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任海济的质问海森堡第一次选择了沉默。没有等海森堡回答任海济接着说:“然后是钚239。它需要石墨慢化、水冷却型天然铀反应堆及与之配套的化学分离工厂,在反应堆中铀238吸收一个中子,不发生裂变而变成铀239,铀239衰变成镎239,镎239衰变成钚239。由于钚与铀是不同的元素,因此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铀转变成了钚,但钚与铀之间的分离,比起铀同位素间的分离来却要容易得多,因而可以比较方便地用化学方法提取纯钚。至于铀233则通过钍232在反应堆内经中子轰击,生成钍233,再相继经两次β衰变得到。那么请告诉我建造这些设备又需要多少钱?我亲爱的海森堡阁下。”
“副元首……”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任海济向着海森堡摇了摇手示意他先不要说话,点起一支烟后站了起来,“我知道这个东西的威力。它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到之后的世界格局。”任海济放缓了口气。这一刻海森堡发誓他从面前这个少年的口气中感到一种无奈与伤感,“但我们不得不这么做。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别人拥有了这东西,我们却没有的情况。就好比某人将一把利剑架在你的脖子上。你的生死全由对方作主是什么感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回给他一把剑,在微妙的气氛中达到平衡。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副元首,我……”
“我知道。但你不研究它,不代表别人也不会。所以为了德意志我们必须这么做。”任海济走到海森堡身边,伸手搭住了他的肩膀,“你是我们德意志最优秀的核物理工程学家之一。这个计划还是需要你来领导。对了,你知道我为什么将这个计划名命为‘潘多拉魔盒’吗?”
“是的。我的副元首。我明白了。”海森堡现在以一改之前咄咄逼人的口气,“虽然它将带给世人无数的痛苦。但它依然保留着最后那点小小的光辉。”
“你能想明白就好。那份预算表重新算一下后交给我。我会全力支持这个计划。说实话你最初那个600万马克的预算连维持这个计划都不够。”任海济说到这里笑着摇了摇头,之后向门口走去。
海森堡听到他的副元首一边走一边嘴中小声念叨:“潘多拉打开了魔盒。释放出了关在里面的一百零八个恶魔。当她绝望的时候从盒底飞出一个小小的光球,它的名字叫做希望。因此,即使人类不断地受苦、被生活折磨,但是心中总是留有可贵的希望,才能自我激励。在死亡以前,希望永远存在,人生也绝对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副元首阁下。”就在任海济走到门口时海森堡突然叫住了他。
“什么?”
“你能保证不主动使用它吗?”海森堡一脸严肃的问,“它所造成的破坏将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以德意志的名义向你保证。”任海济点了点头,“因为我知道它的威慑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作用。”看到海森堡依然望着自己任海济不解地问到,“还有什么事吗?”
“不,没有了。能认识您是我的荣幸。副元首,不,杰克弗里德?冯?施维茵阁下。”
任海济笑着向海森堡点头致意后走出了办公室。
权力,野心与欲望的交织之卷 第四十章 鲜血浸染的德意志(9)
任海济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惬意地抽着手中的劣质卷烟。希姆莱曾不止一次询问过他为什么对这种低品质的烟如此情有独忠。他的父母亲――哈罗德和依莉娜在屡次劝他戒烟无效后只好退而求其次希望他改抽雪茄。至少那东西的杂质较少,烟也不用吸入肺部。不过任海济笑着说:当身上没烟的时候可以随时向别人要根来抽。方便才是最主要的。“方便”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理由只有他原来时空中的那个女孩才知道。
只有在抽这种卷烟的时候任海济才能找到活着的感觉。
1934年,在任海济看来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走上了正轨。“四年计划”的实施让德国正在逐步摆脱对于进口的依赖。大量国内稀少的资源被人工合成产品取代,使德国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国防军的扩张,装甲部队的建立,空军飞行员的培养,无不标志着德国正在走向战争。
“我到底在作什么啊?”任海济小声的问自己,随后突然双手抱头后低声吼到,“我到底做了些什么啊!”
