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立军从报上看到云南麻栗坡县一位武警指导员在与贩毒分子的搏斗中牺牲了,其妻没有工作,孩子又因交不起学费而被学校拒之于门外。他感到愤愤不平,提笔给烈士家乡的民政部门写了一封长信,要求照顾烈士的遗孤。并给这位烈士的妻子写了一封安慰信,还以“党群”的名义给她寄了钱。后来,烈士的妻子写信告诉王立军,她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她祝愿王立军“好人一生平安”。
……
第十章 大英雄自有其大柔情
王立军的家庭是个“秘密”。
王立军结婚了吗?他的家庭怎么样?当王立军的事迹风靡全国时,一些“追星族”似的女青年便向王立军射出了丘比特的神箭……
其实,王立军很少谈及家庭基于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他妻子一般拒绝记者采访。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愿做“显山显水”似的人物。其二,王立军总是处在生死关头,他是一个被坏人恨得咬牙切齿的人,他的家庭需要得到保护。
我们今天看到的婚恋与家庭,绝不是过去那种一角平静的港湾了,它处于喧哗和骚动中,就像“流水落花春去也”,急转直下“西风烈”。
王立军和他的妻子是在坚守“爱”的最后一块阵地吗?
还是他们仍沉浸在小桥流水般的诗意中?
1。罗曼蒂克
王立军的妻子叫肖素丽,属猪的,和王立军同岁。她给人的印象是庄重朴实,典雅沉稳。中等个,不胖不瘦。肖素丽不施粉黛,不着意刻画自己,大大方方,自自然然,俨然还处在一个“革命”的时代。
谈到王立军,她颇为得意,流露出一种由衷的自豪感:“他各方面都不错。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几乎没有不会的。他的手风琴拉得相当好。他有时回家来还为我和孩子弹电子琴。他没什么政治背景,全靠自己干出来的。领导对他不错,组织对他很关怀。他还有一句话:‘群众不拥护你,你当什么官啊!’……”
她追溯了他们昨日的罗曼蒂克——
肖素丽1977年参军,在基建工程兵的一个部队搞通讯,当守总机的话务员。
王立军比肖素丽晚一年入伍,就在王立军在汽车连当文书时,他们认识了。王立军因为擅长书画,把连队的黑板报搞得有声有色。加上小伙子英俊潇洒,他当然逃不过那一群小女兵的眼睛,其中肖素丽就格外关注他。她打听到他的名字,她注意了他的声音。王立军悄悄走进了肖素丽的梦乡……
由于部队是不允许战士谈恋爱的。他们起先的接触都是秘密的。两人都萌发了一种向往,但彼此的关系却若即若离,那一层窗户纸始终没有捅破。为了有机会见到王立军,肖素丽一有时间就一个人或约几个女兵到王立军处借手风琴或向他学琴,手风琴成了他们感情联络的纽带。王立军在部队时就喜欢读法律方面的书,他常常到肖素丽那里借书,有时一天就看完一本,这使肖素丽感到惊奇:他到底是为了看书还是为了看我才这样不厌其烦?有一段时间,王立军为了他的“警察梦”,竟一摞一摞地抄法律方面的书,抄得面黄肌瘦,也抄得肖素丽好不心疼……
肖素丽在谈到他们的恋爱时说:“鬼使神差,我俩当兵就走在了一起,谁也离不开谁了。就那么悄悄的两年多。那时我们的年龄都不大,所以,我们的婚姻不敢说两小无猜,也算青梅竹马了,婚姻的基础特牢固……”
1981年,王立军决定回到他的故乡阿尔山去。而肖素丽的全家都在辽宁。王立军和肖素丽的恋爱虽然未曾公开,但他们的关系是瞒不过父母的。肖素丽的爸爸是当时师后勤部的一个普通干部。就要走了,聚散两依依。但婚姻大事必定还是要征求老人的意见,王立军决定先回阿尔山去再说。临走的头天晚上,肖素丽的爸爸请王立军吃了一顿饭。饭桌上,老人对王立军说:“立军,你和素丽的事我早知道了,你们以后如何,我不管;但从你的前途考虑,我建议你留在辽宁,辽宁毕竟是部队所在地,虽说脱了军装,人和关系都熟,有些事好办些……”王立军何尝不想留在辽宁?这里不仅有他的爱,也是他当兵的地方,一草一木总关情啊!他对老人说:“您的建议我会考虑,我回家看看再作决定。”王立军回去以后把他和肖素丽的事给老父亲讲了,没想到他父亲那么痛快:“去吧,长大了的鹰是要飞的……”
