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手牵手向前走,同样也会有一些矛盾和烦恼,但俩人既然是走到了一起,而且大方向一致,也就要求同存异,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少一些挑剔和尖刻。当两个人站成统一战线,很多问题就会变得简单。”我提示他们重新讨论一下他们之间争议比较大的问题。
“关于雅雅入托的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很好解决的……”
晓燕就抢着说:“很好解决?那你为什么要和我争吵一夜?而且后来也不理我们母女!”
“这是两个问题。争吵一夜,那是因为你将责任都推给我,我当然要据理力争;你回娘家,我不理你,那是因为你老是在你父母面前控诉我,将我当敌人斗,我何苦找上门去挨训呢?”
“你自己做得不好,难道还不许我说?我父母批评你,也是一片好心嘛,希望我们过得好。”
谁都有理。看来,小两口又要斗起来了。我提示他们:“要以‘我们’的视角去看问题,夫和妻是一对利益共同体。”
“咨询师说得对。我和你是一个整体,我做得不好,你直接向我提出来就可以了,你去争取父母的支持,那就是在疏远和孤立我。你们三人站成统一战线,开我的批斗会,你想过我的感受吗?我也许可以接受长辈们的批评和教育,变得‘模范’一点,但是我却很难做到和你心心相印,因为我老是觉得你们在审视我、评判我、监督我!……”李力情绪很激动。
“这……也许……我的确没有细想过。”晓燕有些语塞。
晓燕诚恳的态度也让李力变得大度多了:“当然,我也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不应该什么事都和你较劲、争输赢。女人嘛,偶尔发发脾气、撒撒娇也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雅雅入托的事,我也不是一定怪你什么,毕竟这是我们俩一起拿的主意。我只是心里有怨气没地方撒,只好拿你当出气筒了。”
李力调侃道:“你拿我当出气筒也没关系,关键是你要及时提醒我:我咋没赖别人,因为咱是一家人嘛。这样,我才会替你泄气而不是被你升高气压。这一增一减,阴阳互补,不就维持了整体的平衡吗?”
晓燕嗔怨道:“还要我提醒吗?你就不能主动对我说:哎呀呀,生什么气,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咱们一起来想办法。”
“还有一个问题,”李力突然变得非常严肃,“我希望你能当着咨询师给我一个承诺。”
“什么事?”晓燕也跟着紧张起来。
“以后再不能离间我和女儿的感情!”
晓燕爽朗地笑了:“那当然,咱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应该共同爱她,而且也让她爱我们两个人。”
“那太好了!咱雅雅再也不必做‘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这样高难度的选择题了。”
有了“夫妻是共同体”“婚姻是手牵手向前走”的认识,这还只是幸福生活的基础,要将这种认识融入到生活中,也还需要一些实践和练习。我因此给他们布置了三道家庭作业:
第一,如果再发生争锋相对地争吵,立即牵手,以示化敌为友。如果情绪难以平静,无法友好地说话,可以暂时牵着手什么也不说,先选对立场,然后再解决问题。
第二,平时说话多使用“我们”的代词,少使用“我”和“你”,特别是减少“我”和“你”同时出现的频率,避免将两个人人为地弄成对立面。
第三,规划共同的未来,探讨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我们“家”、“我们”两个人的状况。为实现五年目标、十年目标,“我们现在需要做些什么?通过这些讨论,增强两人同舟共济的责任感。
婚姻不是PK场,小两口何必斗斗斗(4)
婚姻处方
有一句婚姻格言:“夫妻不是你看我,我看你,而是手牵手,向前走”。幸福的婚姻是建立在“我们”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的整体感能让夫妻有一种安全感。有了深刻的安全感,夫妻双方才会真心奉献和付出,夫妻关系才能变得亲密、融洽。
关于“我们”的整体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夫妻关系是整个家庭关系的基础
