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物-纪晓岚全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先生都不太满意。这时书馆外传来几声狗叫,纪晓岚应声说道:〃学生对'棍
戳黑狗牙'。〃师生听了哄堂大笑。先生赞扬纪晓岚大胆的想象,笑哈哈地让学生
们放学回家。
    纪晓岚8岁的时候,已经读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
四部书。接下来便是读《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五
部儒家经典著作。他的学业成绩总是在书馆同学中遥遥领先。放学回家,他常常
钻到纪天申的书房里,一本一本地浏览爷爷的藏书,经史子集、百家杂说,无所
不读。有时将记有同一件事的几本书,一齐找出来,对照比较,辩别异同,考其
优劣。有时连地契文书、官家文告、乡间应酬等文稿,也都读得津津有味。各类
书籍都认真诵读,使他养成了博闻强记的习惯。一些难于理解的语句,常记下来
到书馆请教先生。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他也能记住层次,述其大概,精警句段,
熟记于心。渐渐地,家中的藏书,已不能填饱他的胃口。于是,他的注意力,便
转向了书铺。
    景城离崔尔庄三里,北依子牙河,是一个水陆码头,商业发达,文化繁荣。
这里文风极盛,人们在劳作之余,崇尚诗词唱和。铺店馆肆门口,都挂着对联招
牌,联语精辟,对仗工稳。纪晓岚常随家人到景城游逛,便将各家门口联语,一
一记住,回来后便和家人及同学们谈论,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景城东头,有一书铺,是纪晓岚最爱光顾的地方。书铺主人是一位老儒,世
居景城,人称〃冯先生〃。冯先生学识渊博,精通书史,广搜善本、秘籍,于是冯
氏书铺饮誉一方。隔三差五,纪晓岚就要跑到这里来,浏览所喜爱的书籍。看完
一卷,再换一卷,有时一卷尚未读完,看看天色不早,就记下页码,下次再来续
读。冯先生起初没有在意这位小娃娃。时间长了,渐渐发现这位俊秀的学童有很
浓的读书兴趣,只是他来了看一阵就走,却很少买书。一卷书拿到他手里,一页
不拉地翻阅,读完了扭头便走。端详他的穿着打扮,又不象贫家子弟。
    一次纪晓岚正捧着一部《紫山奏议》阅读,冯先生走到他跟前说道:〃这部书
是明季直隶省永年县胡瓒所撰。胡瓒是闻名一时的俊才,弱冠之时即登弘治癸丑
科进士,曾任大同巡抚。胡公才智超人,所陈边防六事,皆为圣上嘉纳,后来当
了工部尚书。鄙处尚有胡公所著《巡边录》八卷。公子少年大志,将来定是国家
栋梁,两书不可不读,公子有意购买,可七折收费。〃纪晓岚没想到主人一上来就
是一套宏论,这下可把他窘住了。他看冯先生慈眉善目,便施礼道:〃请先生海涵!
晚生今天有事来景城,原本没有购书之意,路经贵铺前,只想进来看看,让先生
见笑了。〃纪晓岚答得彬彬有礼,说完想一溜了之。
    〃公子且留步!你先把书带着,改天再还书金不迟。〃纪晓岚见主人如此盛情,
感到走停两难,只好讲明实情。
    〃先生不要生气,实是晚生看过一遍后,就不用再买了。
    望先生多多原谅。〃纪晓岚忐忑不安地回道。
    冯先生见晓岚如此回答,便捡出几篇《紫山奏议》中的奏稿,让纪晓岚复述。
纪晓岚一一讲述其主要内容,精警之处竟一字不错。冯先生惊诧地睁大眼睛说:
〃公子过目成诵,真是天下奇才,日后定为国家栋梁,老朽失敬失敬!〃问明眼前
的小孩即是崔尔庄纪容舒的二公子后,冯先生高兴异常。冯先生和纪容舒早就相
识,冯、崔两家又是世交,便连忙说道:“贤侄以后只管常来看书,愚伯是非常
高兴的。铺里人多嘈杂,不是读书之处,老朽有一间书房,白日闲着,贤侄来后
就在书房里读,定会满意!〃随后,冯先生将书铺交给别人照看,把纪晓岚拉到内
宅,看过书房,又热情地款待了他一顿便宴。纪晓岚受到如此礼遇,有点儿受宠
若惊,称谢不迭。
    此后,纪晓岚常去书铺里借书看,有时一卷没看完,又爱不释手,冯先生就
让他带到家中去读。这样,在他小小的年纪,就读了许多古今名著,包括他喜欢
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拍案惊奇》及一些明人笔记
小说都是在这时读到的。
    到了9岁这年,纪晓岚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手里正拿着一截树
