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渤海国武王传奇-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贵妃知道小婶娘是在抱怨武王,却没有办法解释和安慰,只能默默地听着。
姜凤飞哭了一会儿,发泄出去了,心情平静下来,向陶美鸾说道:在太妃面前,我是弟媳,你是我媳,咱们都是王室的媳妇,应该是同命相憐的。我看太妃的病情已经很重了,要赶紧让王子王孙们来探望一下。
陶美鸾也觉得太妃的状况有些不对头,跑去就向武王禀道:太妃思念三叔和驸马,病情越发加重了。
武王道:南征之战进正处于关键时期,无论如何不能把张文休和大野勃召回来。再忍耐三五个月,他们就可以凯旋而归了。
第八十六章 吴钦差劝善 新罗王求和
    到了仲秋节的时候,大野勃和张文休还在前线,没有回来陪太妃过节,高太妃的病情立刻加重了许多。她不准任何人靠近,独自卧在窗前的软榻上望着月亮,彻夜不眠。她好象看见大祚荣从月光中向她走来,拉着她一起飞向飘缈的云霄宫阙。当她想要用力和大祚荣相握相拥的时候,却又感觉到自已是在敖东城的王宫里,在孤零零地赏月。她知道自已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又想到了大祚荣托付的仙功秘册。自从大祚荣逝世之后,高贞玉就不断地考察大氏子孙,想把高王留下来的秘册传给德才兼备的后辈。她觉得大武艺的两个儿子大都利和大钦茂,大野勃的儿子大荣华,大乙夏的儿子大元义,都是出类拔萃的王子王孙,曾想把秘册传给这些人。可是,现在却无法实现了。嫡长孙大都利死在中原了,嫡次孙大钦茂去长安入侍未归,侄子大荣华和侄孙大元义也都随大唐皇侄李琳去了长安。一时无人可传,又不能让这些秘册遗失了,她必须作出决定。
第二天,太妃不吃不喝,也不让人来侍候,关起门来,挣扎着从壁柜深处翻出一个锦匣,把里面的放的六本秘册拿出来,抱在怀中静静地沉思了好久,然后咬了咬牙,把那些书本放在火盆里点火烧了。她看着那一缕火光,脸上流露出一副非常遗憾的表情,轻轻地说道:大祚荣啊,实在是对不起,我把你留下来的秘册烧掉了。我知道这是你的心血和期望。可是眼前没有可传之人,我宁可让它化为灰烬,也绝不能让它流入俗人手中,给子孙留下祸根。请你原谅我吧!
人们都说,十六的月亮才是最圆的。也许高贞玉太妃也深信这一说法,特意选择八月十六夜去和大祚荣天堂相聚。仲秋节后的月圆之夜,高太妃静卧在窗前月光下,睡着了,永远地睡去了。
渤海国高太妃逝世了。武王大武艺立即陷入因境。要为太妃治丧,就不能不把三叔大野勃和驸马张文休从前线召回来,这样一来,南征就要半途而废,万一大军后撤时新罗国人马乘机追杀,后果将不堪设想。武王左右为难,十分焦灼,就把大内相乌知古和右相高海清召来商议。
武王道:现在太妃的葬礼必须如期举行,南征的将士又不可能一下子召回来。孤王好象陷入了矛和盾的僵局之中。你们有何妙计能解开这个僵局。
大内相乌知古奏道:臣以为没有两全之计。如果不能放弃南征,就不要把太妃逝世的消息发布到前线去。如果一定要让王亲都回来参加葬礼,就要当机立断,放弃南征。
右相高海清奏道:臣以为这事不难解决。张文休已经在金城登陆,凯旋之期已经不远。只要把太妃的葬礼往后拖一拖,就可以两全了。
武王斥道:这叫什么两全?秘不发丧,拖延葬礼,是对死者的最大不敬。你相陷孤王于不孝吗?