三口之家都会演绎为三足鼎立的局面。三个人有三个人的立场,而且互不相让。很典型的例子是,爸爸妈妈争相赢取孩子的爱,可是被争宠的孩子却不买任何一方的账。夫妻先要互相爱,才能结成同盟,做一对好父母。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整体付出、整体收获的。任何一方对孩子的付出和给予都应该算作两人共同的付出和给予,而孩子对任何一方表示的亲近和尊敬也应该算是对父母共同的亲近和尊敬。孩子喜欢谁或不喜欢谁,应该视为孩子和父母关系系统的失衡,而不能因此影响夫妻关系。
2。夫妻是同行者
既然俩人坐到了同一条船,那就应该避免互相射击,造成“船底穿洞,海水渗漏”。同行者需要齐心协力来划桨,排除险情,共同达到幸福的彼岸。
3。夫妻是共同体
结婚意味夫妻各自从原生家庭的系统中脱离,重新组建新的系统。新系统优先于旧的系统,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先于系统之外的关系。系统联结得越紧密,外界入侵的可能性就越小。减少外界入侵,系统才能更和谐、融洽。坚持夫妻共同体的原则,对于处理姻亲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点燃“空巢家庭”冻结的爱(1)
诊疗档案
姓名:罗敏 年龄:43岁 职业:政府公务员
姓名:骆伟 年龄:43岁 职业:政府公务员
自述:女儿考上大学离开家后,夫妻俩在家里相对无语,形同陌路,家,对他们来说,好像没有了吸引力。
诊断:女儿离开后的生活空虚只是婚姻冷漠的表面原因,其真正的问题在于,多年来,夫妻之爱被亲子之爱所代替而冻结。现在要做的不是找忙碌的替代品,而是点燃被冻结的爱。
家庭的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也有生命周期。随着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家庭,家庭就进入了它特定的生命周期——空巢期。家庭周期过渡无疑会给家庭生活,特别是夫妻关系带来一些波动。由于“空巢期”往往是在夫妻双方人到中年时到来,而人到中年,其生理、心理都会出现很多不适,所以,“空巢期”对于夫妻关系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文这个曾经的幸福家庭就陷入了“空巢期”的困惑。
罗敏自述:女儿离家上学后,我们的婚姻一片冷漠
我和丈夫骆伟都是政府机关公务员,工作轻闲;女儿婷婷聪明懂事,2004年6月,她如愿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我高兴地说:“我们算得上是最幸福、完美的家庭了。”然而,3个月后,当女儿离开我们到北京上学后,我这种美好的感觉一下子消失了。
女儿在家时,每天下班后,我和骆伟就急着往家赶,一个做饭,一个给女儿收拾房间、洗晒衣物。女儿吃完饭去学校后,我们俩则围绕如何增强女儿的营养、如何调整女儿的心态、如何培养女儿好的习惯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现在,女儿离开后,我们的生活像一下子失去了轴心,很茫然。骆伟从一个拒绝一切应酬的“居家男人”变成了热衷于赴饭局的“酒桌男人”,每天很晚才带着一身酒气回家;我则跟随一帮朋友去做美容、逛街。我们俩尽量避免独处的尴尬。偶尔一起待在家里,也是各干各的事,他上网,我看电视;他看电视,我则翻杂志。我们之间的话越来越少,日常对话变成了简单的是非选择题:
“今天加班吗?”“不。”
“回来吃饭吗?”“是。”
“下楼记得带垃圾。”“好。”
2005年10月,我感冒了。这时,我突然来了一股倔劲:我不告诉骆伟,看他是否关心我。我故意在他面前咳嗽、打喷嚏,可他却从没问我一句。晚上,我头疼得厉害,摸索着量体温,高烧39。5℃。我摇摇晃晃地起床去倒水、吃药。骆伟翻了一个身,咕哝道:“去洗手间吗?轻点!”我本想和他大吵一顿,可是我浑身无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的绝望一点点地漫上来。
一天晚上,我趁骆伟没有出去吃饭喝酒、头脑清醒的时机,对他说:“骆伟,我觉得,我们之间可能有什么问题。”
他马上说:“有什么问题?不是好好的吗?我每月的工资都如数交给你,我每天晚上9点以前都回家,你还不知足吗?”
难道交工资和回家就是幸福吗?我心里很失望,但我仍然不依不饶:“那你说说,我在你眼里算什么?”
骆伟环视了一下客厅,淡淡地说:“也许,算是一件家居用品吧,我回家时,看见它完好无损地立在那儿,没有碰坏,没有被偷走,我就心安了……”
“可是,我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啊,你怎么能漠视我?我需要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