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完全暴露在英军攻击之下。然后就会在英国人的“十字军战士”行动下被赶回昔兰尼加。之后的1年时间内,双方就在昔兰尼加,以托布鲁克为中心,双方不停的互相扯皮,浪费时间。
任海济最终同意了隆美尔的计划。作为元首在北非的代表,他有权利决定任何一项军事行动。毕竟,现在利比亚的英军有太多事要忙。他们的攻击因德军攻击希腊而陷入停顿。是反击的时候了。
隆美尔计划将所有德军与意军现有兵力集中起来,抢在英军完成防御工事前,优先攻击苏尔特湾南端的马格塔隘道。马格塔隘道北端便是苏尔特湾的海水,南面则是任何车辆都无法通过的,名为西布恰的大片盐水沼泽。如果德军占领了这里,英军想要进攻的黎波里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从正面强攻,那德军很容易就能挡住他们。要么花费更多时间与补给,从更南面的沙漠迂回,这可能性也很低。一旦占领了马格塔隘道,那利比亚东侧能阻挡德军装甲部队的就只剩下梅尔沙隘道这一个关口。再往东则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平原地带了。到那时,除了海岸边的几个城市外,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德军装甲部队一路突进了。
不出任海济所料,加里波尔蒂拒绝了这次军事行动。他的理由很简单。德军部队与武器都未能全部抵达。现在北非的德军人数仅1个师多点,而火炮,补给车等装备只能武装2个半旅,至于坦克数量仅180辆。这些坦克数甚至还不及“瓦露基利”应有数量的五份之四。此外士气低落的意军还未完成休整,在战场上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力。
这些理由在任海济看来一文不值,全是废话,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任海济眯起眼看着这位利比亚意军总司令数秒后扔出一句:管你屁事。我给你面子才来通知你一声。你想在这里或英军战俘营中养老,搞基那是你的事。我才不要陪你个老头在这里玩。英国人已开始转入防御。现在不打,难道等对方完成防御后再来爆你菊花啊?
以上是任海济的原话。不过在经过德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武官林提仑将军的翻译后就变成:英军已无力对我们发起进攻,现在是我们反击的最好机会。如果军事行动顺利,我们就能将英军一路赶到昔兰尼加以东,一举夺回班加西。
加里波尔蒂最后还是同意了隆美尔的计划。夺回班加西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既然连元帅都同意了这个计划,那剩余一群意大利军官们也就高举双手赞成了攻击计划。当然隆美尔并不知道任海济与加里波尔蒂之间的谈话内容。在写给妻子的信中他说道:在太阳照耀之下,我感到愉快无比。我和意军指挥官们相处的极好。可以说是再不会有比这个更好的合作了。
1941年1月29日,英军在马格塔隘道口稍作抵抗后便开始一路后退。
为了使希腊能够获得“最大量的支援”,韦维尔将原本处于前线,由英国本土运输而来的第二装甲师的所有兵力开始向后撤离。(该装甲师总兵力只有半个师左右,另外半个师的兵力在经过西西里海峡时遭到德军轰炸机狂轰滥炸,与他们的装备一起沉没在地中海海底。)试图用于支援希腊战场。而澳大利亚第六师也被换为刚刚到达的第九师。(该师刚刚随船队抵达亚历山大港后,便被立刻送往前线。不过还有一部人员与装备因补给问题停留在托布鲁克。并未全员开赴前线。)澳大利亚第九师与英国第二装甲师一样,属于新组建的部队,除了缺乏战斗经验外,他们的多数装备和运输工具也都被截留下来,准备送往希腊。此外韦维尔的得力干将阿康纳尔也被调回亚历山大,继任的尼梅将军虽然骁勇善战,但对沙漠战却毫无经验可言。而他们的对手却是那个在法国战场上,不需要任何俘虏,杀得双方所有人都闻风丧胆的武装党卫军部队。
隆美尔将副元首的直属党卫军作为攻击主力,突破战的尖刀。
因为“瓦露基利”很多坦克没有运到,于是有相当数量的一批士兵被留在的黎波里。作为理论上的预备队。但即便如此,相对国防军第五装甲师拥有的80辆2型坦克和意军“阿里埃特”师的16辆M13/40坦克(那个应该是坦克吧,至少它是全履带制的)来说,“瓦露基利”拥有北非德意联军中最强的装甲战斗力。
将前线作战任务全部交由克莱茵指挥后,从25日攻击开始。任海济所做的就是乘坐半履带装甲指挥车更在大部队后方不停行军。而隆美尔则与历史上相同,乘坐着轻型侦察机“白鹳”在天空中督促下方的军队高速突击。
--------------------
隆美尔的补给啊~~
游戏中攻击型成长的隆美尔补给只有36(37?)点。
第1回合非常嚣张的一路前冲。第二回合就因为补给耗尽,向一旁让路了。
好不容易看到地图上有个城市可以补给,开进去一看补给只有10?!
