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设计在童年-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拟练习,全凭真功夫。一个大考场,每个人拿到的剪报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考题都不一样,当然这对评卷先生的水平也是个考验。那一次,高倩抽到的一个小条子是从一份旧报纸上复印下来的一句话:“科学,在它解决问题的同时却产生了更多的问题。” 
高倩只用45分钟的时间就写完了这篇文章,我看到比赛结束以后她带回来的这份整整3页的手写稿纸,除了在最后1页有两行画掉以外,其余的一个字母都没有涂改。老师看了文章后说,这篇文章一字不易,就是一篇好文章,叫她输入电脑保存起来留作纪念,还在英文课上朗读给同学们听。这篇获得地区比赛第二名的作文,读起来未必十分完美,尤其是结尾,看得出来,收束得较仓促。当时,由于作文比赛时间的下半时和一场数学比赛冲突,她只用了不到一半的比赛时间匆匆赶完作文,又及时冲到另一个赛场参加数学比赛。 
这篇论文是这样写的: 
科学的阴暗面 
人们几乎没有一天不听到关于某个科学研究项目的投入、有关科学研究的信息,甚至于某个新的科学研究被突破的消息。我们,作为人民,对于这些项目和研究成果非常激动,是因为它们解决了有关健康、技术和许许多多的问题。然而,在1930年出版的《大学》报上,阿拉哈姆·佛莱斯勒( Abraham Flexner )说,“科学,在它解决问题的同时却产生了更多的问题”,这个论点看起来似乎有点愤世嫉俗,但却真正是一种合乎情理的观点。 
首先,科学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它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从这一点看是一个进步。但是它也可以产生一些问题,因为高标准的生活方式只属于我们社会里的富足阶层,它会增加社会阶层的分裂。举例而言,当年,当世界越来越面对电器,比如说灯泡时,只有那些富人,也就是所谓的精英,才买得起这些小玩意儿,而穷人们还只能作为继续使用蜡烛的旁观者。 
其次,与健康有关的科学突破也可能成为问题,新的医药或外科技术就是许许多多案例中的几个例子。比如,有些药物在为人们医治某种病的同时却给人带来其他毛病。如今,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也许不让这样的药品进入市场,但是在1930年,这种现象可能会是司空见惯的。至于外科手术技术上的突破,所引起的最具争议性的可能要数器官移植了。这种手术可以拯救生命,但它却带来了道德观念的问题。那就是当一个病患需要某个器官的时候,他所期望和祈求的器官移植是否是道德的呢?说得更明白一点,那不是祈望另一个人的死亡吗?   
论文:教育的核心(2)   
最后,技术发展的终极也可能是个问题。任何东西发展到适度时都可能是正面的,但是当它发展到极端时,再好的事都可能变成坏事。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与科技有关的议题,甚至基本的人性也可以用这个道理来概括,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是非常好的,十分完美的人,也许就因为描述得过于完美以至于不是真实的。但是我这里要讲的理论是物极必反。举例而言,为了解决旷日持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军在日本的两个城市投下了原子弹。原子弹杀死了成百上千的无辜,也让更多的无辜深受核辐射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痛苦,直至那个灾难性轰炸后几十年的今天,有些人还在治疗中。科学,也就是这里的原子弹,也许终止了战争,但它也终结了许多生命。 
的确,“科学,在它解决问题的同时却产生了更多的问题”是极其难以被辩驳的论点。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来,作文并不只是一个单纯写作技巧的问题。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字水平以外,还需要思考,更需具备一定的知识。作者必须拥有相当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写得快,写得好。   
两年几十万字都写啥(1)   
