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如果是国家、民族间的仇杀,情况往往就颠倒过来了。有一部拍得很不错的电视剧叫《雪豹》,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非常牛叉的中国人和一个非常牛叉的日本人在德国学特种作战,他们俩既是同学,也是朋友。但是,在日本侵略中国后,他们立刻成了敌人。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自我〃,远比和朋友联系在一起的〃自我〃重要,因为前者是一种和人的尊严捆绑在一起的〃大我〃。
正是如此,政治宣传、商业营销、媒体炒作,要引爆〃群众〃、〃消费者〃、〃读者〃的狂欢就非常容易,使劲刺激那些构成了你的〃自我〃的东西,让你进入一个局、一个心理情境即可。把自己视为〃自由民主〃的化身,把对方说成是〃专制独裁〃的魔鬼,远比喊几句〃正义〃的口号更具号召力,更能招募到一群至死不渝的炮灰。
(3)一件事情只要在我们的心理上存在,我们就会频繁地穿行在两个极端:或爽得要死,或活不下去
                  第39节: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内心弱小?(14)
人最终当然不可避免要死,但人活着并不是为了去死。要生,不要死,这是生命本能的第一铁律。
在心理上也一样,人也要在心理上生存。它是心理的第一铁律。懂得这个铁律,我们就掌握了破译几乎人类一切言行的密码。
在电影电视上,你一定见过一些地痞流氓在高僧面前骂骂咧咧,手都指到高僧的鼻子上了,但高僧看都不看一眼,要在地痞动手几次后,他才会把地痞打得满地找牙。
为什么高僧根本就不愤怒?很简单,地痞挑衅羞辱他这一事实,当然被他看见,但在他心理上并不存在。他已经有足够的理性能力,看穿地痞这一行为的无意义和虚妄。在心理上不存在的东西,就不会激起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地痞这样做马上构成了一个心理上的事实,从而威胁到了我们心理上的生存。为了维护我们的心理生存,情绪马上控制我们对他的行为作出反应,狠狠地教训他。
电影电视上也经常有这样的镜头:在某个集市上,出现了一帮地痞,他们耀武扬威,调戏良家妇女。突然从天而降一个位大侠,英雄救美,把地痞打得鬼哭狼嚎。为头的地痞捡起一条命准备要跑,同时摆出一个POSE,回头声嘶力竭地指着大侠:〃你等着!〃
地痞这么干就是要维护自己的心理生存。被大侠打趴下,让他很没面子。为了让自己在心理上能够生存,他必须装13,在心理上否定他干不过大侠这一事实。威胁大侠让他重新找回了〃自我〃。
心理生存的力量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有时,一个人为了让自己能够在心理上生,他宁愿去死。革命战士刘胡兰为什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不怕死?就是因为叫她背叛信仰,比杀了她还要难受。
一个人之所以把心理生存视为必须服从的上帝,是因为他不仅害怕〃我〃不存在,而且害怕〃我〃没有价值:
第一,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一种存在,如果在心理上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焦虑、恐惧就会吞没我们。无视一个人的存在不仅是不礼貌,而且简直是与人为敌。
第二,正如吃饱饭并不够,我们还要吃好一样,仅仅证明我们的存在还不够,我们还要在心理上证明自己具有价值,生存之后就是牛叉。这就必须通过和他人的对比,把我们和他人的存在纳入社会价值排序。如果我们比他人低档,那就同样有被虚无化的危险,焦虑和恐惧绝不会放过我们。
                  第40节:打破社会价值排序(1)
第四章打破社会价值排序
导读:
一个人越是因为别人比他有身份、有钱而仇恨别人,他骨子里其实越想变成那个人。
1、社会价值排序就是一种心理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导读: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他不希望发生的一件事情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改变,他就要启动心理保护机制:认命
〃社会价值排序〃这个概念是我们进入社会、人心真相的入口
假设你的朋友、同事人人都有房有车,而你想当〃房奴〃而不得,挤住在阴暗的地下室或城中村,每天挤公交上班气喘吁吁,你能想像自己可以保持平静吗?