你妹啊!太坑爹了!这也算是个城市?分明就是小村庄嘛!
落日,大英帝国的终结之卷 第八十章 暴风雨前奏(8)
德意联军毫无阻拦,在短短1天时间内便越过马格塔隘道让韦维尔一时手忙脚乱。就在今天早上,当他听到马格塔隘道失守的报告后,那镶有金边的白瓷茶杯趁他失神的瞬间从指间滑落,杯中的红茶迅速染红了白色桌布。
韦维尔对于自己的部下未能在马格塔隘道口全力阻挡德意联军的前进行为而感到愤怒。同样也为德军的突然出击而感到震惊。
德国人的反应出乎他意料之外。原本以为德军需要大量时间来集结部队,在3月中旬前不可能发动攻击。因此他才抽调北非精锐部队前往希腊。可就在希腊遭到攻击后的第2天,德意联军就开始行动了。如果说德国人的这两次军事行动在时间上是个巧合,即便打死他,韦维尔也不会相信。同时发生的两线战斗,让韦维尔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掉入了德国人的陷阱中。
德军在北非的战斗与在希腊的战斗同时展开。虽然看上去是两次完全不相干的军事行动。但对暗中策划这一切的任海济来说都属于他的同一个计划――“双头蛇行动”。在任海济的计划中,同时展开两线攻击能迫使对方分散兵力。这点对于对无法及时得到本土补给的北非英军来说是致命的。
打蛇打七寸。但对于双头蛇来说。无论你打它的哪个头。蛇的另一个头便能狠狠咬上你一口。反映到地中海战场上便是,无论英军将重点放在北非还是希腊,另一侧的军事行动就能顺利完成。如果英军自大的将兵力一分为二,那就会同时遭到攻击。
当然英国人并不傻,任海济也不认为他们有胆量将原本就战斗力不足的部队再一分为二。在从震惊中缓过神后,韦维尔立刻召集了他的众参谋们思考对策。
精锐部队已被调往亚历山大港,已经或即将登船抵达希腊。现在已不可能,也没时间再让这些部队返回昔兰尼加。马格塔隘道意外失守,那剩下的便只有梅尔沙隘道与昔兰尼加沿海的多个港口城市了。
韦维尔与他的众参谋们立刻做出决定,退守梅尔沙隘道。在必要时可以放弃梅尔沙隘道,依靠班加西,巴尔切,德尔纳,泰米米等沿海大型城市阻挡住德军前进步伐。为部队从希腊战场抽调部队增援争取时间。至于希腊战场是胜是败,那只有尽全力,听天命了。
韦维尔与他的北非军团面临的困境其实也代表着现在的英国人所面临的困境。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
历史上的那群“伦敦上空的鹰”们被死死拖在了挪威北部。在丘吉尔改变命令前,他们只能不停趁夜飞抵奥斯陆与纳尔维克上空,然后在德军地面防空火炮与夜间战斗机的交叉火力下试图炸沉那4艘被数百吨钢筋混凝土死死保护起来的“伊利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任海济眼中只能出任诱饵任务的英国老式战列舰成功完成了它们的任务,钓上了英国皇家空军这条大鱼。
至于英国皇家海军,格陵兰海一战使他们元气大伤,直到现在还未缓过气来。丘吉尔不止一次询问海军,全新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与“光辉”级航母到底何时能够成为海军战斗力。不过恐怕想在41年中旬前让他们加入海军的难度与想让丘吉尔的光头上长出头发来的难度一样大。更大的问题是,缺少了在北大西洋巡航的舰队。即便美国人对前往英国的商船队加强了保护,但商船队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