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和珅处世之道-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枞缇衫
    ”王亶望到任后,向总督勒尔谨申请,“内地仓储未实为辞,为疏请诸州县皆得收捐;既,又请于勒尔谨,令民改输银。岁虚报旱灾,妄言以粟治赈,而私其银,自总督以下皆有分,亶望多取焉。”时隔半载,王亶望竟谎报收捐1、9万石,得豆麦82万石。乾隆得知后,很怀疑。他说:“甘肃民贫地瘠,安得有二万人捐监?又安得有如许余粮?今半年已得82万,年复一年,经久必陈腐,又将安用?即云每岁借给民间?何如留于闾阎,听其自为流转?”
    为此事乾隆曾诘问总督勒尔谨,并提出了“四不可解”。责令他做出明确的回答。所谓“四不可解”即“甘肃人民,艰窘者多,安得有二万人捐监?若系外省商民,就彼报捐则京城现有捐监之例,众人何以舍近而求远?其不可解者一也。且甘省向称地瘠民贫,户鲜盖藏,是本地人民食用,尚且不敷,安得有如许余粮,供人采买?若云商贾等从他处搬运,至边地上捐,则沿途脚价所费不赀,商人利折秋毫,岂肯为此重费捐纳?若收自近地,则边户素无储蓄,又何以忽尔丰赢?其不可解者二也。况以半年收捐之监粮,即多至八十余万,若合一岁而计,应有一百六十余万。若年复一年,积聚日多,势必须添设仓收贮,而陈陈相因,统计数复不少,似此经久陈红,每年作何动用?其不解者三也。若云每岁春间,出借籽种口粮,需费甚多,设无捐项,势不得不藉采买,约岁须价百余万金。然此项究系购自民间,与其敛余粟归之于官,复行出借,何如多留米谷于闾阎,听其自为流转乎?或以为盖藏之内,多系富户,而出借种粮,皆属贫民,贫富未必相通,不得不官为经理,则又何如于春时,多方劝谕富户,减价以利平民,转需多此一层转折乎?其不解者四也。”对乾隆的指责与疑问,勒尔谨只好“饰辞具复”进行辩解。他上奏说:“甘肃报捐监生,多系外省商民,缘新疆开辟,商贾流通,兼路运物稀,获利倍厚。安西、肃州又为边陲门户,商民无不经由。近年粮价平减,伊等以买贷之银,就近买粮捐监,较赴京实为捷便,是以倍形踊跃。甘省向称地瘠民贫,盖藏原少,连年收成丰稔,殷实之家,积粮日多,实系本地富户余粮,供捐生采买,并非运自他处。至收捐监粮,原因常平仓储不足,开捐弥补,如果足敷储额,即当奏明停止。再每春出借籽种口粮,原取之捐项并采买内,实皆系民粟,但劝谕富人减价,势难一律遵行。今报捐之例,在捐生出余资,买粮上捐,固所乐从,而本地富户,亦无勉强。虽敛粟归官,实复散之于民,均称利便。”此言看来也顺理成章,暂时蒙蔽了皇上,使王亶望等人也一时蒙混过关。
    乾隆四十二年,王亶望擢升为浙江巡抚。乾隆四十五年,正值乾隆第五次南巡,王亶望为了讨好主子,“治供张甚侈”。他不惜花费巨资,大修特修楼台殿阁,张灯结彩,备极方物,对于这一点,乾隆也觉得实在过分。他说:“省方问俗,非为游观计。今乃添建屋宇,默缀镫彩,华缛繁费,朕实所不龋”并且警戒人们“毋更如是”。乾隆四十六年,大学士阿桂到浙江视察塘工,发现杭嘉湖道道台王燧贪污不法及原嘉兴府知府陈虞盛浮冒,便把情况反映给乾隆皇帝。乾隆发布上谕说:“朕上年南巡,入浙江境,即见其侈靡,诘亶望,言虞盛所为。今燧等借大差为名,贪纵浮冒,必亶望为之庇护。”这时正巧甘肃河州地区苏四十三率回民起义,总督勒尔谨率兵迎战,结果因失利被逮治。乾隆命令阿桂、和饺艘黄鸶案仕嗖斡胝蜓垢玫鼗孛衿鹨逯隆:瞳|与阿桂先后到达甘肃,他们在奏折中多次提到甘肃地方天气经常阴雨,道路泥泞,行军艰难,这就引起了乾隆的疑心。他想既然甘肃不时阴雨,为何王亶望等人却频频上报甘肃地方连年大旱呢?心想这一定是虚报,于是他命令阿桂和陕甘总督李侍尧审理、查核事实真相。最后终于查清此案系由王亶望擅自决定伪报旱灾,并“令监粮改输银及虚银赈粟自私诸状”。乾隆下令严审王亶望,抄没其家,“得金银逾百万”这就意味着王亶望的家产在100万两金银以上。
    与王亶望同案的还有许多人,仅甘肃各府、道、州、县的长官,贪污2万两以上的就达22人。最后王亶望与这22人分别被处以死刑,勒尔谨赐自裁,坐死狱中。他们的子孙也被谪戍新疆伊犁。
