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出,家长可以随时引导孩子观察某一事物或者某种现象。
比如:观察一个盆景的造型、颜色、特点;观察父母做菜的全过程;观察自然界的山水、树木、花草;观察一个动物、一座房子、一个人物……为了提高观察效果,家长可以让孩子边观察边用语言描述出来。家长还可以与孩子相互评议,看看谁观察得更仔细,描述得更逼真。久而久之,孩子的观察能力就会有显著的提升。
方法三:培养孩子有计划地观察事物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观察的时候,家长要提醒孩子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一个小计划,使每件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没有计划,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让孩子观察一次做饭的过程。首先,先让孩子明白要做几个人的饭,需要放多少米,怎么淘,放多少水,大火烧多长时间,小火焖多长时间等。这个过程当然是先观察父母怎样做,然后自己一边学、一边观察。既提升了孩子的观察能力,还锻炼了其动手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有的孩子喜欢花草,可以让他亲自养一盆花或其他植物,每天观察其变化,写好观察日记。这样的观察活动,既满足了孩子自己的兴趣,又有丰富的观察内容,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都非常有好处。
细节25 记忆力决定学习效率
古人说:“不记则思不起。”中等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受记忆力差的困扰。
许多中等生总是记不住课本上的知识,有的前天晚上明明背会了,可到了第二天老师提问时,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一句话,记忆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了中等生的学习效率。
第五章 智力支持:提高中等生成绩的7种能…
学习是一个把所有知识融会贯通,并且逐渐升华的过程,而离开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所有一切都将成为一句空谈。
小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成绩就一直不理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她的成绩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步步下滑。到三年级的时候,居然落到了班级的第26名。再这样下去,小宁有落入学习障碍生的可能。
对此,小宁的父母很着急,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孩子多记些东西。但急也没有用,因为小宁总是记不住东西。马上就要上四年级了,她的乘法口诀还是没有背熟,语文课本里的生词多半不懂意思,更不要说成语了。今天学的知识明天就忘,甚至上午学的,下午一放学就忘得精光。
小宁也很烦恼,是不是自己智力上比别人差呢?她常常在心里暗暗地责问自己。
像小宁这样记忆力差的中等生在现实中不在少数。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记不住东西归咎于自己很笨。他们真的笨吗?其实不然,除了天赋之外,一个人的记忆力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培养锻炼。
在意大利一所大学里,有3名教授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挑选了一位记忆力中等的学生,让他每星期接受3~5天、每天1小时、背诵由3~4个数组成的数字训练。
每次训练前,他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前次所记的数字,就给他再增加一组数字。经过20个月约230小时的训练,他起初能熟记7个数,以后增加到80个互不相关的数,而且在每次练习时几乎能记住80%的新数字——这样的记忆力几乎和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专家不相上下。
由此可见,记忆力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许多成功人士生来记忆力都很平常,但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无一例外使自己具备了一种超强的记忆力。
从小时候开始,马克思就坚持不懈地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有意识地锻炼记忆力。
列夫?托尔斯泰总是运用背诵的方式锻炼记忆力。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每天早晨,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强记一些单词或其他方面的东西,以增强记忆力。
中国宋代词人李清照采用与丈夫比赛竞猜某个典故出自某本书的方式锻炼记忆力,在兴趣盎然的娱乐中,巩固了知识,增强了记忆。
事实上,每个人的大脑都具有惊人的记忆储量。据科学家研究,人脑中每个神经元(大脑皮层的细胞)相当于一个记忆元件。大脑的神经元,总数至少在100亿到140亿个之间。我们可以打个比方: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藏书近2000万册。我们大脑的信息储量可容下三四个美国国会图书馆所储存的知识。即使是科学家爱因斯坦,据说他也只用了不到自己大脑信息储量的5%。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的记忆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只要家长用心去培养,充分发掘孩子的记忆潜力,提高记忆力应该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记忆方法
恰当的记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中等生的记忆能力,还能训练思维,以思维促进记忆,提高知识掌握的质量。每个中等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在记忆方面上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记忆英语单词,有些学生习惯边读边记忆;有些学生习惯边写边记忆等。
如今,关于记忆的方法在各种书籍里都有很多介绍。一般来说,主要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五章 智力支持:提高中等生成绩的7种能…
1.联想记忆法。在记忆时,最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因此,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记忆中充分利用联想的力量。事实证明,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联想,中等生往往可以记住艰涩难懂的知识点。一切记忆活动的基础都是联想,联想越丰富就越能将新事物记得更牢固。因此,中等生经常训练自己的联想能力是培养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2.对比记忆法。中等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可以运用对比记忆法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即学习新知识时,对照联系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记忆。在反复对照比较过程中,中等生既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巩固。
3.列表记忆法。中等生可以把有关材料分类集中起来,列入表中适当的位置。这样一来,往往是一张表整理出来后,条理清楚了,内容也记住了。列表的类型比较多,常用的有一览表、系统表、关系表、比较表等。
4.重复记忆法。重复是学习之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要想记得牢,就必须及时复习。重复不仅有修补、巩固记忆的作用,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
5.“五动”记忆法。在记忆时,中等生要努力做到眼、耳、口、手、脑都动起来,这样效率会更高。其中,手动就是要求多动笔,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脑并用,学思结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比单纯地诵读效果一定要好得多。
这些提高记忆力的方法都值得我们中等生借鉴。家长要在平时的辅导中,帮助孩子从中摸索出一套或几套适合他本人的记忆方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他的记忆力。
方法二:找到孩子的最佳记忆时间
每个人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在白天大脑比较兴奋时。有些孩子的记忆效率会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
第二种是习惯于夜晚记忆,当然这种孩子比较适合在家里自学。因为他们一到夜间,脑细胞就会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这一时间段特别高。
第三种就是孩子没有白天晚上的明显区别,属于亦此亦彼型。他们一般在起床后、上午9~11点、下午3~5点、晚上7点和临睡前等这些时间记忆效率最高,思维也最敏捷。
家长可以根据平常的观察,发现孩子的最佳记忆时间,引导孩子尽量利用这些时间来重点记忆。
方法三:常做运动,科学用脑
研究表明,喜欢运动的孩子往往比不好动的孩子记忆力更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学者曾把手指比作是人的“第二大脑”。因为手指与大脑相连的神经最多,通过运动手指,可以有效刺激大脑,提高其兴奋度。
提高记忆力的另一个方法是“迈开腿、勤喝水”。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左侧大脑支配右侧肢体,右侧大脑支配左侧肢体,因此下肢的活动可刺激对侧大脑皮层的活动,起到健脑作用。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跑跑步、打打球,虽然简单,却对提高其记忆力很有帮助。
水分占了大脑的50%,平时提醒孩子多喝水,对大脑大有好处。喝水时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告诉孩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