这时,有司政官来报:大唐钦差吴思谦来到敖东城。
吴思谦将要到达敖东城的快报早在十五天前就送到了,武王料到他是为渤新之 战布来,是来制约渤海国和偏袒新罗国,就已经想好了冷淡这位钦差的对策。由于近日忙于过中秋节,再加上太妃情况不妙,武王就把钦差的事忘在脑后。这时听说钦差已经到达,倒有些意外的感觉。
武王对大内相乌知古说道:原先有驿报说他十天前就该到了,不知为何拖到今日。他一定是为阻止我军南下而来。大内相先出面接待一下,待国丧大礼之后孤王再和他见面。
乌知古领了王教,出城迎接钦差吴思谦,向钦差禀道:渤海郡大内相乌知古,代表武王恭迎钦差大人。因渤海郡太妃昨日不幸逝世,武王重孝在身,不便来迎,请钦差大人包涵。
吴思谦原本是对劝渤海郡王停战收兵没有信心,这时听说高太妃刚刚宴驾,不暗暗叫苦道:我吴思谦此番出使真是运气不佳。原先是没有信心,现在就有些绝望了。那大武艺只要以举行国丧之礼为借口,暂不受理皇帝诏书,我这钦差就无计可施了。我不能这样等下去,必须想办法尽快见到武王。
大内相乌知古见钦差在那里发呆,就上前说道:钦差大人一定是劳累了,请先到宾馆休息。
吴思谦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说道:渤海郡太妃不幸宴驾,本官理当祭奠。请大内相按渤海郡的风俗为本官准备一下。明日本官要到灵前吊唁。
按照礼节,太妃的儿孙该在灵堂接待来吊唁的人,表达谢意。大武艺是国王,不会对每一位前来吊唁的人都亲自接待。可是大唐钦差要来吊唁,他是一定要亲自接待的。吴思谦就是想用这种办法,尽快和武王见面。
次日,大唐钦差吴思谦来太妃灵前吊唁。武王早已在灵堂等候。两人就在灵堂的侧殿上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谈。
武王恭敬地说道:吴大人亲临灵堂,为太妃吊唁,让本王感激不尽。
吴思谦急切地说道:本官能到敖东城来也是不易,赶上了太妃的葬礼,岂能不表示一点心意。本官奉旨来到渤海郡,并非例行巡视,而是有重大诏命要向武王传达。请武王尽快安排接诏仪式。
武王压抑着不耐烦的情绪,说道:本王正在为太妃举哀,现在接诏,恐怕不妥。请吴大人先透露一下诏书内容,让本王有个准备。
吴思谦道:皇帝陛下十分关心渤海郡和新罗国的关系。听说渤海郡和新罗国开战,陛下很是不安,就颁下一道敦促和平的诏书。
武王面露愠色,说道:一定是新罗国恶人先告状,向皇帝说了许多坏话。渤海郡刚刚和大唐重归于好,本王不想再和大唐作对,也请大唐皇帝不要包庇新罗国。
吴思谦急忙说道:请武王不要误会。皇帝绝没有包庇新罗国的意思。诏书的大意是说,新罗国和渤海郡就象大唐的两个兄弟。弟弟和睦,长兄无忧;弟弟相斗,长兄痛苦。又说大武艺和金兴光就象大唐皇帝的左右手。两手合拢,无所不能;两手相残,痛苦不堪。希望武王以海东安宁和数百万民众安乐的大局为重,停战收兵。
武王沉思好久之后,向吴思谦说道:既然皇帝是一番好意,本王愿意遵诏执行。请吴大人稍候,本王即刻安排接诏仪式。
吴思谦兴奋地说道:果真如此?那本官现在就回宾馆去恭请皇帝诏书。
大内相乌知古替武王送走吴思谦,回来向武王问道:基下为什么这么着急接诏?
武王道:和新罗国的战争总要有个结局。凭我渤海国现在的实力,还不可能在三五个月之内将新罗国灭亡。张文休已经攻克金城,标志着新罗国的大败和渤海国的大胜。我们应该见好就收了。原先孤王担心收兵时机选得不好,会遭到新罗军的追杀。现在既然是大唐皇帝有诏,谅那新罗国王也不敢再有作为。可以把太妃逝世的消息按正常程序公布出去,并立即传令给张文休,命三路征南大军相机撤兵。
大内相乌知古接了王教,当即派出快马,向设在南海府的中军大营发出太妃逝世的讣告和三路大军撤兵的教命。
就在渤海国武王决定撤兵的时候,新罗国国王也已决定向渤海国割地求和。
新罗国王金兴光中了张文休一箭,险些落马,幸被世子金承庆奋力救回。金兴光到了熊津城,卧床养伤。世子金承庆招募新兵三万,在熊津固守待援。
一个月后,新罗国王子金思兰从长安归来,向国王金兴光禀报:大唐玄宗皇帝不想破坏与渤海郡刚刚恢复的亲和关系,只能派出使节往敖东城劝说武王罢兵休战,却不能派遣唐军来援助新罗国。国王金兴光立刻象泄了气的皮球,精神完全崩溃了,身心痛苦也加重了,竟然几次昏厥。
世子金承庆向弟弟质问道:你在长安多年,不是结交了许多大唐高官吗,难道就没有人肯替我们向皇帝求情吗?
金思兰无可奈何地回道:渤海国已经派左相张雨生率军驻扎在辽河沿岸,唐军若有举动,必然引发唐渤之间新的战争,这是大唐满朝文武都不愿看到的局面。现在只有靠我们自已想办法来结束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