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法。”随后,他大致说出他的看法,果然他立刻受到了围攻,但他毫不让步,即使最后没有任何人支持他的观点,他仍坚守立场。虽然他没有赢得任何人的赞同,但他赢得了尊敬,因为他在完全可以附和多数人看法的时候,仍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从前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依照自己的判断行事。那些驾篷车西进的拓荒者根本无法向专家请教或追随时尚,一旦发生危机或紧急状况,他们也只能依靠自己:生病后找不到医生,他们只好依照常识使用自制的医药;一旦受到印第安人偷袭,大草原上没有警察,只有凭自己的力气和计谋;至于家人的住所,由于那里没有建筑承包商,也只有用他们的双手与技能去建造;他们还得自己种植或搜寻食物。当时生活中每一个问题都要自己做决定,而总的来说,他们处理得相当好。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因为有专家的存在,我们已经习惯于依赖权威的意见,因而逐渐对自己发表意见或建立信念的能力失去信心。专家也习惯了这一切,因为我们拱手把自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去接管了。
我们现在的教育趋势,走的都是先人为主的观念模式。例如,许多人会为了“领导技能训练”而大忙一场,却不顾我们大多数人都将是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的事实。我们是需要领导技能训练,但是我们也需要被领导,知道如何聪明并有创造性地追随领导者,而不是像牛群一样盲目地走进屠宰场。
正如教育家华尔特·巴伯所说:我们的子女正被训练以发展一些外在的人格特性,以符合国家理想中的完美人格——群居性强、受欢迎、有适应群体的能力等等。
巴伯先生说,退缩的孩子毫无立身之地。退缩是一种感情上的不适应,每个孩子都应该参与游戏而且想当头领,每个孩子都应该争取对论题有明确的看法,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受到其他孩子的喜欢。他强调说,如果想从我们的教育制度中产生最快乐和具有最佳潜能的公民,就必须给那些不盲从一般思想、喜欢阅读胜过于打棒球、喜欢音乐胜过于足球的孩子一个立身之地,必须容许这类孩子的与众不同,而不把他们当作适应不良心性的孩子看待。
只有勇敢的父母才敢要求他们的孩子该在公立学校中受到怎样的教导,因为别人总是告诉他们要把这些事留给教育专家去处理。但是,我认识一个住在郊区的年轻人,他在一天晚上的集会中勇敢地挺身而出,对他儿子所受到的教育方式提出异议。他的做法就显示出他是个不盲从一般思想的人,而且他对自己的信念充满信心。由于他不断提出质疑的问题,并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一年之后,他成为社区的教育委员之一。现在,他的子女和数百个其他人的子女获得了他在那天晚上的集会中力排众议、极力争取到的教育改革所带来的益处。
如今,小儿科医师会告诉我们如何喂、养、照顾孩子;儿童心理学家会告诉我们如何养成孩子适当的行为模式;商业咨询师会告诉我们如何经营事业;政治上,我们极少以个人的身份投票,而是以某个政党党员的身份投票;甚至我们最亲密的关系——爱情生活——都已经被专家侵入,它被观察、制成图表,然后详细向大众公布说明,而大众认可了那些结果之后,就断定这一定是适合一切情形的福音。
人们敢于承认自己就是世界上最有权威的专家——无论对自己、家人或自己的事业来说,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只因为“专家”的宣告,于是大家都去做,如今这样的事是司空见惯的了。这就像一场讨人欢心的演说一样令我啧啧称奇,但我却一直不敢苟同。
艾德格·莫瑞曾警告我们所处的“兽群国家”,不要对于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进步否定。他在《周六文学评论》中写道:“这种否定是残酷的纳粹主义专政的核心,如果美国人因威胁恐吓或贿赂收买而放弃他的个性,那么,他们的以无名大众为基础的政府的敬意又从何而来呢?”
