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机智诡辩术-超级舌战技巧入门-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上,超越第三者的决心。三国时,诸葛亮说服孙权共同抗曹,就运用了这
种方法。

实际上,夸耀旁人,在客观上就等于贬低了对方,使其自尊心受到刺激。
为恢复失去的心理平衡,被刺激者必然奋起直上,压倒自己的对立面,这样
就使说者的目的得以圆满实现。

·暗激法。
就是有意识地褒扬对方光荣的过去,从而激起他改变现状的决心。
某化工厂食堂办得不好,工人有意见。
一天,刘书记叫来转业干部、行政科高科长到食堂来,见工人们又敲筷
子又敲碗,骂骂咧咧的情景,然后说:“老高,你的老部队在新疆吧?”
“是的。”
“你在部队是优秀炊事员、优秀司务长?”
“是的。”
“你当军需股长时立过二等功?”
“是的。”
“那,现在呢?”
老高低下了头。
刘书记说:“咱不说别的,就说为转业干部的声誉,你也不能把工作放

松到这一步啊!难道你连个伙房都搞不好?!”
第二天,老高就像变了个人,下伙房亲自抓。半个月后,食堂大变样。
由此可见,这种暗激式的激言,对那些在思想上、工作上曾经有过光辉

一页的人是十分有效的。


·导激法。
激言有时不是简单的否定、贬低,而是“激中有导”,用明确或诱导性
语言,把对方的热情激起来,引到你希望的方面上来。
总之,激言诡辩术就是这样一种利用人的自尊心强的特点,用明的或暗
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语言刺激,诱导对方努力维护自己尊严,奋发向上的方
法。当然,激言诡辩术的成功也是有条件的。

·要看对象。
运用激言诡辩术时,必须首先对对方的思想和性格有大致的了解。“激
将,激将”,对方必须是一员“将”。换言之,对方必须是那种自尊心、荣
誉心极强的人。

应看时机,要恰到其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注意分寸。
激励之言在用词上要讲究,既不能没有锋芒,不疼不痒;又不能太刻薄,
使对方反感,产生对抗心理。
总之,激将之言要辩证地把褒与贬、抑与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
诡辩者的预期目的。


7。谐音双关妙趣横生
——谐音诡辩术

谐音诡辩术是把这些在意义上毫不相干的词语捏合在一起,造成同一语

音形式的词相互干涉、相互抵触,达到论辩的致胜。
有个人十分贪杯,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朋友都很痛心,一再劝他不要滥饮,无奈他就是听不进去。大家商量来

商量去,决定设一条妙计,吓唬他一下,也许能吓住他。

一天,当他大醉大吐之后,朋友们弄来一块猪肝,沾些污物,给他看过,
说:“人有五脏才能活命,现在你喝酒无度,吐出一脏,只有四脏了,生命
已经十分危险,今后不要再喝了。”

哪知这人人醉心不糊涂,他故意撒酒疯:“唐三奘都能上西天取经,何
况我还有四脏呢?”
酒鬼运用谐言,把“奘”与“脏”牵扯到一起,令朋友们无可奈何,充
分显示了这酒鬼机智的辩才。
三个朋友到一家小酒店喝酒,店里只剩下一个空位子,三个人各不相让,

争吵不休,最后商定:谁吹的牛大,谁就坐这个位子。
三个人中有一个是瞎子。他抢先说:“我目中无人,该我坐第一位。”
另一个是矮子。他说:“且慢,我不比常(长)人,应该由我坐。”
第三个人是驼背。他不慌不忙地说:“你们都别争,其实,你们都是(直)

侄辈的,这个位子,理所当然让我来坐。”
三个人,皆用谐音诡辩术,真是各有千秋,难分上下。
运用谐音诡辩术,还可以起到讽喻的作用。
有个女婿,善辩,一次同媳妇一块儿到老丈人家去串门。
丈人是个吝啬鬼,在午餐席上只摆盘生柿子和几样素菜。
女婿伸手拿过生柿子连皮一块儿吃,媳妇在屋里看见了,连连叫苦。女

婿一边吃,一边回答说:“苦倒不苦,只有些儿涩(啬)。”
苦涩的“涩”与吝啬的“啬”同音,女婿借此讥讽老丈人的吝啬。他吃
柿子连皮一起吞,逗引她媳妇发问,以讥讽他的丈人。

