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是故事的故事-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到生产队,干部、群众大受感动。生产队长借此动员大家听传达:"城里来的大学生赤脚踏雪给我们传达毛主席的声音,我们还好意思不参加吗?"
宣讲台已经搭好,台下的听众也确比预料的多。亨元精神抖擞,用苏白普通话向"贫下中农同志们"宣讲二十三条。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群众大会上讲话。
宣讲完毕,生产队干部热情邀请他吃午饭,饲养场附设食堂的新米饭松软可口,还特地从鸭棚里掏出颗新鲜蛋炒了佐餐。亨元吃得忘乎所以,以至于把作为中央文件的"二十三条"遗忘在饭桌上。
赶回工作队队部销差时,小队长(浦江一中校长)要他归还这本小册子,他才拍拍脑袋惊呼不得了。本来,赤脚在雪地行走是可以表扬的,现在不得不挨一顿批评了。
县中校长,现任工作队小队长说:“如果本子丢失,要上报县委。被坏人捡到后果不堪设想!”亨元只得提心吊胆再去生产队取本子。
所幸,那里的人已经妥为保管。还没等他走到生产队,半路上就碰到准备到阳山镇给亨元送本子的人。
 自从那次拜访林芬的家庭后,亨元很少再与她有所接触。一则班级工作忙;二则新校长叶明来了后治校严谨;三则班里有个名叫花玉的女生与林芬一个生产队。
她已略知班主任的风流韵事,密切注视着他的动向;而更主要的是退居第二位的秦东找他谈过一次话:"党支部对你的入党申请已经讨论过,准备列为培养对象。你要好好干……
听说你与高一甲班的林芬在谈恋爱,这个问题要慎重考虑。学校是不准师生恋爱的,下个决心断掉它吧。"
亨元说:在她就读枫林中学期间我可以不与她来往,但等她毕业后,我还是要找她的。秦东认为这是不现实的,当然那个时候学校也管不着了。
亨元努力在初三丁班学生的言谈举止中挖掘意识形态材料。
监视班主任私生活的女学生花玉有一付好身材和高鼻梁、双眼皮的面庞,酷爱越剧。有一次浦江越剧团到枫林演出,越剧迷花玉买了票不上夜自修偷偷上剧场一睹头牌小生金世祥的丰采。
亨元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学生的"不轨"行为,第二天上夜自修的时候,把她叫到办公室,岂知花玉早有挨批评作检讨的准备,未等班主任开口,就递给他一张折成飞鸟形的纸条,说检讨已写好,请老师过目。
亨元待学生走后,打开纸条一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纸条内容如是:"敬爱的金老师,我日日夜夜想念你,想得我茶饭无心,睡眠不安,你收我为徒弟吧,我愿意服侍你一辈子"。
亨元正在琢磨这封信是什么意思,花玉又急匆匆走进办公室给亨元送上另一张纸条要求收回飞鸟形纸条。他这才解开了谜:原来,"飞鸟形"是给越剧小生金世祥的;第二张纸条才是检讨书。由于送错了对象,才拆穿了西洋镜。
他将这一颇具讽刺意义的事情讲给同室皮旦听,皮旦又向上作了汇报。在一次全县教师大会上,宣传部副部长作形势报告,谈到青少年思想动态时,举了亨元提供的例子,这给他此后的入党起了很大作用。
前额像列宁那样突出、眼窝深陷、细长个子的枫中的最高领导人叶明把诚惶诚恐的青年教师亨元召来支部办公室谈话。
他简明扼要地肯定了亨元的成绩:"把班级搞得很有起色"也一针见血指出了他身上的弱点和缺点:"你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似乎有些放任或者说任性。"
亨元点头表示同意,并且把徐行劳动"不告而别"的故事讲给了叶明听。校长要他好好看一些思想和理论修养的书,还表示,今后可以多谈谈心。
叶明夫人陶崇是浦江师范著名的数学老师,也随夫调来了枫中,担任人事干部兼教数学。一起来的还有两个未成年儿女。
这个家庭对亨元很友好,尤其是陶崇,下班的时候见他在办公室悠闲自得地拉胡琴,引起她浓厚的兴趣,不禁驻足聆听还发表评论:
"我也会拉一点胡琴,但不像你那样能拉出澳里澳里的声音。"要拜亨元为师。
他后来去叶家(住校内原来秦东的宿舍)多次都是聆听叶明的教诲和向他暴露思想,陶崇根本没有机会学拉胡琴。
因叶明在浦江师范当过短时期的领导,一些骨干教师被他挖到了枫林中学。如物理教研组长何西(无锡人)、语文教研组长龙昌加上原来一些教学骨干:物理教师顾白;化学教师裘星,体育教师拉兹等都是爱好音乐的年轻人。
