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的案件,均分别由革命法庭或人民法院经过审判程序予以解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页。
《列宁全集》第
版,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列宁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第 52 页
决。
”这里面,已经可以看出,在列宁看来,随着进入和平建设时
期,党对国家的领导也要由过去的非常手段转向依靠法制。这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
不难看出,列宁是非常懂得采用特殊手段和方法的消极后果
的。因此,在因形势的要求而不得不这样做的时候,列宁始终保持
着清醒的头脑,总是严格地把握着事情所允许的度。而当形势恢
复正常以后,他又总是及时地作出调整,放弃适用于非常时期的特
殊手段和方法。可惜的是,斯大林在后来的实践中没有掌握列宁
这种高超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他把这些临时的、具有特殊意
义的措施都作为共产党执政的惯常手段保留下来,这就带来了许
多问题和隐患。
第 53 页
第三章
寻找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一个取得了政权并把首要任务转向经济建设的政党,一方面
要利用政权力量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巩固和
扩大自己的社会阶级基础。在这方面,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农业国
掌权的布尔什维克党,遇到的是前人所没有遇到过的难题。因为
它面临的,不只是如何保持和自己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联系,而是
同时面临两个巨大的阶级:工人和农民。作为执政党,不得不同时
和这两个阶级、而不是只和其中的一个阶级相处。而且更重要的
是,和这两个阶级相处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命运。考察
布尔什维克党在解决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方面的实践,可以
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党和工人阶级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布尔什维克党的自我认定。执
了政的共产党,是代表人民来领导国家的。列宁有一段话清楚地
表达了布尔什维克党与工人、农民之间的这种关系:“我们布尔什
维克党已经说服了俄国。我们已经夺回了俄国
为了穷人,为
了劳动者,从富人手里,从剥削者手里夺回了俄国。现在我们应当
第 54 页
管理俄国。
”应该说,有了这个前提,党和工人阶级的关系就十分
简单、明了了。然而,实践远不像理论那么简单。尽管有党的性质
作前提和基础,掌握了国家权力的党和作为国家公民的工人阶级
之间,仍然有一个重新磨合的过程。
实践表明,党作为掌权者,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翁和公民,
一开始就存在某种程度的不适应。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不和谐,
往往是由既有理论和实践的强烈反差引起的。这种矛盾和不和
谐,主要反映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反映在对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认识上。
工人阶级在国家中应当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布尔什维克党掌
权,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列宁更多地把这种主人翁地位理
解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但相当一部分人(这里面有理论家、
革命者,也有大量的普通工人),往往把它与个人经济地位的变
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条件的改善、个人升迁的机遇等联
系起来。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理想与实际的矛盾。不过,在这
里面,贫穷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举了
这样一个例子:十月革命初期,当布尔什维克需要利用专家而不得
不给予他们特殊待遇时,工人都十分反感。他们总以为,随着革命
的胜利,他们的物质生活应有所改善
“。党教导我们,一旦我们着
手建设共产主义,消费品将在全体劳动者之间平均分配。然而现
在这些资产阶级专家却突出地享受照顾和高工资,而工人所拿的
工资却比革命前的旧时代还要少些。”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至于产生这种概念的原因,可以说是两方面的:一是工人思想觉悟
相对较低,二是说明了党组织在革命前的宣传鼓动工作出现的偏
差。工人心态的不平衡有时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一些
《列宁选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55 页
企业中,发生了工人打死工程师的事件。
第二,矛盾和不和谐反映在对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认识上。
这一点和上一个问题有关。虽然做社会主人的理念是工人参
与革命的根本动力,但对于究竟什么是主人,许多人缺乏完整的概
念,不少工人实际上怀有偏狭的理解。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
讲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明工人对“主人”及“公有制”等相关概念认
识上的模糊程度。她写道:“农民对有利于自己的能拿到手的一
切都‘拿了’。一部分工人,特别是与乡村有联系的那一部分工人
也受到了感染。有许多人工人、女工、士兵跑到教育人民委员
部来找我。他们告诉我说,以前在工人出厂时普遍实施的抄身制
废除了。工人自豪地说:‘怎么,难道我们是小偷么,竟来抄我们
的身?!我们现在是工厂的主人了!’不过对‘主人’这个词他们往
往用小私有者的眼光理解得十分简单。记得有一次(那是后来的
事了),一个女工向我们提出申诉,说它因为给自己剪了一块衣料
而被解雇了。‘难道这不行吗?我们是主人嘛。’家里要用工具,
厂里的锉刀呀,凿子呀,有什么不好拿的呢。对待劳动的态度起初
也特别。一个女工来到我们这里说,她们今天不上班。我问她:
‘为什么呢?’她回答说:‘大家都有一大堆家务事要做。现在我们
是主人了,工作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我们就决定:今天不上
班!这种事情虽然看上去不大,反映的却不是小问题。它表
明,在把工人由名义上的主人变成真正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主人
方面,布尔什维克党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如果共产党不能逐步
克服这些狭隘的思想,相反却利用这些狭隘的思想来维护自己的
执政地位,那么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
第三,矛盾和不和谐反映在社会分配问题上。
即使是工人阶级政党内部,一旦掌权,也存在社会分配的问
《回忆列宁》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56 页
题,这是不能回避的。比较务实的列宁,很快放弃了过去一直主张
的低工资、同待遇制度,开始实行对负责干部给予特殊食品配额的
制度。据说这是由粮食人民委员瞿鲁巴因饥饿晕倒在人民委员会
会议上引起的。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情况,列宁指示建立“疗养
食堂”。从此开始,这种特殊配额制一直保留到
年。在经济
发展落后、社会还比较贫穷的条件下,这样做显然有理由,因为共
产党人并不应当是禁欲主义者。但是,问题不在于此。既然实践
和理论相比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就必须从理论上对实践重
新作出解释。但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这种解释没有出现。
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反差,工人的不满开始显露出来。早在
年年初,布尔什维克党内就出现了一个自称“工人小组”的团
体,其观点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反差必然带来的思想迷惘。这个团
体认为
“:最大的危险在于:很大一部分担负领导工作的首长们的
生活方式,已迅速开始改变了。倘若任何一个托拉斯(譬如说糖
托拉斯)管理机构的成员们每月拿到二百个金卢布的钱,此外还
享用一套又漂亮又便宜的住宅和一辆免费使用的小汽车,而一个
工人除了得到由国家配给的有限的口粮外,每月平均只拿到四至
五个卢布,倘若这种状况存在一个时期,新的阶级分化是不可避免
的。
”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都被作为旁观者的意大利共产党领袖
葛兰西看得清清楚楚。他满怀善意向俄共领导人发出忠告:“同
志们,在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下述情况,即统治阶级整体的生活水
平,比被统治被奴役阶级中某些成分的生活低这样多。这一闻所
未闻的矛盾是历史留给无产阶级的一种厄运;无产阶级专政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