如同莫瑞先生在结论中所说的:“即使你无法成为天使,也不该就是只蚂蚁。”
现在看来,“成为你自己”似乎已成为我们最难实现的目标。在这样一个以批量生产、大众媒介和生产装配线的教育为基础的社会中,要了解我们自己已经很难,而想“成为我们自己”就更加困难了。我们已习惯于将人分门别类:“他是工会的人”、“她是公司职员的太太”、“他是自由派人士”或“他是一个反动分子”。我们会为自己贴上标签,也无情地为别人贴上标签,就像小孩子在玩“警察捉强盗的游戏”一样。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哈罗德·杜斯十分关切顺从与不顺从相抗衡的问题,因而用“身为个人的重要性”作为他对1955年6月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训词题目。
“不管促使你顺从他人思想的压力多么沉重,”他告诉毕业生,“如果你真正具有个人的特质,你就会发现,不管你如何尽力将屈服合理化,你都无法成功,除非你抛弃你的最大资本——自尊。”
杜斯校长提出非常深刻的论点:“人类将只有在自己心中才能找到以下重要问题的答案:他为什么存在于这地球上?他在地球上时应该做什么?以及此后将往何处去?”
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帕西·斯宾德爵士,在就任纽约基尼克塔迪联合学院和联合大学的名誉校长时说:“有了生命,我们方能尽量发挥我们的各种才能。我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有应尽的特殊义务,接受这些义务是因为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希望生命活得有价值,就必须履行适当的义务。但是接受这些义务——没有这些义务,就不可能有让我们表现才能和个性的机会——我们就有权利和机会在为自己,也为我们所爱的人、我们的同胞和全人类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特性。”
只有成熟的心灵才能感知人类光荣的潜能,只有成熟的人才能怀着“比天使低下一点而不是比猿猴高尚一点”的骄傲心情活下去。对于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来说,顺从——担惊受怕者的避难所——只是一个不实际的字眼而已。因为他跟爱默生一样,认为一个人心灵的完好是最神圣的事情。

'BT2'别让自己掉进无聊的陷阱
我们的广告打出各种疾病的解药——脚气、口臭、便秘、喉痒、头痛、鸡眼和脱发等等,但是没有人能开出治疗那些“令别人感到无聊厌烦”的疾病的处方。
我们每个人都有些特别气恼和厌恶的事物,但是我们都同意无聊乏味的人是社交上最大的一个威胁。更可悲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了避开这种人之外,还没有企图消除这种人的一致行动。法律没有规定令人感到无聊厌烦是一种罪行,好让我们将犯这种罪的人单独囚禁起来,也没有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小岛可以将他们遣送过去。
我们知道如何隔绝口蹄疫,却不知道如何隔绝这种叫做“无聊乏味”的病。
我们的广告打出各种疾病的解药——脚气、口臭、便秘、喉痒、头痛、鸡眼和脱发等等,但是没有人能开出治疗那些“令别人感到无聊厌烦”的疾病的处方。
假如预防是最好的治疗,那么,在治疗疾病之前,我们须得先诊断出该疾病的病因来。我们现在就先来分析这“令人乏味的人或事”所产生的条件或方式。假如我们发现自己具有以下这些征状,便可了解为什么上周雷苹太太没有邀请我们去参加她家的草坪舞会了。
下面是最让人讨厌的几种状况:
不停地谈论小孩或宠物的琐事
“你的孩子好吗?”本来是一句最普通的问候语,却最会招来一大串令人生厌的长篇大论。这些长篇大论通常不具有什么价值,但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你便得枯坐在那里,让滔滔不绝的话题把你淹没。这种类型的谈话内容通常是这样的:
“你知道,强尼一一就是我们最小的那个孩子——他近来老是不肯好好吃早餐。就是昨天,他把整碗麦片倒翻过来,盖在自己的头上。看,真是顽皮透顶了!于是,我打电话给小儿科医师。我说,医师啊,我已经想尽各种办法了,但强尼总是不肯好好吃东西。他不是把麦片吐出来,便是把麦片弄得到处都是,最严重的情况就是,他把麦片弄得满身都是。”
“医师问我有没有试试看把麦片加点香蕉。但奇怪的就是,强尼从来就不喜欢吃香蕉。他叫香蕉‘蕉蕉’——呵,怪可爱的。他说:‘强尼不要蕉蕉!’胖胖的小手同时挥个不停,并且还高声大叫,差点把屋顶给掀翻了。当然,他是比同龄的小孩长得快,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