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这时,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岚赶忙把树枝藏在
袖筒里,一本正经地向教谕大人问好。
    先生看着这个小机灵鬼,心中十分喜欢,便把他叫到身边说道:〃你这个小顽
童,生得倒挺机灵,不知你的书念得如何?〃纪晓岚的娃娃脸上,两只大眼晶晶闪
亮,看着教谕说道:〃一会儿入场考试,大人就会晓得了。〃他这么一说,把教谕
大人逗乐了,说道:〃现在未入考场,我倒要先试你一试。〃说完,教谕给纪晓岚
出了一联,要他来对,这句上联是:〃小童子暗藏春色;〃纪晓岚听了,脸上微微
一红,便扑嗤一下笑出声来,想是先生看到了自己刚才顽皮的样子。便赶忙回答
了一句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教谕听了含笑点头,没想到这个小顽童对得如
此巧妙,拍拍纪晓岚的头顶称赞道:〃好,好!你真可称得上是个小才子埃〃后来,
纪晓岚到河间府参加童生试,他的顽皮又引起了考官的注意。考官是三年前登科
的举人,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听人讲这个小顽童就是有名的小神童,便要试一
试他的才思。
    考官给纪晓岚出了一句上联:
    〃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
    哪里想到,纪晓岚人小心大,一点也不胆怯,看考官出联有讥讽之意,竟然
反唇相讥,对了一句下联:〃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考官听了,苦笑两声却
对他奈何不得。猛然见门上绘着神荼、郁垒两位门神,就又给纪晓岚出一个上联:
〃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纪晓岚毫不示弱,略一思索答出了下联:〃朝中宰相,
一手可以托天。〃考官看这〃神童〃,还真有点学识,满意地笑了起来。
    半年之后,这位考官已是河间太守。这天打从崔尔庄头的官道上路过,看一
群小孩正在路边玩耍。忽然间,他们玩的球打进了轿子,太守便让轿夫停下。待
他走下轿来未曾说话时,太守身边的衙役已先喝斥起来,把一帮小孩,吓得四散
而逃。最后,只有一个面目清秀、皮肤白嫩、扎着一条长辫的十来岁的小男孩,
站着没动,小脑袋转来转去地在太守及其随从人员身上打量。太守觉得奇怪,仔
细一看,认出这个小孩正是去年参加童生试的纪晓岚。
    纪晓岚看着太守也笑了,原来他也认出了这位太守就是他参加童生试时的主
考。于是,纪晓岚施上一礼,口中说着:〃拜见宗师大人。〃太守把球拿在手里,
对纪晓岚说道:〃这球是你的吗?〃“正是晚生之物。〃“不在学中读书,跑到官道
上恣意戏耍,竟将球打入我的轿中,实在太淘气了!〃纪晓岚低头说道:〃学生知
罪,所以不敢跑开,站在这里等着给大人赔罪。〃太守被这小顽童的伶牙俐齿说得
高兴起来。他把手中的球晃一晃说道:〃好吧,我给你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得出,
就把球还给你。〃纪晓岚笑着答道:〃谢大人指教。〃太守说道:〃童子六七人,惟
汝狡;〃纪晓岚想了想,脱口而出:〃太守两千石,独公。。。。。。〃说到这里,不往
下说了,两颗眼珠盯着太守脸上,滴溜溜乱转。
    太守问道:
    〃为何不将末字说出来?〃
    纪晓岚慢吞吞地说道:
    〃太守大人如果肯将球还给我,那就是'独公廉',假如您不肯还给我。。。。。。
〃“不还给你怎么样呢?〃“那便是'独公贪'啦!〃这下倒把太守逗得笑起来,然后
说道:〃你真是个十足的顽皮鬼!〃太守看这孩子聪慧狡黠,胆大过人,将来必成
大器,心中十分喜欢,便笑着拍拍纪晓岚的头,把球还给了他。纪晓岚又给太守
施了一礼,扭头就跑了。
    时过不久,纪晓岚少年断案的事又在各村传说开来。
    那是这年初夏的一天傍晌,纪晓岚从景城冯氏书铺借书回来,要回崔尔庄去。
    待他走到景城东街口时,便被一群人挡住了去路。人群之中,声嘶力竭的吵
闹之声不绝于耳,纪晓岚挤到人群里面,看见两个大汉正争吵得面红耳赤。这两
人一个三十岁上下,另一个四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