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大清朝-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扌来鸬馈�

    “嗯!”马德点了点头。把手里的西瓜皮往外就是一丢……

    “哎哟!”

    一声惨叫!

    之后,就见一个白白胖胖,看上去大约十岁左右的小小少年走了过来,双手叉腰走到马德面前,气咻咻地说道:“哪个家伙这么没有公德心?这西瓜皮怎么能乱扔?砸着小爷的脑袋瓜子,你们赔得起吗?”

    “臭小子,跟谁说话呢?”

    马德一瞪眼,“蹭”地从竹椅上坐起,伸手就把脚下地布拖鞋给脱下来拿到了手里。

    “娘!”小胖子把脸伸向了罗欣。一脸可怜相。

    “咳咳……”罗欣咳嗽了两声,朝马德瞪了一眼。

    “儿子。爹刚跑了一段路。脚底板有点儿不舒服,来,你给我按摩按摩……”看了一下老婆的脸色,马德嘿嘿一笑,识相的把拖鞋往地上一扔,把脚伸向了自己的儿子。

    “娘,您累不累,我帮您捶捶肩!”

    白了马德一眼,小德脖子一扬,几步蹿到罗欣身后。小拳头一下一下地在罗欣的肩膀上敲了起来。

    “臭小子,早晚收拾你!”马德颇有些嫉妒的看了罗欣一眼,忍不住嘟嚷道。

    “娘,今天我看到那个谁了……”没理会马德,一边给罗欣捶着肩膀,小德又一边说道。

    “你看到谁了啊?”罗欣笑问道。这个儿子自打能走路起就不消停,年纪稍大一点儿就已经开始“横行”江宁府,手下还有一帮跟他年纪相差不多的小喽罗,整日里“不务正业”,没少让人操心。不过,他们就这么一个儿子,虽说调皮了一点儿,可这孩子也算是乖巧懂事,而且也没有做过什么过份地事情,反而还帮过不少人,在百姓中居然还享有不错的口啤,所以,她自然也舍不得责罚。别看刚才马德那一副想拿鞋底抽人的样子,实际上,如果小德把屁股凑上去,马德还未必会动手呢。

    “就是前几个到咱家来拜访的那个什么雍王爷……我看他去了鄂府呢!”小德说道。

    “鄂府?是鄂尔泰府上吗?”马德插嘴问道。

    “嗯。就是鄂叔叔那儿!”小德点头道。

    “有意思,这么快就从苏州赶来了……看来,那位四爷这次来,好像不光是想筹集善款呢!”罗欣微笑道。

    “老子才懒得管他……”马德冷哼一声,又伸展了一下手臂,“反正,他不来找我,我也就当他不存在。在江南三省的地面儿上,还轮不到他一个小小的四阿哥在那里给我搅风搅雨!”

    ……

    北京。

    畅春园,烟波致爽斋!

    并不久被康熙封为德里郡王,即将出发前往印度重掌大权的九阿哥胤禟正在向康熙辞行。

    “儿臣此行,不知又要多少时日才能再睹天颜……万望皇阿玛保重龙体。”身边还有其他人,胤禟说话的语气有些哽咽,显得十分真挚。

    “嗯!”康熙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个儿子,事实上二十多个儿子之中,他对胤禟地重视与关爱程度都不怎么排得上号。他也一直不喜欢这个行事向来不怎么光明正大的九儿子。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论及才能,在自己地诸多儿子之中,这小子还是能排上前几名地。而且,这小子的表现也已经表明足以堪负重任。

    “胤禟啊,你此次远行,朕想问你……你打算怎么去镇守印度?”想了一会儿,康熙还是觉得自己有些拉不下脸来表现的太过温情。毕竟,他和胤禟都十分清楚彼此的关系除了一个父子的名头,一向都不怎么深厚。胤禟可以说些儿子应该说的话,他可就没那么厚的脸皮了。所以,他只好问起了正事。

    “回皇阿玛,儿臣以为,印度一时难以如缅甸一般并入国土,而且。其地情势复杂,极难处置。不过,今有于中于将军行事之例在前,儿臣以为,要想牢牢镇守住印度,首要就是兵权。只有拥有远远强于印度各邦的兵权,才能让那些印度人不敢妄动。不过,……在儿臣看来,以我大清如今的声势实力。再加上无论从西藏还是缅甸,我大清军队都可直入印度。所以。那些印度人定然不敢再有所异心,这兵权反倒不是那么急切了。其次,儿臣以为当多多拉拢那里地贵族。印度并不似我中华大地,其贵族、种姓地传承几乎一直没有断绝,那些人牢牢掌握着印度的国家之权,急切之间亦是难以除却,所以,可将其聚拢在身边,用‘以夷制夷’之法统治印度。至于这第三么……那就是分化!印度各邦国之间多有嫌隙,才会使得其国国力分散。难成大事。所以,儿臣以为,要想守住印度,首先就是不能使印度各邦国联合起来,免得其势力增长,从而与我大清为敌!……”胤禟答道。