    (2)陈辉祖案:陈辉祖,湖南初阳人,两广总督陈大受之子。以荫生授户部员外郎,后迁郎中。不久又擢为河南陈州知府、闽浙总督,兼任浙江巡抚。他曾参加审理王亶望案,并参与了籍没王亶望家产等事。在查抄王亶望家产时,他借工作之便,进行“抽换挪掩”,私自侵吞了王家的许多金银器皿、珍珠宝玉。当时布政使盛柱上疏说:“检校亶望家入官物与原册有异同”。乾隆命令阿桂负责审理,终于查清了陈辉祖贪污的真情。再加上其弟陈严祖曾在甘肃当过知县,是王亶望贪污案中一个成员,最后兄弟二人均被处死。
    (3)郑源寿案:乾隆后半期,在被揭发出来的诸贪污案中,除王亶望贪污集团外,就要数郑源寿案了。郑源寿原籍直隶丰润县,曾任户部主事,后调任为湖南布政使。在布政使任上,他“具服收发库项,加扣平余,数逾八万;署内眷属几三百人,自蓄优伶,服官奢侈。”为了满足无度的挥霍,他千方百计向各州县官吏逼索,州县官吏又敲骨吸髓,残酷地向人民搜刮,弄得湖南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郑源寿贪赃枉法的真相才暴露出来。案发后郑被判处死刑,当即斩首。
    (4)郝硕案:郝硕为汉军镶黄旗人,两江总督郝玉麟之子。早年曾在军机处服务,后累迁郎中、山东登莱青道台、江西巡抚等官。就在他当巡抚后不久,即公开向州县勒索钱财。他曾以要进京觐见皇上、没有“行李”和“旅资”为名,向下属官员“纳赂”。乾隆四十九年,两江总督萨载发现此事,上奏谕劾,被逮至京师问罪。乾隆为此曾说“郝硕罪同国泰,国泰小有才,地方事尚知料理。郝硕尝朝行在,问以地方事,不知所对。不意复贪婪若是!且郝硕托辞求赂,正国泰事败时,乃明知故蹈,无复忌惮。”最后乾隆判处他仿国泰之例,赐自荆
    (5)钱度案:钱度,字希裴,江南武进人。乾隆元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广西道监察御史、安徽徽州知府、云南布政使、广东巡抚、广西巡抚等职。乾隆三十七年,开始监管云南铜厂事宜。在此期间,他克扣铜本平余,并勒索属吏,把所得到的钱买金玉等器物,或把银两偷偷运回原籍。一次,他竟令仆人从云南携白银2、9万余两,回到家乡武进,并写信告诉其子,修建“复壁藏金,为永久计”。后来乾隆命令两江总督高晋抄钱度家,“得窖藏银二万七千,又寄顿金二万”。最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6)伍拉纳、浦霖案:伍拉纳,清觉罗,满洲正黄旗人。知府、初任户部笔帖式,乾隆四十年授主事累迁张家口理事同知、知府、福建布政使、河南巡抚、闽浙总督等职。他与福建巡抚浦霖一起狼狈为奸,趁着镇压天地会等秘密结社起事以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患水灾的机会,大肆贪纵,“婪索诸属吏,州县仓库多亏缺”后经新任闽浙总督长麟和福建巡抚魁伦等严讯,发现伍拉纳接受盐商贿赂15万两,浦霖(浙江嘉善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福建巡抚。受贿2万两,以及伍拉纳的部下按察使钱受椿等人借地方械斗,滥杀无辜,收到贿赂后才给予销案。最后伍拉纳被抄家,共抄出白银40余万两、如意100多柄、胡椒800斜。查抄浦霖家,“得窖金七百、银二十八万,田舍值六万有奇。”最后伍拉纳、浦霖均被处斩。
    (7)常丹葵案:常丹葵,外号“常鬼头”,直隶交河人。他原来是一个捐纳吏目。乾隆四十二年,分发到湖北。四十八年升迁为恩施县丞,因纠查民间秘密结社和宗教组织有功,被乾隆召见。后“奉旨回任,以知县用,奏升同知”。乾隆五十七年,调为新州知州,由于失察书吏舞弊等因被革职。嘉庆元年复职,被调到武昌任同知。他在职期间,为多吮吸民财,丧尽天良,无恶不作,“任意吓诈株连”百姓,并且使尽了极其狠毒的手段进行敲诈勒索。“乾隆六十年,委查宜都县境,吓诈富家无算,赤贫者按名取结,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