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雄师:二野档案-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团司令部的同志们,都知道南昌对陈司令员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他在南昌有着特殊的经历,所以一些同志围在一起,一定要他讲讲前三次进南昌的故事,有一天晚上,陈赓和大家坐在一起,讲了他那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赓在北伐军第二方面军唐生智部特务营任营长。“马日事变”后,陈独秀为迁就汪精卫,让陈赓把特务营交给了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陈赓随周恩来秘密到了江西,参加了8月1日的南昌起义。
8月5日,起义军撤离南昌。部队撤到会昌时,遭敌优势兵力堵击,部队严重受损。
撤退时,陈康走在队伍的最后,左腿两处中弹,膝盖处的筋被打断,脚腕的骨头被打折,不能动弹,陈赓为躲过敌人的搜捕,把身上的制服脱掉,把腿上流出的鲜血抹了一身一脸,躺在地上装死。结果,搜查时,敌人在陈赓身上踢了一脚便走了。
陈赓一直在地上躺了三个小时,不能走动。下午,叶挺率领部队进行反攻,方把陈赓救了回来。起义军占领了会昌城,陈赓被抬到城里,见到了来这里的周恩来、聂荣臻、叶挺等人。异地重逢,分外亲切。
会昌战斗后,起义军折向福建的汀州。汀州有家医院,是傅连■办的,陈赓被送去治疗,受到傅的精心照料。后来,傅连■对此曾有过一段回忆:“起义军营长陈赓同志在会昌战斗中腿骨被敌军子弹打断了,住在附近医院的新安楼。我们去替他医治时,他因流血过多,脸色焦黄,身体非常虚弱,伤腿肿得很粗,红而发亮,每次揭开他的被单,我的心也止不住颤动。可是,替他治疗伤口时,他不但不叫一声痛,还满有兴致地和护理他的谭惠英说话,病房里充满着他的朗朗的笑声。那时候,我看着他的年轻的面孔,神采奕奕的眼睛,我就想道:象这样一位年轻、勇敢、有才干的革命军官,他一生可以为劳苦大众做多少事啊!我,一个医生,有责任挽救他这一条腿。于是,便采取了‘保守疗法’的方针,每天替他消毒,用夹板固定,同时把新鲜牛奶让给他喝,增强他的抵抗力,总之是想尽种种办法,避免截肢。在这样谨慎而持久的护理之下,陈赓同志的伤腿终于保存下来了。”
陈赓在傅连■的医院住了些日子后,带伤随部队进军东江,因其伤重,不能跟部队行动,在1927年的10月中旬,经过千辛万苦,经由汕头、香港到达上海,住进牛惠霖骨科医院医治。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才把左腿上的伤口治好,将折断的腿骨接了起来。
陈赓出院后,化名王先生,留在上海做了四年秘密工作,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惩治了一些对党的事业危害极大的叛徒分子。
1931年,陈赓被党又派到鄂豫皖红色区域,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三师三十八团团长,不久调任第十二师任师长。
在1932年红军粉碎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中,陈赓指挥胡山寨战斗,不幸右腿又被敌人打中,膝盖处负重伤。遂离开部队前往上海医治。
陈赓化装成商人模样,右腿一拐一拐地离开部队,在走到河南南阳、新野之间时,由于口音不对,答话也有差错,被民团盘查住。幸好,给了一些钱,民团把他放了。
在晚上,他刚在一家饭铺住下,又碰见民团来查店,因为口音不对,又被民团查住。民团问他:“从哪里来的?”陈赓回答:“从樊城来买桐油的。”民团又问:“住在樊城什么地方?”这一下子难住了陈赓,因为他从没去过樊城,对樊城不熟悉。但陈赓知道樊城滨临汉水,就顺口答道:“住河街上。”这一蒙还真蒙对了,樊城确有一条街叫河街,而且是桐油商贩聚集的地方。虽然陈赓对答无误,但民团看他这个打扮不象本地人,准备第二天带他到南阳城里去。
