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导魅力去影响他人,让企业员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让他们在精神上、
物质上、事业上能得到同步发展,使他们觉得工作在这个地方能够获得生存
和发展空间,最主要的就是实在一点,让员工信任你。
东大阿尔派总裁刘积仁
东大阿尔派内部一瞥
看好刘积仁领导的年轻队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东大阿尔派总经理刘积仁的成就可以归结于:一是生逢改革开放的好时
代;二是东北大学开明的领导;三是一支得力的年轻队伍。而教委的领导和
我接触到的一些高校校长们在谈起东大软件中心时都异口同声地说到刘积仁
的帅才和人品。以东北大学现任党委书记、前任校长蒋仲乐为首的校领导在
过去六年内给软件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政策上给予支持而不加以
限制,结果蓄水养出了一条大鱼。蒋仲乐曾对我说:“东大阿尔派之所以能
够成功,归根结底,就因为刘积仁这个人”。蒋仲乐指出了刘积仁的三个特
点:一是学术上不断跟踪国际上最新发展;二是懂经济、会管理,有很强的
市场意识;三是人品好,胸怀宽阔、宽厚、很有度量。蒋仲乐又说“同时具
有上述头两个优点的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而更难得的是人品。”中国古代讲
究“立大志者要修身”,提倡律己和宽容。儒家又强调“讲原则”,这发展
成日本企业中的严格管理。一个集体能否形成团队精神,往往与领导人的品
质有关:领导人过分追求名声和地位,就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下属功劳
归到自己帐上,从而引起内部矛盾;狂妄自大、听不进不同意见,谋私,心
胸狭窄、记仇,分亲疏,不愿或不支持同事成功等等都会影响一个团体的凝
聚力。近20 年来我接触过很多年轻人,技术方面才华出众者并不少见,但全
面能力或其他素质方面的一些弱点却限制了某些年轻人更大的发展。美国一
些著名心理学家最近指出,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智商概念,因为发现,决
定一个将来是否有所成就的诸多因素中,智力充其量只占20%,而在其余80%的决定因素中,宽厚、自信、坚毅等作用不可低估,心理学家把后者称为
“情绪商”。美国贝尔实验室取得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该
实验室科学家具有特别高的智商,而是这些一流学者之间的友好、愉快和有
效的合作。
说起刘积仁的成就,应该提到他的导师李天华教授。李教授创建了国内
高校中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和最早的计算机应用博士点之一。他全力扶持
刘积仁,并把刘积仁派往美国进修,还亲自与美国朋友联系,希望他们给刘
积仁以帮助和支持。李教授带的学生作出了成绩,李教授并不把名字署在前
面。这一榜样使我联想到导师如何为人师表和如何让研究生充分发挥才能的
问题。由于历史原因,现在的博士生导师年龄偏大,在新兴领域内有时不能
站在最有发展势头方向的前沿上。我不时会听到一些单位博士生的抱怨,说
导师只熟悉自己多年研究的老方向,要研究生追随导师继续研究不可能有发
展前途的课题。在计算机这种新兴领域内,像我这样年近花甲的博士生导师
创造高峰已过,很难跟上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技术的了解,我显然不如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导师要注意与学生一起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然后千方百计
创造条件使学生取得成功。近十年来北大方正很多重大成果是研究生负责完
成的,这些研究成果的方向一般是导师提出或导师与研究生讨论后共同提
出,而总体技术方案、系统设计与实现则由研究生负责,成果的第一署名者
当然也是研究生。导师还要创造条件使上述成果得到方正公司中试、经营和
培训、服务部门的大力配合,从而缩短了成果转化过程。东大阿尔派的经验
也表明教学、科研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所带来的好处。
近年来,各单位比较注意提拔年轻人才,有的还设有跨世纪人才工程,
但是不少单位还缺乏使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拔苗助长则是另一
种倾向,有些年轻人得到荣誉和地位已明显超过了他们的实际贡献,一个时
