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天骄;世界著名企业家成功典范-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00多
位高级职员,竟然连一个大学生也没有。公司的厂房陈旧,机器破损,没
有人搞技术革新。财务部门象杂货店一样,帐本一大堆,连个预决算也没
有,甚至死去的职工在工资单上照列不误。。

福特二世上任就意识到,必须全面彻底地来一次改革。关键是要找到
一个得力的副手,和他一起把公司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他只能从同行中物
色。一天,他突然想到一个人很适合——那人就是原任通用汽车公司副总
经理欧内斯特·布里奇。福特二世亲自登门拜访布里奇,恳切地请求他出
“通用”之山而入“福特”之门,帮助他收拾残局。

布里奇婉转地回绝了福特二世的请求,因为他当时还在兼任通用汽车
公司下属的一个航空公司的总经理。福特二世一而再地向布里奇请求说:

“您不妨先来看看,然后你再决定是否留下来。”当时还很年轻的布里奇
在福特二世诚心诚意的请求下,只好先答应试试看。

“您不妨先来看看,然后你再决定是否留下来。”当时还很年轻的布里奇
在福特二世诚心诚意的请求下,只好先答应试试看。

1946年
6月,布里奇正式到福特汽车公司走马上任。他还把通用汽
车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刘易斯·克鲁索等人带进福特公司。在布里奇的领
导下,这些人和“神童”们热情极高,对公司的管理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
革,并通过严格的科学管理实现了扭亏为盈。第二年(1947年),公司
实现纯利润
7000万美元,第三年近一亿元,第四年近两亿美元,第五年
达到
2。6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

□给福特公司带来财富的“野马”
1960年初,福特公司敏锐地觉察到,汽车市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但变化的方向是什么,还不很明确。通用汽车公司推出新的经济车已成为
市场热门货,看来福特已晚了一步,福特公司的人十分着急。福特公司并
没有手忙脚乱,仓促上阵,而是沉着冷静地研究战略,耐心细致地进行市
场调查,了解真情。

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处于一个新追求的消费大潮到来之前的阶段。
1956年以来,由于人均收入增加,有
700万个家庭都有二至三部汽车,
他们虽然还想买经济车,但更强烈的愿望是想去买漂亮的跑车和豪华车。
调查结果还表明,美国人口增加,平均年龄大幅度下降,文化水平大幅度
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人,到了六、七十年代都已长大成人,所
有出售的新车中,他们将买去
50%。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年轻人的“口
味”。必须根据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需求来设计新车,因为他们是年轻人
的大部分。这样调查和分析之后,设计新车的依据就有了。福特公司正在
迎接一种新车的诞生。

福特公司已感受到,整个美国市场对新车正在等待:它将是外形美
观、操作方便、价钱公道的新车,它就是年轻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新车。福
特人投入紧张的设计工作。不久,一种全新的四个座位的跑车型汽车问世
了,这种汽车重量轻(2500磅)、马力大、易操作,而且价格大众化,
每辆售价不超过
2500美元。福特公司邀请了
52对夫妇前来试车,大家都
十分满意。

出人意料的是,本是为年轻人设计的,结果老年人也都喜欢,就是高
薪人和豪富也纷纷来购买。“野马”牌跑车使福特公司腾飞了,投产的第
一年就卖掉四万多辆,创下了福特新车历史上最高峰,它使福特公司出现
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野马”大量奔驰在美国的城市和乡村。

“野马”的诞生,是福特人心血的结晶。他们走南闯北,到处询问用
户,作市场调查,尔后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了解用户心理状态,进行市场
预测,精心研究,精心设计,最后才下决心投产的。

□由家族企业走向股份公司
福特公司进入第二个历史繁荣时期,但事物总是物极必反。福特二世
惊人地重复着他祖父老福特的错误,越来越独断专行,一旦感到“威高震
主”的威胁时,便毫无商量余地予以炒鱿鱼——解职了事。结果搞得人人
自危,万马齐暗。