当一个人这样问你时,不排除你为了面子,斩钉截铁地回答他:我能!但你的内心马上会告诉你,你在说谎!
另外,你或许可以告诉自己:我能!但别忘了,这是头脑里的那个你在告诉内心里的那个你。这是暗示,是否认,而不是心理的真实状态。
原因很简单,你屈服于社会价值排序并且很不幸,和别人相比,你排的位置比较低。
一个由外在评价主宰自我认同的人实质上是一个遗失了真实自我的人。从外部世界得到的那个〃自我〃只要进驻到我们的心理结构,我们就成了外部世界的傀儡,失去了防御打击的能力。
只要我们屈服于社会价值排序,在心理上就注定要过一种风雨飘摇的生活,并被自卑、焦虑、烦躁等情绪袭扰。如果很不幸,我们没有权,也没有钱,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从外部世界中得到的强大的〃自我〃,那就更是如此。
要变得心理强大,就必须打破这个社会价值排序,让心灵从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第41节:打破社会价值排序(2)
〃社会价值排序〃绝对是一个非常关健的概念,不夸张地说,它是我们透视社会、人心的一个入口。
我在前面的章节里简单解释过这个概念,现在我把它全面地翻译一下,就是:社会从来都狗眼看人低,有一套根据金钱、权力、地位、出身、文凭、容貌、名气、荣誉等来划分一个人牛不牛叉,高不高档,并给大家排好高低不同的位置的评价标准。白领比民工高档,对民工有心理优势;而富人、老板在心理上,则又可以把白领踩在脚下。在世俗眼里,这不是社会的变态,而是天经地义。
那么,社会价值排序这个〃暴君〃是怎么君临天下的?
摆脱泥土、汗水乃是一个人的永恒渴望
公元前535年,有个叫楚芋尹宇的人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瞧,一级压一级,贵贱什么的都排好了座次,而且还拉老天来论证它的合法性。鲁老前辈周树人先生对此表示严重抗议,并悲哀地替没有谁可以〃臣〃的〃台〃设想:不是还有更卑的妻,更弱的子么……中国这桌人肉宴席,从来就是这样摆的!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玩法类似,也是把人分成几个等级,像什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之类。为了防止低贱种姓玷污高贵种姓的血统,前两个种姓绝不与后两个种姓通婚,并且还要在生活中保持种姓隔离。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在待在同一个房间里。
自然,高贵种姓们平时穿的衣服,低贱种姓们也是不能穿的。你穿的衣服,要让人一眼就看出你属于哪个种姓。高种姓的人戴一个金链,低种姓的你也想戴,就是在破坏种姓识别的政治社会环境,就是在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据写了《人类动物园》、《裸猿》、《亲密关系》这个〃裸猿三步曲〃的英国人类行为学家莫里斯考证,在1363年的英格兰,议会关注的主要是规范社会各阶级的服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德意志,服装超越她实际地位的女子可能会受到的惩罚是颈上戴木枷。在印度,头巾如何戴以显示种姓是有严格规定的。在亨利八世时期的英格兰,如果男人不能随时奉献一匹轻装马去为国王效命,其妻子是不允许戴丝绒女帽或金色项链的。在美国新英格兰的早期,如果丈夫没有一千美金以上的财产,妻子是不允许戴丝巾的。
                  第42节:打破社会价值排序(3)
为了保持一个在社会价值排序上还有点位置的读书人的身份,你见过只能排出几文大钱的孔乙己先生脱下过他的长衫么?
离开了刀剑的庇护,社会等级制能否存在会成为一个大问题。但与社会等级制构成一体两面的社会价值排序,在征服人心上却不费吹灰之力。原因很简单:社会中的低贱阶层,在屈服于高贵阶层的暴力时,同时也屈服于他们的美学标准和价值趣味。
一个社会中的时尚,一般总是从上流社会那儿开始玩的。被社会价值排序俘获的下层社会善男信女们当然也会跟着模仿,从而也显得自己时尚高档,但当流行到他们那儿时,为了不和他们混同,上流社会的时尚达人们早就换一种玩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