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0元的米粉,但我很快就发现女儿根本不喜欢那种水果口味的,吃了就吐。于是,我又偷偷到街上买了一盒牛奶口味的,这下,小家伙喜欢得不行。为了家庭安宁,我又去买了9盒牛奶口味的,和陈花买的水果口味的换了包装,然后将水果口味的进口米粉全倒进了厕所。陈花和母亲都没有发现我偷梁换柱的秘密。我只能暗地里心疼那浪费的1000元。那可是我大半月的工资啊!我想,如果当初我支持陈花的意见,那我也许就会建议她买一两盒试吃,或者她也根本不会赌气一下子买那么多。我心里是有些后悔,可是,一旦再遇到事儿,我又本能地“躲”起来。
你COPY了父母的婚姻吗?(2)
关于女儿上幼儿园的事,我的本意是想让她上小区的私立幼儿园,方便、便宜,园里的大嫂们照顾孩子也很细致。可是,这个主意不能说,一说出来,陈花准得和我吵,骂我自私,只图自个儿方便;骂我抠门,想在女儿身上省钱……那我就不说了呗,她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办,大不了我们辛苦一些,每天来回跑十几里路送女儿上幼儿园;大不了我们多花点钱,让女儿受到所谓“最优质”的教育。而且,我也知道,即使我说了自己的意见,最后还会按陈花的意见办,因为她压根儿就没想听我的意见,只是想和我斗嘴,发泄她心中的不满,我才不当“冤大头”呢!
我认为主意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选择哪一个都说不算错,一家人过日子,安宁是头等大事。这是我的原则。
诊疗手记
1。你们从原生家庭学到了什么
这对夫妻各自有一套行为模式。妻子爱较劲儿,什么事都想和丈夫讨论一下,即使自己已经有了主意,也要和丈夫来个PK赛;丈夫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凡事回避,凡事退让,主动放弃自己的决定权。他们都认为自己有理,互不买账。他们是从哪儿学来这一套自以为是的行为模式呢?
我让他们谈谈各自父母的婚姻状况。
陈花是这样说的: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一直在吵架。很小的事儿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导火线,比如是做酸辣土豆丝还是做干煸土豆丝;是骑车去商场还是坐公交去商场,这都会让他们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上升到谁挣钱多谁挣钱少、谁自私谁不会关心人等原则高度。他们一个脸朝东,一个脸朝西之后,最后都将气撒到我和妹妹身上。所以,我和妹妹在家总是提心吊胆的,而且要小心翼翼地观察父母的神色,发现苗头不对时,就赶紧溜出去。
邓军是这样说的:
我爸妈都是比较内向的人,话很少。回到家里,爸爸默默地看书,妈妈默默地做家务。有时候,我和姐姐问他们什么事儿,他们都说:“问你爸爸(妈妈)去。”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我听姑妈讲过一件事。20年前,姑妈通过关系,给当民办教师的爸爸弄了一个商品粮户口的指标。按当时的政策,如果有了商品粮户口,就能很快成为公办教师。但是,买这个商品粮户口需要2000元。姑妈让我的父母商量一下。结果,他们一直拖着,不给回复,不久,这个指标被人占去了。后来,爸爸一直没有如愿转为公办教师,最后只好到一家企业当工人,提起这个事,姑妈就气得直跺脚。她说:“如果你爸妈是因为钱的问题为难,那给我们说一声,我们姐妹几个来凑嘛。可是,他们就是不拿意见,搞不懂他们是怎么想的。”
他们就是这样,什么事都不商量,最后随便的一个决定,敷衍一下,或者拖着拖着,就误了事,后悔也没用了。
将陈花和邓军各自的行为模式分别和他们父母的处世方式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他们分别复制了自己父母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不是巧合,这是一种规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首先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问题。当然,这并不是坏事。因为每一种行为模式都有其相对性,不可分出绝对的优劣。如果夫妻双方都认同而且习惯于某一种模式,那这个模式对于维持婚姻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陈花的父母和邓军的父母仍然保持婚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事实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因此,孩子学习父母也是可以的。但问题是,陈花结婚的对象并不是像喜欢“PK”的父母那样的人,邓军结婚的对象也不是像自己“闷葫芦”父母那样的人。在自己父母那儿行得通的方式在自己的婚姻里却遇到了“红灯”。
各执己见、固步自封不是办法。“穷则变,变则通”,他们需要对各自的行为模式做一些调整,力争得到双方的认可,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美满。
2。建立属于自己的幸福模式
我问这对夫妻:“通过讲述你们自己父母的婚姻状况,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陈花快言快语道:“原来是‘闷葫芦’父母生了个‘闷葫芦’儿子。”
邓军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没有吱声。
显然,陈花具有“攻击性人格”特征,随口而出的一句话都充满了挑衅。幸好,邓军秉持“凡事退让”的“闷葫芦”原则,要不然,这小两口将会在这里上演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我对陈花说:“想一想,你不也是遗传了父母好较劲、爱争论的处世特征?”