年长一些的:美术教师和音乐教师能拨弄京胡和三弦,江言能弹吉它。于是在教工中组织了一个融唱歌和舞蹈一体的乐队,经常在集会上表演。亨元擅长竹笛,在伴奏中音量大、音调高,无疑成了第一乐手。
在一次去浦江的比赛演出中,为歌舞《克拉玛依》和《万岁毛主席》伴奏,颇有喧宾夺主的势头。但是真正获得观众欣赏的却是拉兹和裘星的对舞。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他想把吹笛水平再提高一步,无师自通地学一些高难度技艺,无奈智力平庸,充其量三流水准。
转眼暑假快到,送走了十三人的毕业班。根据惯例,班主任亦可升入高中部任教,且亨元已内定为高一甲班的班主任。岂料,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八月初,在吸收他入党的支部大会上,叶明待大家举手表决通过他的入党志愿书后,郑重地宣布:浦江县已正式建立四清工作队,凝分赴各乡镇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本校抽调亨元参加工作队,明天就要去报到。他听了后的心情很复杂:
喜的是年方二十五岁已成为一名党员,这在知识分子中是的宠遇。忧的是当高一班主任的愿望落空了。此去工作队至少一年,哪有教书育人那般潇洒自在。
次日,亨元打点简单的行李,背上一只京胡前往浦江汽车站附近的防痨协会报到。那里是全浦江工作队员的培训基地。他被分配在赴白街公社的大组里,并且任命为这个大组共青团的支部负责人。
大组的领导是白街公社团委书记,对亨元很器重,使他并不感到孤单。在讨论中,他发言热烈,并且结识了参加工作队的许多机关干部,有些人是市区大机关派下来的,据说工作队将升格为市委级。
在学习期间,大家听取了国家元首夫人的录音报告。她介绍的某地的四清经验,认为农村社教运动主要解决四清和四不清的矛盾,并提倡干部要下基层参加劳动或调查研究。
一些文化不高的农村干部在讨论中把元首夫人比作正宫娘娘,亨元觉得很是滑稽,感到农村中的封建意识还很浓厚。学习了一个多月后,近千名工作队员分赴各自所去的农村。
他先到白街团委办公室坐了一回,他的顶头上司要他积极配合大队工作组长做好工作。他要去的地方是七星大队。工作组共五人,组长姓陈,是浦江酿造厂的厂长。另外三名队员都是非党人士。
亨元介于党与非党之间,自以为是党员,而陈组长确实也把他当作自己的第一助手,常常委以重任。
由党的第二号领导人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文件,重点放在解决干部的四不清问题上,故工作组抓大队和生产队干部的退赔比较严厉。
在七星大队干部会议上,陈组长作了简单动员后,就把向"四不清干部"收取退赔款的任务交给了亨元。由于每个干部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因此他不得不挨家逐户去收款。
正是青黄不接之际,他很同情这些村干部及他们的家属,眼看他们在逼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得把衣服、家具卖掉,觉得自己有点像黄世仁或穆仁智。
一天晚上,在五个工作队员住在一起的小屋子里,大家已躺在铺上,亨元向组长诉说收取退赔款的困难。言语间流露对某些做法的不满。
陈组长听后语气沉重地告戒亨元:"你的情绪不大对头,上面一再强调要反右倾,同志,当心犯政治错误!"
亨元不以为然,继续与组长顶嘴,陈组长被激怒得乒乒乓乓拍打起床板来。尽管如此,亨元把退赔款还是收齐了,达千余元,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陈组长要他存到银行里去弄一张活期存折较安全也便于保管。他遵嘱把一大堆钞票放在书包里,步行数里,小心翼翼地去白街镇信用社存款。
在七星大队蹲了两个月就到国庆了,过了假期,全县工作队员又集中浦江进行整训。整训中,陈组长对亨元在收退赔款时表现出的右倾情绪再次提出批评,他不服气,直接找上级领导申诉。
此时党的一号领导亲自起草了二十四条,认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是四清和四不清,是走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