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控制,使官僚主义盛行,人民失去主人
翁感,而且反过来损害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使党、国家和人民
之间产生严重隔阂。正是党和国家关系的严重变形,引起了党群
关系、党内关系等方面的异变,党逐渐失去了作为人民当家作主工
具的功能。
异变的起点:不同的国家观
不能正确认识国家,就不能正确认识执政党的位置,不能正确
认识党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惟一的执政党来说,这
是很危险的。斯大林时期党政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搞混、搞乱了
二者之间的区别。
社会主义的国家和以往社会形态的国家有什么不同?尽管斯
大林在诠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过程中大量地引用了马克思、恩
格斯、列宁的语录,但是实际上,对于这个根本问题,二者在观念上
第 101 页
是有重大差别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忠实于他们思想原意
的理论家往往把国家当做一个终归要消亡的实体来研究,斯大林
则倾向于把国家作为永恒的现象来看待。按照马、恩、列的逻辑,
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出现官僚主义集中制。因为社会主义是从下
而上组织起来的劳动集体的自治社会,这样的社会不允许政治同
经济分离,不允许出现同劳动者异化、不受社会监督的权力机关。
劳动者集体担负起许多政治和经济职能,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由生产者自己决定他们同意设立什么样的机构,保留什么类型的
机构符合他们的利益。生产者关心的是怎样能少花钱而又在最短
的时间内创造出满足自己的需要所必须的物质财富。做到这一点
的先决条件是国家逐渐非政治化,国有财产社会化,这样就能真正
实现“廉价的管理”。而从斯大林实践看,国家更像是一个无所不
能、替人民包做一切事情的机构。在他看来,国家应当实行中央集
权,由上层来管理,应当关心公民,应当乐善好施。
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党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就必然会被扭曲。
我们知道,在党应当如何领导国家、党和国家机器的关系应当如何
处理的问题上,列宁明确提出了党政职能分开的思想。诚然,如前
所述,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其关系,列宁也不是十分清楚
的。我们已经看到,在一系列文章、著作中,列宁在论述党政关系
时没有理清“领导”
“、管理”
“、总的领导
”等之间的区别,并且坦
率承认有时无法分清。这表明列宁对这个问题还在探索之中。而
当时的实际情况则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则作指导,已经开始出现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不过无论如何,列宁绝对不是从简单
的党政分工或党的机关与政府机关共同瓜分公共权力的意义上提
问题的。
斯大林继承了列宁“党政分开”的提法。但是,他对“党政分
开
”思想的理解,不是离真理近了,而是离真理更远了。他实际上
把党政分开理解为国家主权在党和国家机关之间的划分。在他看
第 102 页
来,党政分开就是党来作决定,国家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来执行这
些决定。斯大林断言“,党管理国家”
“,党是政权的核心”。党
的领导就是党的机关作为上级机构对政府进行指挥。“我们的苏
维埃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没有党的指示,就不会决定任何一个重
要的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这个事实应当认为是党的领导作用
的最高表现。
”他强调,在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专政实质上就
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专政,即党的专政。只是在这一理论前提下,
斯大林才去谈论党不能代替苏维埃和群众组织的问题:“无产阶
级专政是党的指示加上无产阶级群众组织对这些指示的实行,再
加上居民对这些指示的实行。”按照这一思路,党就是行使一部
分国家权力的机构。这就注定了党和政无法分开
“,党政分开
”只
能成为空洞的口号。实践中日益严重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
与此密切相联。
斯大林也借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把国家看做有可能凌驾
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他的说法是:苏维埃的“作用愈增大,它们对
党的压力就愈显著,它们就愈顽强地力图削弱党的领导,它们对党
的反抗就愈猛烈”。但他开出的处方,不是让社会(包括党)来监
督权力机关,而是把国家的权力向党的机关转移。他强调,党作出
的决议,发出的指示和口号,应“具有实际决定效力
”
“,具有法律
效力”。在党的十七大上,基洛夫还提出了一个历次代表大会都
闻所未闻的建议:“把斯大林同志总结报告中的所有论点和结论
当作党的法律来贯彻执行。
”对这样一个显然非常可疑的建议,大
会代表没有提出确切些说,是没有人敢于提出不同看法,
《斯大林选集》上卷,第页。
《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版,第
页。
《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页。
《斯大林全集》第
月版,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版,第
页。
《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版,第
页。
第 103 页
而是随即爆发出“暴风雨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全场起立
”。把
领袖个人的指示等同于立法,带来的后果很快被实践所证明:权力
没有被控制住,而是变成了不受任何制约的力量。
斯大林对托洛茨基一个论点的批注很能说明他在党和国家关
系问题上的观念。托洛茨基认为:“党集中掌握总的领导权。它
不直接参加管理,因为它的机关不适合做这项工作。
”斯大林的批
注是
“:这意味着党不存在了。
”很显然,斯大林在这里面有自己
的逻辑:党要体现它的存在,它的机关和各级组织就必须直接参加
管理。如果说,斯大林在大量的著述中为了避免与马克思主义的
国家观直接发生矛盾而拐了许多弯子,从而显得含糊、不明确,那
么可以说,这个批注道出了他的真实思想。
斯大林的这些思想和观念用来指导实践的结果,就是党的机
关代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斯大林按照这些思想和观念确立了
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模式,党通过行政手段全面控制国家和社会。
从
世纪
年代中期起,党的机关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
响。它们集中了越来越大的实际权力,同时又不受选举机关的监
督。这大大促进了行政命令体制的形成,并且党自身也迅速官僚
化了。如果说,在
年以前,党的书记处还在某种程度上遵循
了全面负责党员分配、但不干预对工农业的日常管理的传统的话,
那么,在这以后,这个机关开始全面插手这方面的工作。
年,
在苏共十六大上,卡冈诺维奇强调,党的现有机构完全不能满足对
干部的需求,因为干部的需求大大增加。解决的办法是将组织分
配部分成两个部门,即组织指导部和分配部。组织指导部只负责
确实是党的机构所需工作人员的分配,并监督地方党组织。分配
部则负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分配。它分成
个处,负责国民经
①马尔科维奇、塔克等:《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104 页
济的各个部门,如轻工业、重工业、运输、农业、财政、计划和贸易。
每个处专门负责本部门人员的分配工作。
年,又设想把各主
要生产部门党的活动和管理工作全部集中到一个部门,书记处因
而改组为
个部:农业部、运输部、工业部、计划、财务及贸易部等,
个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和列宁主义宣传部、党领导机关部、两个行
政部、特务部。
年,党的部门再度改组:一切人事工作集中在
干部管理委员会,宣传鼓动工作集中在宣传鼓动委员会,保留了
年管教育和管农业的两个部以及特务部,建立了事务管理部
和管理下属党组织的组织指导部。在共和国一级,党的书记处也
进行了和中央相适应的变动。到
年,书记处已经设有以下各
部:宣传鼓动部,党、工会和共青团机关事务部,农业部,轻工业部,
重工业部,运输部,计划部,金融贸易部,行政部,妇女部,学校部,
科学和高等教育部,文化艺术部。有些地方还有工程部,建筑材料
部,木材和造纸部,石油部和水产部
。
这一系列的调整,都围绕党的机关对国家和经济管理机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