在词语的选择上,女婿也挺会斟酌的,不说柿子苦,而说涩,旨在运用
谐音双关。虽然嘴受了点罪,却达到了讥讽别人的目的,还不显得鲁莽无礼,
足显其机智了。

纪晓岚与和伲拖叭问汤桑瞳|任尚书。
有一次,两人同饮,和缸乓恢还肺剩骸笆抢鞘枪罚俊�
纪晓岚非常机敏,意识到和窃谌杪钭约海透杌够鳌K┤蛔匀�

地回答道:
“垂尾是狼,上竖是狗。”
这里“是狼”与“侍郎”谐音,“上竖”与“尚书”谐音,和眯骋�

攻击纪晓岚,自以为聪明卓绝,没想到纪晓岚用同样的诡辩术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狡猾的和疾坏桨氲惚阋恕�
运用谐音诡辩术,还可以使你在诡辩中灵活地驾驭语言,显出智慧。
一个富人,有几亩闲田,租给张三耕种,每亩要鸡一只。
张三将鸡藏在身后,地主就作吟哦之声道:
“此田不给张三种。”


张三忙将鸡献出来。地主又吟哦道:
“不给张三却给谁?”
张三问其故,田主道:
“开头是无稽(鸡)之谈,后来是见机(鸡)行事啊!”
地主巧用谐音,使他在事情发生突然变化——张三献出鸡后,能够迅速


应变,圆满解决了双方关系的短暂失衡,又挽回了自己的面子。


8。正话反说寓意深刻
——反语诡辩术

反语诡辩术,指诡辩者故意正话反说,违反逻辑规律或规则,以达到自
己诡辩目的的诡辩技巧。

反语诡辩术是用反话来揭示其正言的似反己,实反他人的内涵,其实,
反语是反自反性的偷换概念(即反语就是偷换概念的过渡或是铺垫)。其合
理性就是利用自然语言中自身包含的歧义,使其过渡成为合理化而达到其目
的。

这种反语诡辩技巧,常使一些不明确的性质随主观的意思而改变。
《晏子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齐景公喜欢打猎,王宫的后花园里养着很多鸟。
有一天,齐景公走进后花园,发现几只珍贵的鸟不见了。便赶忙去问管

鸟人烛邹。
烛邹不知道鸟飞走的原因,显得非常惶恐。
齐景公很恼火,便令官吏斩烛邹。被抓走时,烛邹苦苦哀求免死。
站在一旁的国相晏子于心不忍,说:
“且慢!烛邹有三大罪状,请允许我当面逐条斥责他,然后再处死。否

则太便宜他了。”

征得景公同意后,晏子指着跪在地上的烛邹说:“你为国君管鸟,却让
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罪状。我们的国君是个仁慈的人,现在被迫叫他杀人,
这是第二条罪状。如果这事传出去,给诸侯各国的人听到了,他们一定会批
评我们的国君看重鸟而轻视人,这名声多难听,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斥责完毕,晏子侧过身来对景公和卫士说:“现在可以把他押下去斩了。”
“慢!”齐景公说,“先生的话我领会了,我听你的,放了他吧。”
晏子实际说的是反话,表面上似乎在斥责烛邹的罪状,实际上是在批评

齐景公“重鸟轻人”,毫无仁慈之心。这种反语诡辩术的运用,既照顾了景
公的面子,又把是非说得很清楚,致使景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巧妙地运用反语,不仅可以救人,还可以讽谏,劝导别人,表达自己的
正确主张。
秦朝宫廷里有个乐使名叫优旃,他滑稽多谋,常用幽默讽刺的语言批评
朝政。
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他一上台便打算把整个咸阳的城墙油漆一新。

这实在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
有一天,优旃乘机问:“听说皇上准备油漆城墙,有这件事吗?”
“有。”胡亥说。
“好得很!”优旃说,“即使皇上下说,我也要请求这样做了。漆城墙

虽然辛苦了百姓而且要多派税捐,但城墙漆得油光光、滑溜溜的,敌人进攻
时怎么也爬不上来,多好啊!要把城墙漆一下不难,难的是找不到一间大房
子让漆过的城墙阴干。”

优旃的一席反话,使二世打消了漆城墙的念头。
巧为反语,还常常可以起到讥讪和激励的作用。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

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


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镇压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
缕皿痕抹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