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外企高管的职言-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Finishing a project to the best of my ability。(尽我所能,完成一个项目。)

Q:If you had a lot of money to donate; where would you donate it to?Why?

(假如你有很多钱可以捐赠,你会捐给什么单位?为什么?)

A:I would donate it to the medical research because I want to do something to help others。

(我会捐给医药研究,因为我要为他人做点事。)

A:I prefer to donate it to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我乐意捐给教育机构。)

Q:What is most important in your life right now?(眼下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A:To get a job in my field is most important to me。(对我来说,能在这个领域找到工作是最重要的。)A:To secure employment hopefully with your pany。(希望能在贵公司任职对我来说最重要。)

Q:What current issues do you concern the most?(目前什么事是你最关心的?)A:The general state of our economy and the impact of China accession to WTO on our industry。(目前中国经济的总体情况以及中国入世对我们行业的影响。)

Q:How long would you like to stay with this pany?(你会在本公司服务多久呢?)

A:I will stay as long as I can continue to learn and to grow in my field。(只要我能在我的行业力继续学习和长进,我就会留在这里。)

Q:Could you project what you would like to be doing five years from now?(你能预料五年后你会做什么吗?)A:As I have some administrative experience in my last job; I may use my organizational and planning skills in the future。(我在上一个工作中积累了一些行政经验,我将来也许要运用我组织和计划上的经验和技巧。)


第四章 外企分类(1)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第一节:欧美与日韩企业的区别

我的外企生活是从一个个靠谱或不靠谱的面试开始的。“你在xx公司干了三个月,做什么产品的?”年轻经理问。“产品研发。”我说。“嗯,差不多我们也是做这个的。那你介绍一下你的工作与产品吧。”我一阵猛吹。从流程到工艺,从产品到技术,从生产到管理,反正

把我见到的、听到的都说成是我做的,就差没说工厂是我开的了。“吹吹吹。”他一边说一边盯着我。“也不能叫吹吧,不过是形容词用得比较多而已。”我尴尬地

辩解。“不是多,而是非常多!恐怕你背过汉语词典了。”他不无调侃地说。“这……嗯……这……”我有点手足无措。“不过我还是挺欣赏你的,敢闯敢干。我也曾经历你这样的阶段,

但是你三个月时间不可能干那么多你说的事情吧?”“好了,你啥时候能上班?”“随时,我很干脆。” “这样。那你现在回去收拾东西,下午跟公司招聘的班车去公司,我给你算半天的工资。”

我晕。五百强效率就是高!我打车直奔住处把不用的烂东西统统扔了,拿一件换洗的衣服,揣着毕业证、四级证坐上公司的车就走了,连一个月的房租押金都不管了。路上我暗自思索,一定要努力干,不能辜负人家的期望啊。

第一天上班,下班时间一到,没想到几乎所有人都走了。我傻了,原来可以这样的?国有企业也没有这样随便啊,起码还要看领导的脸色。

经理大概看出了我的不解,走过来跟我说:“你刚来肯定有很多问题不懂,不着急慢慢来。”

“是有很多不懂,因此才想多利用点时间看看资料。”我感动地说。

“没有关系的,刚刚过来可以去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买点东西,不一定非要下班留在这里的。上班也可以看,再说我们也会培养你的。”

我走出公司,心里感觉那个惬意啊。躺在宿舍里吹着空调、看着电视、吹着口哨,我开始审视自己这段时间的奔波、得与失、爱与恨。

得与失。我有什么得与失?我苦苦思索。感觉到自己老了,用我妈妈的话说,别人的孩子都打酱油了我的岳母还没有出世呢。在路上,这是我这段时间最深刻的感受,仿佛自己是在时空的隧道里穿梭,形单影只。永远忘不了深圳那个除夕,我光着膀子关了灯坐在床上,透过租来小屋的窗口,看那万家灯火。

当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我走出小屋吃饭,平时的小吃店都已经关门,大饭店我又没有多少钱。走走停停,我推开门进了KFC,站在柜台等待,突然发现旁边的人纷纷闪开。我回头发现一个浑身散发着气味的老太太不知所措地站在旁边,背上还背着一袋子捡来的垃圾。我突然感到一阵辛酸眼角含着眼泪,芸芸众生中我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我让她站在我的身后,示范给她如何点餐,但是我不希望她感觉到我是在帮她,所以也没有帮她付钱。我想这个时候人最重要的是尊重与尊严,大概她此时也想奖励一下辛苦了一年的自己,我想她此时也一定在遥望自己的家人,遥望那闪烁万家的灯火。

我坐在她的对面对她微笑,她颤颤巍巍地吃着汉堡,嘿嘿地对着我笑。我仿佛感觉到那是自己的妈妈,我希望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拥她在怀里帮她梳理头发,但我一直坐着发呆,直到看她对我微笑着起身离开。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感觉黑夜仿佛将我包围,无限的寂寥缠绕着我的心灵。

第四章 外企分类(2)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我想起了在深圳第一家公司的那个美眉,我不知道她是否会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回忆。我刚到那家公司的时候,感到对一切都异常新鲜与无助。她是我们办公室的文员,长相虽然不能说很漂亮,但是非常精致与亲切,就像邻家的小妹。她总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递上一支笔或者本子等等,让我如逢甘霖;她总是在我最困惑的时候,给我一些指点,让我倍感温馨。

一段时间里我们甚至有了很多默契,我们互相明白彼此的一个眼神与细微的动作。有时候我甚至想努力把握机会和她在一起待在这里算了,但我终究没有任何行动,不是因为她的学历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是我觉得大丈夫当四海为家岂能就此终老。我不知道自己是自负还是愚蠢,但我确实不明白自己的感觉,或者如果再让我重新选择,我仍然无法确信我该如何抉择。

后来我要走了,我们在一起吃饭,我能够感觉她转身而拭的泪水。我能够明白自己心里的遗憾但我终究没有回头,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也许真的只有如此。回头再看这一切,仿佛我坐在高速穿梭的时空列车上,静静的,自己没有感觉,但路上的风景却都一闪而过。

我感到自己心灵的疲惫,好想把它放到床上静静地休息,没有任何人打扰……然后,我就沉沉地进入了梦乡,仿佛自己又变成婴儿被妈妈放在摇篮里轻轻摇着。

进入外企工作后,我才开始对它有了些全面的了解。

大家通常说欧美企业,为什么叫欧美而不是美欧?这个问题好比《天龙八部》里大家为什么叫北乔峰南慕容而不是南慕容北乔峰一样。欧洲的企业普遍更加注重员工的福利,另外就是欧洲的工会势力比较强。TCL收购汤姆逊公司就是因为无法在欧洲妥善安置员工,加上策略错误导致难以为继。

美国人讲究多元、价值、共享。但是仅仅明白美国人的价值观是不够的,还要明白外企高管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不夸张地说,在很多不了解中国的老外眼里,中国人就是刚刚剪掉鞭子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文明程度不高的民族。

因此不难理解美国人为什么花数倍的价格请香港人、新加坡人、台湾人管理设在大陆的公司。客观上来说香港人、新加坡人普遍素质比大陆人高点,但是不代表大陆人没有出头之日,主要是因为我们起步比较晚。

记得一家美企,刚到中国时请了一个台湾人管理,老外问给大陆工程师多少工资比较好,8000元够吗?台湾人说,No,No,3000 yuan isenough。结果后来那家公司人员流失很严重,老外知道原因后直接炒掉了她。这就是所谓香港人、新加坡人、台湾人对老外价值观的理解,说实话真的不敢恭维。另外他们在大陆工作一般比较抱团,有时候为了小集团的既得利益完全放弃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