惊人地重复着他祖父老福特的错误,越来越独断专行,一旦感到“威高震
主”的威胁时,便毫无商量余地予以炒鱿鱼——解职了事。结果搞得人人
自危,万马齐暗。

19个月的诺森也被解聘,改由组织设计“野马”的
有功之臣艾柯卡接任。1979年,大名鼎鼎的汽车业巨星,担任福特汽车
公司总经理的艾柯卡也遭冷遇,不久被打入冷宫,到一个仓库去当一般职
员。福特二世以这种羞辱方式求得自己心理上的平衡。

在这几年里,福特公司人才纷纷另寻新主,公司死气沉沉,无所建树,
再加上没有新产品问世,公司又开始走下坡路了。1978年,福特公司汽
车在市场的占有率为
23。6%,1981年只占
16。6%,福特二世走到了他祖
父晚年的破败无望的尽头。

1980年
2月,不可一世的福特二世已经
63岁了,在四面楚歌、危机
四伏的公司继续主管下去的日子不多了。他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一天,
他想通了!福特家族企业已经走到头了。就象末代皇帝一样,到了交印的
时候了。他只好顺应历史潮流,忍心割爱。正式宣布辞掉公司董事会主席
职务,与他掌管了
35年经营大权的董事会告别。福特二世的大权交给了
菲利普·卡德威尔,而他自己组成顾问团,建立专家集团,即建立为决策
当参谋的新体制。

福特二世失败了,但他开创了家族企业交给非家族经营管理的先列。

七、食品大王鲍洛奇

七、食品大王鲍洛奇

鲍洛奇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才能,白手起家,从卖豆芽菜到
经营东方食品的超级食品公司。只花了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就成了拥有亿
万资产的巨富。

鲍洛奇生于大变动的
1918年,这是一个生活艰辛却又充满机会的黄
金时代,朝气蓬勃的企业家们在不断寻找着他人从来不敢想象的东西。

鲍洛奇是一个意大利矿工的后裔,当他在明尼苏达北部铁矿村里降生
时,迎接他的除了父母欣慰的笑脸之外,就只有贫穷和饥饿了。悲惨而艰
难的童年生活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生存本领。他拾过煤碴,当过
苦力,后来又做了一家杂货公司的推销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鲍洛
奇从事食品生意,他利用独特的眼光和出众的经营哲学在食品世界纵横捭
阖,使经营中国食品的重庆公司从无到有,最终发展成为拥有一亿美元资
产的超级食品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

鲍洛奇实实在在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富翁,而且经营的又是中国食品,
因而对中国企业来说,他的独特的经营谋略,更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顾客心理与情感投资
鲍洛奇被誉为推销奇才,从推销杂货、食品,直到推销他自己的东方
食品系列。可以说,他的事业与成功是从推销开始的。
鲍洛奇将自己的推销方式称为“激励式推销”,即站在顾客的角度出
谋划策,使顾客了解产品的优点。在鲍洛奇的眼里,顾客心理也是通向财
富之门的金钥匙。每到一处,鲍洛奇都会勇敢地敲开经纪商的大门,而且
在交谈中始终热情饱满。他从不首先夸耀自己的产品,总是极力打听对方
的经营状况和构想,然后又坦诚地为对方出谋划策。最后,顾客便会惊讶
地发现,他们的最佳选择似乎只能是在鲍洛奇的汽车里。鲍洛奇非常了解
不同类型的顾客的心理,善于体谅他们的心情和顾虑。顾客们都喜欢同这
位富有人情味的年轻推销员打交道。

顾客购买行为中最为典型的心理便是希望以较低的价钱买到优质产
品的机会心理,其次还有猎奇和好奇心理等。鲍洛奇曾经推销过一次“阿
根廷”香蕉,这是他运用“激励式推销”法展开的一场漂亮的心理战。一
次,贮藏水果的冷冻厂起火了,等到把大火仆灭,人们才发现有十八箱香
蕉被火烤得有点发黄,皮上还沾满了小黑点。水果店老板把香蕉交到鲍洛
奇的摊位上降价出售。那时,他的水果摊设在杜鲁茨城最繁华的街道上。
开始,无论鲍洛奇怎样解释,都没有人理会这些“丑陋的家伙”。鲍洛奇
仔细检查那些变了色的香蕉,发现一点没有变质,而且由于烟熏火烤,吃
起来反而别有风味。第二天,鲍洛奇一大早便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