王立军就那样拎着一个旧皮箱和几件换洗衣服来了。在铁岭地区一呆就是十多年。
2。爱他没商量
王立军曾这样说过:“在家里,我没挤过一次牙膏,盛过一次饭,全是她给我准备好。为了我和孩子,她舍弃了一切。有时夜里她等我回去,可以趴在沙发上等一宿。她体重从120多斤掉到90多斤。《十五的月亮》是我和妻子的歌,但我要把歌词改一下,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小半,有她的一大半。”
肖素丽确实为丈夫的事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换个别的女人处在她的位置上也许早就跑掉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把自己交给了王立军。在内蒙阿尔山莽莽林海中那简陋的房子里,他们举行了婚礼,没有婚纱,没有排场,只有蒙古族的礼节和汉族古老民风的祝愿,还有山林的风和鸟以及那潺潺的溪流为他们歌唱……
两口子就那么穷光蛋似地返回了辽宁。家总要像个家,不能一贫如洗呀?彩电、冰箱等,都是肖素丽的父母给的。一年后有了女儿,由肖素丽的母亲帮着照管。岳母是个极为和善的老人,她比疼儿子还疼立军。有时凌晨2点就起来给他做饭,她支持他的工作。老人家去世之前也没看上王立军一眼,这成了王立军终身的遗憾。王立军两口子复员到地方后,工资很低,王立军老家人口众多,从父亲到姊妹四人全是清一色的工人阶级,没有多余的收入支援王立军。只有肖素丽的家为王立军两口子分忧,为他们支撑起了婚姻的大厦。
王立军的工作太忙了,他顾了大家就顾不了小家。于是肖素丽这样嗔怪他:“他哪有家啊!他应该当和尚。我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
王立军十天半月不回家不说,还总是给家里添乱。亲朋好友来了,王立军不能接待,他大撒把说:“去,找你嫂子去,让她安排。”就连派出所的一些人没吃上饭,也是那句话:“找你嫂子去,让她给做点吃的,别到外边去浪费。”
王立军的性格是火爆的,有时会大发雷霆。而肖素丽和他的性格如出一辙,也是一样的刚烈和强硬。两个人针尖对麦芒,难免有时火山爆发。每当暴风骤雨时,往往是肖素丽退却下来,当然王立军也有表现尚好的时候(这里面有女儿的功劳),从而偃旗息鼓,一场风波化为平静。肖素丽总是这样地想:立军在外奔波为了啥?还不是能让老百姓过两天安稳的日子。他在外风风雨雨,出生入死,太难了。不说别的,他有时饭都顾不上吃,我至少还能保持三顿饭。他也怪可怜的,饶了他……”
肖素丽是倔强的,她奉行的原则是自己的事自己办,决不求人。多少年了,她就那样“贤妻良母”型地忙里忙外,家里有天大的事情也不干扰王立军,总是自己一个人承担。王立军对自己的家就像住旅店,风风火火一呆又走了,而且总是一大包的脏衣服拿回来让她洗,她甘愿成为他的“洗衣机”。王立军在大明时累倒了,她哭了几天几夜,那个心疼啊!就像剜去了她心尖上的肉。而王立军这个男子汉却粗心大意,回家来了顾不上对老婆问寒问暖,总是支使她干这干那的,却不知老婆已经病了,病得不轻。她不告诉他,也不埋怨他,总是原谅他,理解他。心里这么想:哎,一个大男人的,心哪有那么细?老是婆婆妈妈的也不行……肖素丽在谈到夫妻关系时这样说:“我也需要爱,需要温存,需要关怀。盼望过正常人的生活,但王立军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就只能忍耐和牺牲。如果我们之间没有沟通、理解和相似之处,早就像苏联一样解体了……”
本来肖素丽的日子过得就不正常,王立军成“名”后,使她不正常中更不正常了。肖素丽是一个把人格看得比生命还要重的人。正如她所说:“我做人的信条:人格是第一的,生命是第二的,谁要说我人格不好,我宁愿去死。”所以,不管在单位(铁岭公安局交警政治处),还是平时待人接物,她说话办事处处讲分寸、守礼节、识大体,绝不“夫贵妻荣”。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