匕首。我先用铁鞭打它,不服,用铁锤打它的头,还不服,就用匕首割它的喉咙。”后来,她就是用制服烈马的这种办法控制她的群臣。所以,她能在唐高宗去世以后局势十分动荡的岁月,稳定自己的统治,客观上起到了巩固国家统一、保持社会安定的作用。
例二:包拯以硬对硬刀铡陈世美
包公,真名叫包拯,是北宋庐州合肥人(安徽合肥),生于公元999年。他做官执法如山,铁面无私。
一个叫陈世美的人,出身贫寒,但是他学习很勤奋,后来考上了状元。他在考上以前已经取了一个妻子,叫秦香莲,而且有了两个孩子。可是他又跟一位公主结了婚,摇身一变成了驸马爷。秦香莲带者两个孩子辛辛苦苦地赶到京城找到陈世美,他竟说不认识她们,而且还派一个武官要杀她们。武官不忍,在告诉真情后拔刀自杀。
于是秦香莲就到开封府衙门告状,而当时的开封府尹正是包公。包公看完秦香莲的状子后,很是气愤。他在详细调查和审问之后,决定处死陈世美。
这时,公主、皇后还有许多大官都来为陈世美求情,她们被包公拒绝以后,又吓唬包公要撤他的职。包公不怕丢掉乌纱帽,坚持自己的判决,用铡刀处死了陈世美。
例三:美苏以硬对硬制造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亦称加勒比海危机,它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相互进行核讹诈强加给加勒比海地区以紧张局势的一次外交上的大较量。
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一直想推翻古巴政权。1962年7月,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偷偷地把中程导弹运进古巴,行控制古巴之实,从“后院”挖美国的墙角,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
美国总统肯尼迪权衡了利弊,如果美军空袭古巴导弹基地,必然会引起核大战的爆发,可能导致美、苏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的恶果。
10月22日,美军派大批军舰和2万名海军对此地进行封锁。美国如此强硬的态度让赫鲁晓夫吃了一惊,他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及苏式轰炸机的速度。美军对此毫不退让,增加了封锁区的船只,双方进入到紧急戒备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赫鲁晓夫软下来了。他提出不再向古巴运送武器,但要求美国立即解除对古巴的封锁,保证不再入侵古巴。美军此时也做好了对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基地进行轰炸的各种准备。吓破了胆的赫鲁晓夫同意撤走导弹,苏联用撤除导弹的方式换取了美国不入侵古巴的保证,并在禁止核试验上跟美国人达成了某种默契。
例四:以硬对硬 老帅们坚持正义
1976年1月10日,江青、关锋、王力合谋提出,经林彪批准,要在军队内全面搞“大民主”,彻底揭穿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妄图毁我长城。这一切使老一辈革命家看清了“文化大革命”根本不是什么文化领域的革命,而是一场争夺党、政、军领导权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党和国家面临着极大的危难。他们要为捍卫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原则挺身而出。
1967年1月19日下午,中央军委在京西宾馆召开碰头会,讨论军队搞不搞“大民主”的问题。会上康生说:“军队不能搞特殊。”随后江青、陈伯达争先恐后地说:军队应该和地方一样,都要开展“大民主”。
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表示坚决不同意军队开展“大民主”。他们说:军队负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责任,军队稳不住,敌人入侵、无法应付。双方针锋相对、争论激烈。会议不欢而散,他们的想法没有得逞。
四、先发制人
1、计名释义
先发制人就是先发动进攻,争取主动,控制敌方。泛指先下手以制服对方。
2、按语评析
先发制人,它即可以适用于战略,也可适用于战术。战争中最讲先发制人。汉·班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意思为:先发动可以制服对方,后发动只能被对方制服。俗话讲: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先发制人强调的是首次打击的作用,要速战速决。一旦不能速战速决,则会变成旷日持久战,会兵钝锐挫,最终必丧失先发制人的主动权。
先发制人成败的关键在于把握战机,掌握时机,忌: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3、用计例说
例一:张柬之先发制人杀二张
女皇武则天晚年,宠幸面首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俩,他们伺候在武则天左右,讨她欢心,并以武则天为靠山,贪赃枉法,欺凌群臣,武则天非常袒护他们。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她让二张处理国事,大臣们担心他们擅权篡位。宰相张柬之,年以80岁,决心铲除二张。于是他决定逼太子出面,以太子的名义号召宫廷上下。
预定的时间到了,张柬之和武将们率领500多名羽林军来到了宫廷外的玄武们,径直闯入武则天的寝宫。二张正欲发问,士兵冲上去把二张砍死。
张柬之禀报武则天是奉太子之命,希望武皇传位给太子。武则天日益病重,只得让太子继位。张柬之先发制人迅速消灭了二张党羽,稳定了局势。
例二:忽必烈先发制人登汗位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即位当了大汗。窝阔台死后,由乃马真皇后监国,后来由她的儿子贵由做了两年多大汗。贵由死了,汗位就传到了拖雷的儿子蒙哥手里了。蒙哥做了大汗后,就让他弟弟忽必烈掌管黄河以北的地方军队和行政事务。
公元1258年,蒙哥发动三路大军攻打南京,他自己率领主力攻四川,让忽必烈攻鄂州(现在的湖北省武汉市),正当忽必烈攻打鄂州的时候,忽然传来蒙哥去世的消息。按照蒙古人的习惯,拖雷的儿子阿里不哥有继承汗位的权力,忽必烈知道消息后,立即召集跟着他的诸王,大将和谋士们,商量对策。
公元1260年3月,忽必烈到达开平。他的大将廉希宪和商挺私下对他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机会丢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于是,忽必烈在开平召开忽邻勒塔,在塔察儿、也先哥、合丹、米哥等王的拥护下,忽必烈率先登上了大汗的宝座。
例三:伊拉克先发制人挑起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是指1980年9月…1988年8月结束的伊朗和伊拉克之间长达8年的战争。两伊矛盾有来已久,双方在边界、民族、宗教以及海湾地区权益等诸多问题上存在着争端。
1980年,两国矛盾表面化,边境冲突不断升级。9月2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先发制人出兵10万,发起进攻,两伊战争开始。双方你进我退,我攻你退,不断地发生战斗,从陆地打到海上,又从海上打到陆地,但谁也没有得着便宜。
1988年8月20日,双方在联合国调解下正式停火。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死亡100万人,伤15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
例四:先发制人 抓捕“四人帮”
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加快了篡夺党和国家权利的阴谋活动,解决“四人帮”问题已不能再拖延了。但当时担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由于历史的原因,难以有力地制止“四人帮”的猖狂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