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血长弓射苍龙-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要有武器了,大家成日聚在一起,常常你一言我一语地越说越高兴,直到夜半。裕安酒馆掌柜借口林平有伤,送了枣子酒来(因为和裕安酒馆的渊源,林平在强令军中紧酒时对伤兵网开一面),众人则乘机痛饮一番,林平没喝多少,反而要负担酒钱,让王直塞给掌柜的。掌柜的一边躲避,一边笑着说“等你以后做了骠骑大将军,给写个匾就行了。”“我给你写十个,让你多开几家分号。”林平笑道。
别人忙忙碌碌,林平也闲不住。身上有伤,林平不便跟着众人操练,就重新拾起决心完成那两张弓。骑马追捕施珩时林平体会到长弓的不便,那时起就开始制作,中间起了无数变故,拖拖拉拉地始终没完成(他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套妆匣)。林平倒不是相信《武备总要》上记述什么冬天剖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拢诸材之类的鬼扯,那些个全是几个从没有上过战场的酸腐文人,半通不通间的信笔由疆。
公平地说关键之处文字倒是没有不实错漏,据说著者还亲自动手制作舟桥之类来验证所记所闻,就是字里行间少不了装神弄鬼,故弄玄虚,偏偏这样的地方用了古体,辞藻对仗华丽,琅琅上口,成了书里最出彩的地方,一般武官都能摇头晃脑地吟诵两句。
所谓冬天剖析弓干木理平滑细密;春角润泽和柔;夏筋不会纠结;秋材紧密的说法,不是源自任何一个制弓大师或有名的射手。制弓,林平只信服自己义父所授。要真是寒冬定弓体,春天上弓弦,藏置一年,方可使用,那这张弓就不会被使用了,更多的会是放到帝都朱雀大街的店铺里,或者某个权贵的客厅中供观赏了。
这张弓的角材用的是独脚兽的兽角,所谓兽角,其实是冰海里一种大鱼的前齿,名贵异常,柔韧可弯,做成的弓非同凡品,全天下会用此制弓的就林平一人。弓好,其他附件林平自然不想马虎,勾弦的抉、装箭的箙、放置弓的鞬、左臂护肩的拾莫不精心,全部准备采用古斯人的麋鹿皮骨制成。林平衣食起居,什么都可以从简,一旦涉及到弓矢,一定要精益求精,连纳弦的括口大小、箭羽与箭秆的比例、箭簇的形制全都要一遍一遍试验,务求最佳。
林平不相信书上的昏话,并不代表他制弓马虎,做为一个射术高手,对于制弓看得极为神圣,制作的手法也和射箭一样,讲究心念专一、神定思去。他做事干净利落,连个桌面都丝毫不乱,原本成型的两张弓很快就完成了收尾,剩下的兽角安在了长弓的一端。
他突发奇想,在弓两端的箫头上取消了用于固定的弭,而是安装了两个偏心的铜滑轮,这样弓弦可以折复增益弹性,如此,弓渊还可以再缩小尺寸,射程亦可达两百余步,适合马上使用。总之,这两张弓成了林平青年时的巅峰之作,完美无缺,然而,他却没了制成那张长弓的喜悦。
一个早晨,丁雨茜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告诉他李俊已经擢升为忠州通判,自己要随他去甘叶,下午就走。雨茜匆忙和林平话别,匆忙出门,匆忙的身影在巷口转角一闪不见,阳光明亮,空气中,是无尽的怅然。陈彦来信讲述撒克尔部每骑都是两张弓,软硬各一,林平就把引起他无限感伤的弓都送给了宗英,成为宗英纵横都兰草原的随身利器,创造了绝世战功。宗家后人成亲拜高祖都是拜这两张弓的,在喜庆的日子,没人知道当初送弓给宗英的人是多么的伤心。
第五章 名将初阵 五下
    李俊的擢升来得极为突然。他正在为安子堡的粮价飞涨而苦恼,总兵大人匆匆把他传唤了过去。说来豫州粮商满大街都是,运进安子堡的粮食不少,但是,粮价不降反升。忠、固之间还没有撕破脸,许多商人就大摇大摆地把粮食卖到了代城,秦紫盈坐地收了就转给郑家父子,从平夏转运都省了。李俊内心对商人的鄙视又增加了几分,他从来都视商人为麻烦,这些唯利是图的家伙在他的辖地里只会添乱,这会儿恨不能把他们全部从城里轰出去。