    “倒也有些条理……你看看这个!”听完胤禟的话,康熙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突然又拿出一份奏折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东西?”看到康熙居然拿出一份奏折给胤禟看,旁边的佟国维、马齐、张廷玉以及新任九门提督隆科多都有些纳闷儿。不过,随着胤禟的脸色慢慢开始变得凝重,他们也纷纷打起了精神。……看样子是要有事了,指不定康熙就要垂询他们点儿什么,虽然不知道到底是有什么事,可在这种情况下,小心一些总是好地。

    ……

    “皇阿玛,儿臣以为,于将军这么做定然是有什么想法……他绝不会不利于朝廷!”

    就在佟国维等人思考着康熙到底给胤禟看了什么东西的时候,胤禟也已经看完了那道奏折。不过,他的话却也让在场的几个人都是一惊……这又怎么又扯上于中了?

    “多次秘密与西洋使者交往,与朝廷之敌眉来眼去……你凭什么断定他不会做不利于朝廷的事情?”康熙没理会一干臣子疑感的表情,只是又向胤禟问道。

    “皇阿玛。”胤禟向康熙一躬身,又举起刚刚那份奏折说道,“儿臣曾跟于中在印度共事过一段时间,虽不敢说深知其为人,可是,以他的性格,断然是不会做对不起国家之事的!要不然,于中为何先后对日本、缅甸、印度这些地方动手?这还不是为了我大清?这一点,恐怕不仅仅是儿臣,皇阿玛您和在场的诸位大臣恐怕都是深深明了。只是,这封奏折上却无视于中地功勋,只是凭一些臆测就断定于中意图不轨,这实是让儿臣深感惶恐。将在外,难免有些事情不能尽数告于朝廷、禀明君王,可如果有人因为嫉妒等因而无故陷害,那出外镇守的将领们岂非太过吃亏了?”

    “原来是状告于中跟西洋人眉来眼去地……”听了康熙和胤禟地对话,其余几人都算是明白了那封奏折上的事情。他们也十分清楚为什么胤禟要为于中辩护……如今清廷镇守印度的大军都归于中掌管,他九阿哥如果想坐稳“德里郡王”的位子,自然要卖于中一个人情了。

    “你能这么想就好。”胤禟说完之后,康熙点了点头,“你跟于中坐镇在外,一时也不会分开。那印度刚刚才平定没有多久,正需要你们两人戮力合作才能稳固我大清在那里的统治。确实不可因为像这道奏折上之类的谗言而生了嫌隙!……”

    “儿臣明白。”胤禟躬身应道。

    “于中先前来了一份奏折,说西洋人内部不和。只需以利益驱使,便可拆散其联盟,而且……”康熙随手将胤禟还回来的奏折扔到了一边,“于中还对朕说,我泱泱天朝,绝不能在受到蛮夷无耻偷袭之后就此停战!如若这样,那西洋蛮夷就会以为我大清软弱可欺,其心胆早晚会再次膨胀。所以,这一仗。还不能停,还得接着打下去!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还要打?皇上,于中他想做什么?”在旁边听着康熙跟胤禟一通接近于莫名其妙的谈话,马齐正感到脑袋发紧,此时听到康熙的话,立时忍不住问了出来。

    “按理说,于中说地倒也不错。可是。那西洋人由海上来去,舰船之利,也不在我大清之下……没有必胜地把握,这一仗可不好再接续下去啊!”张廷玉说道。刚才康熙一开口,他就把握到了对方话中的几个紧要因素。于中说的没错,泱泱天朝,哪能挨了打就完事儿了?这首先就占住了大义。虽说那西洋蛮夷也蒙受了损失,可是,光把敌人赶出国境就这么算了的话。指不定那些对大清心怀不轨的家伙还会再卷土重来。毕竟.这一次西洋人是太过大意了。如果他们吸取了教训。下一次再来的话,恐怕可就没那么容易对付了。所以,只有将对方彻底打疼,一想起跟大清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