当晚,那四个民团也在饭铺里住了下来,而且让陈赓睡在他们的中间。陈赓看见势头不对,便找到店铺老板,掏出20块银元,说:“我有8块钱,在柜上存起来。”暗示这钱是给老板的,请他帮忙。同时,陈赓和那几个团丁神侃,说他除了做桐油生意之外,方便的话,也捣腾点儿大烟什么的。说得几个团丁烟瘾大发。受了贿的老板也在旁边敲边鼓,说:“今天这里,抽的、喝的都有。。”那个老板随即买了鸦片烟、酒肉等东西,把四个团丁灌得酪配大醉,昏昏入睡,陈赓趁机跑了出来。
自古英雄多惊险。陈赓从南阳逃出,一瘸一拐,历尽千辛万苦,走了好几天,到了郑州。还没时间歇脚,在街上又被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叫住,问他:“你不是陈赓吗?”陈赓立刻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在黄埔军校一期学习时的同学,现在胡宗南手下做官。
陈赓很快镇定情绪,见那个同学对认他有些迟疑,仗着会说多种方言,从容地摇摇头,用上海话说道:“阿拉弗性陈。阿拉是从上海来格搭做生意,侬格位长官认错人了哦!”因陈赓十分沉着,那个同学信以为真,说:“真有意思,我那个朋友是湖南人,跟你长得一个样子。”说完扬长而去。
事不宜迟,此处不是久留之地,陈赓赶紧乘车离开了郑州。
不久,陈赓辗转到了上海。仍住进牛惠霖骨科医院治伤。在牛惠霖、骨科专家牛惠生(牛惠霖之弟),胡兰生大夫共同的精心治疗下,很快伤就好了。
1933年3月,党决定派陈赓去江西中央红色区域工作。
陈赓性格豪爽,爱讲笑话,善逗乐,深受指战员的爱戴和拥护。
在上海治伤期间,因他以前在上海工作时间较长,认识的人多,当时白色恐怖又很厉害,党内时有叛徒。党组织怕陈赓出事,一直将他隐藏在秘密的地方,但陈赓好动,确也把他憋得够呛。
在准备离开上海的前一天,3月24日,陈赓到贵州路“北京大戏院”想解放一下,去看电影。恰巧跟一个党内的叛徒坐在了一起。那个叛徒故做姿态,陈赓虽不知情,但也觉无拉扯的必要,遂把那个叛徒骗出戏院。一出戏院,陈赓就跑,但因双腿两次重伤,留下后遗症,稍瘸,跑不快,被那个叛徒拖住,两个人扭成一团,相互厮打,那个叛徒忙吹口哨,招来巡捕,将陈赓逮捕。
陈赓被捕之初,曾遭鞭打、电刑等酷刑审讯。后来,宋庆龄带着许多记者前来探视,和巡捕房交涉,才停止酷刑。
1933年3月31日。上海第二特区法院,举行审判会。当日和他先后被审判的还有罗登贤、廖承志等四同志。叛徒王云程等人在法庭上作证。
在法庭上,陈赓毫无惧色,慷慨讲演,高声唱国际歌,闹得法庭措手不及。
“审判”结束,陈赓等被引渡给上海公安局,进人国民党当局的魔掌。敌人怕他逃跑,在他的牢房里,特安装铁柱子,把陈赓和铁柱子铐在一起。
在上海期间,中共党内“大名鼎鼎”的大叛徒顾顺章曾来劝降,送来的礼物被陈赓扔得遍地都是。
不久,陈赓又被押解南京。陈赓善于逃走,这在国民党内小有名气。队上海起身始,敌人就把他和另一个同志用铁锁链锁在了一起。
因为在北伐时期,陈赓在蒋介石最危难的时候替他出过大力,救过蒋介石的命。在押解陈赓的列车到南京时,国民党宪兵司令谷正伦,拿着蒋介石的电报,亲自到火车站来“接”他。并转达了蒋电报的内容,意思是说,陈赓在北伐时有特殊的历史,要劝他“悔过”,加入国民党,自会有锦绣前程。
陈赓在南京,以顾顺章为首的中共叛徒分子轮番劝降,陈不为所动。“黄埔同学”则故意穿着镶金边的将军制服和闪光的皮靴,来炫耀他们今日的“辉煌”。他们给陈赓说:蒋介石对黄埔军官有特殊的感情,何况陈赓对蒋有恩,如果“回心转意”,以后自会比他们兴旺发达。
由于陈赓坚贞不屈,国民党给了这个“囚犯”绝无仅有的“殊荣”。蒋介石要亲自接见他,审讯他,劝他“回心转意”。
当时蒋介石正在南昌指挥第四次对红军的“围剿”,敌人就把陈康押解到了南昌,列车在去往南昌途中转车,蒋介石派亲信吴忠信专程到南浔迎接。这就是陈赓所说的第三次南昌之行。是以阶下囚的身份被押解到南昌的。
到南昌之后,敌人把他安排在南昌市区中心,洗马池的江西大旅杜(这里正是当年南昌武装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蒋介石先派了他的秘书邓文仪,前去“看望”,并带去很多礼物。
邓文仪对蒋介石大肆吹捧,说:“北洋军阀用保定军校3000毕业生,就统治中国30年;黄埔有1万多名毕业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