但是,敢在这个时候来安子堡的商人,不是胆量非凡,就是颇有来头。贩卖粮食?没卖兵器就算好的了。有个陈姓的商号,贩卖御寒的皮帐,中间还捎带一种“比甲”,和皮甲相比,就是没有袖子而已。本欲拿问,为首的竟然掏出了远州知州开具的引文,李俊犹疑再三,决定睁只眼闭只眼,不再过问。过了两天,再见面是在忠州军营中,只见营帐全都换成了鹿皮的。而那些比甲,据说都穿在了溱州马军身上。
总兵大人没想到李俊对于林平返还秋赋之策一口否定,几近暴跳如雷。知县的理由倒也冠冕堂皇,一旦开了口子,借着成为义勇的名义,明年、后年甚至十年八年,这穷山恶水的刁民,官府就别想再从安子堡完整地收取赋税了。忠州逋赋甚多,州府甘叶便积欠八十万石。
总兵看着李俊气急之态,心里则在想知州告诫他的李俊与林平之间的不和。虽然李俊对于转运军粮颇有才干,眼下更多的需要是人,是能去打仗的人。兴许李俊的热心是怕了固州,指望自己驻守在这里来保他的平安呢。也有传闻说李俊曾经得到过一封信,提前知道秦巍要攻打安子堡,这个当然是谣传,李俊漂亮的夫人俞登见过,如果事先知道贼兵要犯境,李俊是不能让自己夫人回县城的。
但是李俊胆小却不是假的,他一直候在甘叶,要和忠州大军一起才肯回安子堡。已经跑掉了个都监,还有个胆小的知县在安子堡“帮助”自己,恐怕不太合适。总兵立刻提笔给知州修书一封,表明了自己的担忧。知州不想得罪一个帝都来的任何人,既然李俊对于垦田收赋“专业特徽”,就先让他署理通判之职好了,待朝廷吏部批复,再给予告身。大梁朝历两百余年,土地买来卖去,户籍赋役交割不清,纠纷日增,案牒堆积如山,多年积弊,已经难以终结,可以说是上下交困,毫无办法。
李俊大喜,这个时候能如此离开安子堡是他巴望不得的。他夜里几次梦到固州军破城,冲进了后衙,死去的施珩带着队,满脸是血要找自己算账。前几天见到林平因为没能及时修筑营障被鞭挞,他暗自出了口气。这个林平,自己让他整修城墙,他非要安排人力种树,口气很大地告诉自己固州军绝对不会再来安子堡了。他以为个个都如秦巍般无能。因为守土之功,李俊没有办法再像往常那样摆出官威来训斥林平。挨打,活该。
李俊急着上路,五更天就不睡坐在卧榻上,天刚亮就升衙交盘。交代以驿马为先,林平卧床不起,正好趁了李俊的心意。他是能少见林平一眼就是一眼。然后,是库项仓谷、杂项钱粮以及赃罚赎缓,最后是每年的奏销册,及各项卷宗,按款清厘。已解者,审批回。已给者,有领状。如批回未掣,或详明请示,必求确凿而后已。
这些事情及其繁琐,李俊政务精通,加上来安子堡时日不长,办理倒也顺畅,饶是如此,也大冷天忙出一身汗。去任前的垫项,有准流抵,亦有不准抵,各地定例不拘一辙,需要临时查办;存仓米谷,是惟霉变者不可收受,还是米色稍陈属合例,亦需要明断;因公挪动之款,必详明批准立案,不可含糊;额设囚粮等项,皆按委分派,不可先行扣算,致有偏枯。林林总总,李俊要么是在县城的驿站、库府间奔走,要么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两个时辰起不来。
他把家中一切全托付给了雨茜,自然,雨茜也得天没亮就爬起来听李俊罗里罗嗦地交代。实际上他们从帝都没有带什么东西,雨茜等李俊吃过早膳去驿站了才开始收拾,不到一个时辰就全部打点好了。她之所以那么匆忙地去见林平,实际上是担心把持不住自己。如果稍微流连,林平开口让她留下,她是难以抗拒的。林平在雨茜面前从来都是恭敬如宾,虽然有股子忠州人的狠劲,但是做事却光明磊落,雨茜认为他是个君子;她无需抗拒林平,真正需要鼓足勇气抗拒的是自己内心的向往。林平挨打她早就知道了,却始终没敢来探视,就是这个原因。果然,林平听了,只是痛苦地沉默,脸上的断眉拧着接续在了一起,雨茜急忙退出王家的院子,林平也只是送到门口,看着她离去。
雨茜和李俊在安子堡重聚,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和气,较之从前,李俊甚至对雨茜更好了些,月钱竟然给了一个银币,使得雨茜能给雨璇寄了钱。但是,实质上两个人心里已经形同陌路,只是这种隔阂产生的时间还不长,还没把他们折磨到互相仇视的田地,不足以让贤淑的雨茜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