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木匠的房子快倒了,老两口已搬到了露天坝。”
陈木匠老两口无儿无女,双双都六十出头了,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是够艰辛的。竟管黄为他们多次暗地里资助,但也免不了老年人那心有余而力不足之苦。黄为首先去考察了一下回来给黄亮商量:
“弟,陈木匠的房子确实快塌了,要不就请他搬到我家来住吧。”
黄亮考虑了一阵说:“算了,不如花钱给老人修几间。”
两兄弟的意见有分歧,全家人多数都同意黄为的意见。黄亮坚持着自己的主张,不住地说服大家:
“哥那房子隔不了几年也成危房,老人们搬来住着也是不放心的,真的出了问题我们负不起责。陈木匠他们都六十多岁了,还是让他们享受一下新社会的快乐吧。”
黄一之说:“天底下的穷人多得很,你资助得了吗?能尽力为他们办事就很不错了。”
黄亮说:“爸,我们现在基本富了,一定不能忘了国家和人民。在我眼皮底下,只要有一个人受穷,过起日子来就不舒心了。穷人也是人哪,他们需要帮助,需要援助之手,大家相依为命过一生多好啊。”
全家人都被黄亮说服了。
于是,黄亮他们遑遑行动,组织了人力物力,仅用十多天的时间就给双老修了三间砖房。虽然黄亮花了将近一万元,但心里够踏实的。当老人们搬进新房时,问黄亮:
“这房子是不是你花钱给我们修的?”
黄亮笑道:“不,是党和人民给你修的……”
“共产党万岁!人民万岁!”老人不停地欢呼着。
黄为还说:“老人家,您们尽情地高兴吧,安安心心过好日子。”
陈木匠热泪盈眶:“想当年你想来学木匠,我也乐意收你为徒,可那年月上面生怕你发了家,有手艺也没门;现在可好了,能凭本事吃饭。可惜我现在没有能力了,要是再年轻二十岁该多好哇。”
黄为安慰道:“请您放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人民是不会光眼看着您受穷的。”
……
黄亮去年的年初计划再一次罢论,他为了不让老人们失望,去城里买了一台大彩电放在爷爷床前。从此,黄大一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了,他除了在花园里大饱眼福之外,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节目,倾听党中央的声音。
事后,菜农们知道了黄亮帮人造房的真相,都带着钱来补尝。黄亮一一拒绝了,还说:
“你们的经济也不宽裕,钱留着搞再生产吧,等你们富得冒油的时候,多贡献点给国家吧。”
第二天,黄亮便去了高峰村了解西红柿的收获情况。他路过街上时,卖西红柿的人山为海的,大背小挑的摆了街心,那叫卖声如雷贯耳:
“卖西红柿哟,五分钱一斤……”
“卖西红柿啊,一角钱三斤……”
……
正在这时,宋老头把黄亮抓住了,指着他那一担西红柿恳求:“买我这一大挑西红柿吧,五块钱,人吃伤了还可以喂猪。”
黄亮拿了一个吃着,给了宋老头五块钱转身走了。他身后传来喊声:
“喂,把西戏柿挑走啊。”
“我不要,你留着叫卖吧。”
黄亮的步子迈得更快了,兼程到了高峰村,他担心着几千亩西红柿种植户的效益。到高峰村时,黄亮到了一大棚前询问菜农:
“现在西红柿收获快结束了,效益怎么样?”
这时人声哗然:
“别提了,还卖不够药材钱哩。”
“怎么会呢?”
“本地市场已饱和,长途贩运要变质……”
“这是我早料定的事,镇政府没来过问?”
“来了,菜农们把镇长书记围着不让走,后来答应五角钱一斤的价格收购。”
“可以,大量卖给他们吧。”
“不成啊,收购了一天就停了。”
“哦,只要有销售渠道该继续收啊。”
“不晓得怎么搞的,今年把我们害苦啰。”
黄亮听着哀怨声心里不安起来,又转身急急忙忙往镇里赶,想及早了解西红柿的销售情况。他刚进镇政府大门,就看见花园里建起了另两座漂亮的“假山”,制作很特别,全是用西红柿堆叠成的。有好几个镇政府的工作兵各守着一台大磅秤,严阵以待,准备出售的样子。黄亮迅速过去便向他们打听:
“看样子你们准备出销,到底卖给谁呀?”
“教师。”
“人呢?”