因为自己的出现赫尔曼?戈林这个在他的时空中将成为德国空军总司令的男人死了,因为自己的出现阿道夫?希特勒这个独裁者提前的两年成为了德国最高领导,因为自己的出现德国的工业早早进入了战备状态。
“我还真是个混蛋啊……”任海济深吸了一口烟,“是我将德意志一手推上了满是鲜血的道路。不知道如果我上纽伦堡法庭的话会是什么下场?或许和戈林一样下场吧……”
装甲部队因为希特勒上台没有像原本的时空中那样受到陆军上层的阻碍。古德里安嘴中的那群“老顽固”不得不接受坦克装备。虽然在装甲师的数量上仍未能让任海济满意,但对于自己名下企业设计的坦克还是让任海济感到自豪。
而1933年。希特勒更是宣布恢复普遍军役制,并规定和平时期建立12个军和36个师的军队,大约50万人。这比任海济原本的历史早了约两年。六年时间足够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士官。
英德海军协定原本应该在1935年以电文的形式签订。希特勒出使英国后又是提前两年以书面形式签订了这份协定。之后任海济又特地跑去海军司令部向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找卡尔?冯?邓尼茨这个人。这个时候邓尼茨刚晋升海军中校,并调任训练巡洋舰“恩登”号舰长,负责海军学校学生的训练。在任海济的策动下邓尼茨被调往潜艇指挥部,负责组建潜艇部队。不得不承认,邓尼茨和古德里安一样是个异类,同时也是个天才。他不认同大量建造大型战列舰,但又承认大型水面舰支存在的必要。他看出了空军的重要性,并认为飞机将发展成为一个决战的军种。很快邓尼茨提出要求建造三百艘供第一线使用的潜艇,因为只有这种水下舰只才适合实施切断英国生命线的任务。两人谈了一个晚上,之后希特勒便下令大量建造潜艇。
空军的飞机在米尔希的策划下已上升到2835架。飞行员由最初驾驶滑翔机训练到现在驾驶各式战机在天空中飞翔。
一辆辆坦克,一门门火炮,一架架飞机,一艘艘潜艇正在流水线上组装。任海济知道这种情况还将继续下去。让他感到好笑的是就在7个月前德国和波兰还宣布签定了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难道波兰不知道5年后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吗?
冲锋队已经被清洗,陆军已经宣誓效忠希特勒,军政大权以完全交给一个人。德国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国家的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已经“一体化”。
希特勒所期待的就只有战争。
就在任海济面前的烟缸里装满烟蒂时电话响了。在接完电话后任海济飞奔出他的办公室,拦下辆计程车后绝尘而去。
柏林市中心医院的一间护理病房内任海济和一群人站在病床旁。躺在雪白病床上的是位垂暮老者。
“其他人都出去吧……施维茵阁下请留下。我想和你谈谈。”
“可是,叔叔。”
“放心。我不会用很长时间的。弗里茨。我知道年青人要和年青人在一起。我不会耽误施维茵阁下太多时间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叔叔。”中年男子还想说什么但见到老人向他摇了摇手后还是深鞠一躬后退出了病房。
“施维茵阁下。你还记得我们之前的约定吗?”
“是的。兴登堡阁下。”
老者仿佛松了口气:“我已经时间不多了。请告诉我。副元首,我当初的决定是不是正确?我所深爱的国家最后又会走向哪里?”
听到前德国领袖那半无奈,半伤感的口气任海济的双眼一时间湿润起来。知道最终结局的他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他总不能告诉这个即将离世的老者:德国将迎来比上一次大战更为苦涩的结局吧。
见任海济不说话,兴登堡再次说到:“我虽然老了,但我一直在关注着德国的变化。你说的没错。自从那个男人上台以来他的确做到了许多我做不到的事,他带领着德国重新崛起。但是他似乎正带领着德国走向……”
“战争。”任海济接口说到,“但是为了德意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