你COPY了父母的婚姻吗?(3)
陈花点点头:“也许吧。可是,我觉得那种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好啊。有什么话说出来,有气发泄一下,过一会儿就好了。”
“评价一种行为处理决定的模式的好坏有两个标准:第一,它本身对于解决问题是否有效;第二,它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别人是认可它还是反对它。”
邓军接茬:“你爸妈老是为一些芝麻小事,争来争去,只是将情绪弄坏了,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可是,他们吵得快,好得也快,吵吵闹闹,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而且谁也觉得离不开谁。”陈花反驳。
“你们说的都对,但这并不矛盾。一种无效的方式,如果两人都认同,那就是有意义的。所以说,虽然你们各自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并不好,但他们仍然能和睦生活在一起,这说明这两种方式是分别适用了他们的婚姻。但现在,你们都极力反对对方的方式,婚姻中出现矛盾,怎么办?既无效,也无意义的东西,还要吗?”
夫妻俩面面相觑,不作声。
“丈夫可不可以向妻子承认你的处世方式有些问题?”
邓军犹豫了一会儿,转向妻子说:“也许,我这种‘凡事退让,凡事回避’的原则并不是最好的。事实也证明,它有时候会误事的。比如,上次你给孩子买进口米粉……”邓军终于忍不住,将先前偷偷告诉我的那个秘密向妻子坦诚了。
陈花一听,立即跳起来:“天啦!竟然还有这样的事!你怎么不告诉我?我早就和店家说好了的,如果米粉口味不合适,可以拿去换的。没想到,你竟然将它倒进厕所了!浪费可耻!”陈花气得满脸通红。
“我……我……”邓军一时语塞。
现场出现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陈花终于开口了,语气缓慢:“也许,我的气势是有点太嚣张,如果我能平心静气地和你说事儿,你也就犯不着偷偷地干这个冤枉事了。”
邓军点点头:“是的,我当时不敢和你说,就是怕惹怒你,将你的火气越烧越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就自己偷偷换了。”
我笑着说:“这事说不准还成了好事呢!这可以让你们认识到不致力于共同解决问题而鲁莽行事的后果。”
“每次问他意见,他不说,我心里就有气,心想,这个家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你不想当家,我也懒得当家了,所以,有时却就故意做出一个不理智的决定来气气他。事后再想,是有点儿后悔。”陈花说。
“认识到自己处理问题方式的不对,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我问他们。
陈花思忖了一会儿,说:“他在很多方面的经验都比我丰富,还是应该多听听他的意见。”
邓军忍不住笑了:“你本来就做得很不错嘛。什么事都要来问我,大事小事都要来讨论一下。”
“讨厌!”陈花斜他一眼,嗔道,“以前哪是真想问你的意见,不过是想找茬和你吵架,抱怨一番,所以你说什么我都会反驳。”
“呵呵,我早就看出来了,心里明镜儿似的。所以,我什么意见都不说嘛。”邓军有些得意,“不过,你既然抬举咱,真的愿意征求我的意见,那我也应该从‘乌龟壳’里钻出来,和你好好讨论一番。”
“现在还真的有一件很迫切的事需要讨论。明天就要开学了,你说,咱女儿到底上哪所幼儿园呢?”
“是真的想听听我的意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