期出于某种需要或传媒的过分宣传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部分原因。有些年轻人
过分热衷于抛头露面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不再专心致志于扎扎实实的艰
苦工作,这种做法会导致内部凝聚力的下降。
从东大阿尔派的经验中,北大方正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们离真正的成
功还有很大距离,而成功往往是失败之母,只有充满危机感和保持清醒的头
脑才能长盛不衰。
八、给我一片天空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中国计算机硬件市场的迅速成
长,带动了软件市场的茁壮成长。多年来字处理、排版等软件在国内用户的
现代办公环境中的应用很普遍,它们不仅是中文软件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
品,而且也是国内用户进行中文处理必备软件,这与国内计算机的普及和应
用现况也相一致。与字处理软件市场相比,中文校对软件的市场显得较为狭
小,国外文字处理软件很早就带有校对功能,可以说是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标
准配置”,但中文校对软件在国内的应用还不那么普及,这一方面是因为国
内办公软件市场对该类产品的市场需求狭小,另一方面是因为中文校对在技
术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是因为中文本身与英文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
别。在这个市场上也出现了金山、黑马校对系统实力较强的企业。并且在1996
年度金山、黑马、北成三家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就是中文校对软件市场的缩影。
后来在模式识别软件方面本来是以清华OCR 独树一帜,后来汉神文字识别系
统的出现,给清华OCR 的“老大”地位带来一些影响,由于汉神文字识别系
统上市的时间较短,在一段时期内想在国内模式识别软件市场出人头地比较
吃力。
由此看来,想做“中国的微软”,在没有硝烟的商战中,比起炮火连天
的战场还要困难得多,它是一种斗智斗勇的战斗。国内的软件生产商在摆平
国内软件企业的排挤时,还要去应付国外企业的抢夺。瞿学魂曾深有感触地
说:“纵观信息产业不到50 年的历史,其发展的规模、竞争的胜负从来不绝
对取决于一个企业的资金实力,也不取决于技术水平,更不取决于政府的扶
持,而取决于企业对产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取决于企业高瞻远瞩
的竞争战略,取决于企业内在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企业独特的文化凝聚力。
总之,它们是看不见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统称为管理。”
很多因素是我们无法把握的,尤其是在市场竞争中,很多人已经发现所
谓的最后一片阵地岌岌可危了。在中国的软件产业界,科利华在软件产业界
是唯一一家在呼喊需要竞争对手的企业。
宋朝弟说:“中国的财务软件有100 多家往里扎,用户感觉到是使用财
务软件的时候了。我们希望有20 多家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同时炒作家教市场,
不希望小公司的低劣产品把家教软件的口碑做坏了。科利华有70 多位教师组
成的教研中心,如果竞争对手没有一个由优秀教师组成的教研中心,就不要
和科利华竞争。教育软件不仅是软件,而且是教育;软件只是一个载体。只
有教育内容好了,才可以把内容做好,在设计指导思想上,如果不能深刻体
会用户的需求,理解教育软件的本质,没有突破,你也只能跟着别人走,成
不了大气候。”
《中国计算机报》的记者刘韧说:“宋朝弟有过竞争取胜的经验。” 1991
年,当科利华开发出第一个产品“CSC 校长办公系统”软件后,经过两年的
发展,1993 年底面临着一场激烈的竞争,一下子有20 多家都在教育报上打
广告。据宋朝弟说:“那时候,教育报的广告排都排不过来,天天都是校长
办公系统。这时,学校能感觉到,上校长办公系统是时候了。市场起来了,
而在这时,科利华使出了杀手锏。1993 年5 月1 日,科利华推出了一个特殊
政策——买软件送硬件,一下就卖了1000 套。别人根本就卖不动,等着他们
也跟着卖软件送硬件时,已经来不及了。”
虽然宋朝弟的这种方法在业界被评说不一,但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宋朝
弟可谓是具有“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