大量阅读和不断写作论文是美国教育中最值得称颂的部分。写作不只是单纯的文字、论点、论据的合成。实际上,它是糅合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修养、伦理道德于一体的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工作,是很完整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高中的英文、英美文学、历史、政府、经济、西班牙文和法文等课程写作论文已不新鲜。但是,你可知连交响乐课、体育课也是要交论文的。 
女儿存在计算机里的314个文档共分为28个文件夹,有西班牙语、法语、英文、历史、政府、交响乐、体育等课的论文,还有大学申请、来往书信、奖学金申请、恳请老师写推荐信的信,等等。 
高中的文学课,研究文艺复兴时期,不是让学生背几行诗,读几段经过简写的作品,而是要求学生读原著。不仅如此,还要学生们写评论性的议论文,这就更上了一层楼。这一回,可不是抽签命题,而是给定了命题,难为学生们,必须阅读更多的原著,寻找几种与论文命题有关的作品,并且设法从中找出可以议论的素材。 
学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诗歌,你就得写一篇读后感。有什么比沉浸在文学中更能陶冶人的情操呢?在文学研究中,女儿写了一篇《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死亡》( 见附录 ),在文章中,她得出了“文字比任何事物都更为有力”的结论。她的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和我的看法竟然一致。文学使人变得敏感,当孩子们进入了文学的世界时,与文学的力量相比,说教是多么苍白无力。 
她写的另一篇《莎士比亚戏剧分析——复仇》,是一个给定的命题。这是必须在读过沙翁的几部悲喜剧之后才写得出来的。 
美国历史这门课在美国高中是一门重头课,你不上生物、化学、物理课,高中照样可以毕业,但是,如果不上“美国政府”和“美国历史”这两门课,在绝大多数学校是领不到高中毕业证书的。 
在美国的高中里,美国历史这门课不是教你记住历史事件及其发生的时代背景,这门课在某种程度上还起了“思想政治”、“道德伦理”和“素质教育”的作用。老师不是满堂灌地给你讲哪年哪月哪日发生了什么,有什么人参加,有什么历史意义。上课的时候,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抒发自己的看法、感想、理解和认识。老师常常只是当个主持人,引导一下,做些点评。 
女儿上的历史课使用的近1 000页的课本是留给学生自己读的,除此以外还要求读各种参考书、几本历史小说,阅读量很大。 
在上完美国历史有关20世纪20年代的这一章后,照例得写论文。老师给出4个题目,要求各写一篇作文,题目是:(1)妇女和少数民族如何参与到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中去?(2)20年代的本土主义和三K党的复兴及其结局。(3)讨论20年代中产阶级的崛起,包括娱乐、观念和道德。(4)怎样能更好地描述20世纪20年代?是“狂飙的年代”还是“觉醒的年代”? 
很显然,从这几篇作文题可以看出,历史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思考、反省和总结过去,并且试图归纳出值得今后借鉴的经验教训。读了她的这篇作文( 见附录 ),令人不能不联想到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工业化,物质的丰富,遍地的“四轮汽车”,“沉溺于无尽的享乐”,“人生信仰常被遗忘”。在高速发展中大量引进先进事物的同时,也带入许许多多的糟粕,可怕的是,那些糟粕似乎更为人们津津乐道。正如文中所写的“禁忌都没有了,不再像人们曾经有过的一吻定终生的习俗,随意、自由的亲昵标准,天天性爱”。 
带着批判的眼光学习历史,是美国优秀的中学教育成功的经验。女儿学美国历史这门课时,要求要读好几本书,有500页厚的抨击美国上世纪20年代市侩文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巴比特》,美国黑人著名小说《根》、《清教徒的尴尬》、《屠场》和《天使杀手》等历史小说。每本书读后都要写一篇三四页长的评论文,包括自己对那一段历史的分析、反省、思考、总结。 
美国的历史教育是一种非常严肃和深刻的教育。高倩在哈佛大学时学的就是历史,这是她自己选择的。有意思的是,因为中美教育观念上存在很大差距,对历史专业的重要性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一般中国人认为,学历史没有什么用,毕业出来只能当个中学老师。我的中国朋友一听说我女儿学的是历史,多少都难掩同情之意,绝不会像听到如经济、商业、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