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演讲论辩技巧-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立宪制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日本、美国(讲稿里并没有美国)。”由
于对事物缺乏足够的了解,就很容易造成类似的口误。

情绪紧张。紧张情绪是指人们精神活动的一种现象,一种因某种强大压
力所引起的、高度调动人体内部潜力以对付压力而出现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上
的应急变化。演说时,情绪的适度紧张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情
绪过度紧张也会使身体失去平衡而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并带来一系列的行为
紊乱,思维、记忆和动作的准确性都会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如果演
说者陷入如此状态,就很难避免口误。如有的人把“我们”说成“你们”,
把“肯定”说成“否定”,说东却道西,说左却道右,大多都是情绪紧张所
致。

讲述太快。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演说者常常要有意识地运用较快的语
速。但是,使用快速本身就包含了出现口误的可能。众所周知,快速就是意
味着在年位时间内容纳的词汇较多,语速过快,不仅会影响语言的清晰度,
而且还会使思维紊乱甚至思维断层,其结果很容易是丢三拉四、张冠李戴和
胡乱用词。纵观演说实践,由此产生的种种口误确实是屡见不鲜的。在某高
校举办的一次即兴演说会上,据一位评委的粗略统计,参赛青因讲述太快而
造成的口误竟达四十次之多。

(三)

从上述分析自然可以得出结论:从根本上讲,克服口误的关键就在于不
断提高演说者自身的修养。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万一临场出现
口误而且演说者又意识到口误时怎么办?有的人是当面认错。其通常说法
是:“同志们,对不起,这里讲错了,应该是。。”有的人则是不理不睬。
让它错吧,管它三七二十一,听众也未必听得出漏洞。

更有甚者,如有听众嘲笑、起哄或鼓倒掌,便板起面孔教训一通。前者
坦率有余,但机智不足,实非良策;后者愚弄听众,害人害己,更是愚蠢之
举。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补救呢?

一是直接正误。一旦造成口误,不必当众声明,也不必当众道歉,只需
按正确的讲法重讲一遍即可。如此补救,既不乏实事求是之意,又不失讲者
的体面。请看两句演说实录:“一九七二年八月一日,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在这次语文、数学统考中,我校考生取得
了较好的成绩,两科及格率分别为百分之八十五和百分之九十,分别为百分


之九十和百分之八十五。”显然,前者是在时间上发生口误,后者则是在数
字顺序上发生口误,当认识到口误后,演说者旋即都予以了纠正。这两句话
如出现在书面文章中,确实令人啼笑皆非,但在演说中一般不会有人因此大
惊小怪,因为演说毕竟是口传之事,只要及时纠正了口误,就可以得到听众
的理解和原谅。

二是巧妙否定。与上法所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来直去,而往往是通过设
问形式巧妙地否定口误。因此,只要运用得当,此法就显得更机智、更有审
美价值。其具体做法:一种是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例如,某厂团委书记
在讲到“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木、印刷术、指南针和青铜器”时,会
场立即笑声四起,机灵的演说者马上话锋一转:“在上次文化考试中,有份
试卷就是这样回答的。对吗?当然不对,四大发明应该是造纸术、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另一种是自己提问——听众回答。据传李燕杰同志有次演
说发现口误后便说:“同学们,这样讲,合适吗?”这时,听众席上便议论
开了,胆大的还纷纷答道:“不合适。”“不对。”李燕杰满意地点着头,
又赶紧接着讲了下去。类似的例子尚可举出若干来,仅从这两则就不难看出;
此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脱身术。

总结和研究口误的补救方法,是演说艺术活动的客观要求。不言而喻,
上述二法也不过是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亦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
圣药和一成不变的僵死模式。在具体的演说实践中,只要头脑清醒、观察敏
锐、判断正确、处理及时和方法灵活,演说者就可以成功地从口误的窘境中
摆脱出来。

(修德)


后记

吕钦文

在一条生疏的路上走了一程,自然会生出许多的忐忑与不安。于是,便
要瞻前顾后,环视左右,以确定现实方位,探求新的路径,尤其是悉心察看
身后歪歪扭扭的足迹——尽管难免要有几多羞愧、几多惶恐。

这时的蓦然回首是为了更好地继续前行。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境,在《现代交际》创刊五周年的前夕,我们将刊出
的全部文章汇拢、整理、分析,努力在总结和回顾中汲取经验与教训。然而,
在翻检、重读那些内容丰富、色彩斑烂的篇什文字的时候,我们不只是有一
种揽镜自照的感觉,从中窥见编者心血劳动的印痕,再次咀嚼、回味着创业
的艰辛、攀登的艰难,融汇起欣慰和喜悦、却也不无一些遗憾的情感波流。
而同时,更能使人怦然心动感触良多的还是蕴藏、活跃于那一篇篇文章中的
时代的风雨——她们扑面而来,映现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际的熙攘、错
落;观念的更新、碰撞;文化的交汇、整合;历史的嬗变、进化,以及由此
而引起的对社会、人生的多侧面、多视角的深刻思索。在众多的作者笔下,
围绕社会转型时期的人际关系演变这一主题,有事实的勾勒,理论的升华,
人物的描绘,情感的抒写,方法的探究,技巧的传示,误区的匡正,等等。
这一切对于正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而努力奋斗的各行各业的人们,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广大青年来说,
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可读性和实用价值。于是,我们编辑了这套《现代
交际丛书》,奉献给全国的广大读者。

《现代交际》杂志社的大部分同志参加了这套丛书的编辑、编务工作。
成书过程中,得到许多读者、作者和友人的热情帮助。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
主任谷长春同志欣然为丛书作序。东北师大出版社和吉林工学院印刷厂也提
供了相当多的方便,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传播人际交往、公共关系、演讲论辩知识,普及社会科学理论,对我们
来说只是一种探索,今后的路还很长,尚须人们不断地导引和指点。编辑和
出版如此规模的交际丛书,在国内尚不多见,我们不揣冒昧,做了一次大胆
的尝试,当然是很不成熟的,加以时间紧迫,所以缺憾肯定不少,诚恳希望
关心和扶植社会科学事业的读者、作者不吝赐教。

1993 年12 月5 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