“在礼堂里开大会。”
一会儿,几百个教师从大礼堂里涌出来了,不少人仍在龙书记和黄镇长面前说长道短的:
“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发一个月做生活费吧。”
“每个月至少应发生活费,我们饿着肚子怎么教学啊。”
……
龙书记边走边嚷:“现在是改革开放,我们要拿出战争年代的勇气来共度难关。现在镇政府无能为力,我们政府宫员比你们更苦,已经一年多没有拿到薪水了。”
黄镇长跟在龙大后面说话还是那样拗口:“这个……大家放心,这个……镇里总是优先考虑你们的,这个……这个……镇里只要有了钱,绝对满足你们。”
这回黄亮明白了,原来政府是把这些西红柿搞强制性分配。教师们领着自己那一份西红柿,不停地发牢骚:
“教育干脆不要办了,口口声声说经费紧,少吃几顿就把我们的工资省出来了。”
“是啊,让我们勒紧裤腰带,他们去国外游出玩水,这合啥情理?”
“尽吹牛,说他们没有进工资,每个月这样补帖、那样奖金,比正工资还高哩。”
“一个个肥头大耳的,穿不完吃不完的样子,那像吃苦的人?”
“那回我亲眼看见,人家抽的烟是大中华,喝的是茅苔酒,你说人家腰包胀不胀?”
就连朱老师也很生气:“再不发工资咱们罢课哪!”
下午,大家都在花园里逗着小黄成玩,别看他才两岁多,和母亲捉起迷藏来还真是能手,陈英怎么也擒不住他,勿闪就从大人胯下逃了。黄亮坐在一旁象在思考问题,一副严肃的样子望着假山不转眼。黄成直朝父亲喊:
“爸爸,来捉迷藏!”
“爸爸心不空,你陪妈妈玩吧。”
正在这时,黄为和迟书君过来了,黄成又喊道:“大叔大孃,来捉迷藏吧!”
“好哩。”黄为夫妇答应着陪着这个不是儿子的儿子乐起来。
一段时间后,黄为凑到了黄亮身边:“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昨晚我一夜也没睡好,一闭眼就做黄梁梦。你我真成了范仲淹了。算了吧,我们实在是鞭长莫及呀,灯盏火怎能去烧熔炉?尽力而为就不错了。”
“你说得对,尽力而为……”黄亮终于开口了,“现在有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尽力而为,该使劲的没不使上啊。”
“不是没使劲,主要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黄为说,“你有见解,有能力,人家不听,有用你,你能怎么样?”
“不过,我要尽最大的努力带动乡亲们致富。”黄亮似乎很有信心,“龙大答应了我的,说我让我任农技站的站长,我想用这个权利来引导种植户。”
“可以,我支持你。不过要趁热打铁,明天你就去镇里吧。”黄为也急起来。
正在这时,对门有人喊:“黄一之……明天去镇里开党员会!”
“看来明天不行了,只不后天去,”黄亮说。
第二天,黄一之赴镇里开党员会去了,不到中午就散了会,还扛着一大口袋西红柿回来。他把袋子放在花园里直乐呵呵地叫:
“大家快来吃西红柿,党员见者一份。”
最先跑拢的是小黄成,他专选又红又大的先给祖祖,又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黄为见了心里一阵激动:多么酷似小时候的黄娟哪。
黄一之啃着快要变质的西红柿乐着:“明天还要召开社级以上的干部会,据说每个社要派几个大力士挑筐子里,多半是去挑西红柿。”
第二天,镇里果然召开了社级以上的干部会义。那开会时间也很短,收获却不小:几个虎彪彪的大汉子挑着好几大担西红柿回来了,每人分得了五斤多。
几天来,全镇成了西红柿的世界。黄亮怕镇干部忙不过来,去镇政府洽谈的事也被迫推迟了。隔了几天,也风平浪静了,黄亮才匆匆去了镇里,还乐乐大方地进了政府办公室。这时,里面很寂寥,只有办公桌放着几个红彤彤的极品西红柿。他坐在沙发上随便拿了一张报纸阅读起来。原来他随手拿到的是《信息报》。这时他的兴趣来了,一连看了好几张。黄亮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那位熟悉的女记者进来了:
“你找谁呀?”
“书记或镇长……”
“不在。”
“我等会儿吧。”
“等不到,要好几天才会回来。”
“那里去了?”
“不清楚。可能去俄啰斯了,或是去缅甸泰国了,总之是出国去了。”
“去干什么?”
“说是谈羽绒生意,我看多半又是去旅游。”
黄亮选了几张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