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做人做事讲方法-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冷静地对待自己的不利处境,把它看成是对自己毅力、品德、品质的综合考验,不要让自己时刻处在风口浪尖之上,是能够忍耐住不平之气的关键。
    不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就会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干什么事情都将患得患失、争名争利;更有可能因不能忍耐一时的不平、不满而发泄出来,鲁莽地冲撞领导、同事和朋友,结果导致了众人纷纷弃你而去。连最起码的人际关系都无法处好,又谈得到干什么大事业呢?只有忍耐克制自我的欲望,才能最后获得胜利。
    有时候,如果要想有所作为就得适时地表现自己,但不是去图私利、图盛名。争名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得不到名、得不到利,自然愤愤难平,弄不好要口出诽谤之词,惹来是非,行动中图一时之痛快,自以为得逞,其实失去的远远要比得到的多得多。
    这也就是古人讲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历史上因图小利而招致大祸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的教训。
    一个人选择好正确的道路,就要采取忍耐克制的态度对待所遭遇的困难,不屈不挠地向着目标奋进,那时候什么委屈、不平和愤懑都不在话下,心中有的只是奋斗后成功的愉悦。
    韦小宝的“忍耐’与以上所阐述的“忍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韦小宝没什么目标,只有关系到他的利益和安全时他才有忍耐之想。韦小宝不知道忍耐是个什么东西,他只本能地感到海老公早晚会杀了他,他得不停地装傻,不停地说好话,说海老公爱听的话,做海老公喜欢的事,小心翼翼地说话、办事,寻找着逃出海老公这只巨大魔掌的办法……
    人生需要沉稳与忍耐,爱因斯坦认为自己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把散落在草垛里的针全部找出来,这是一种何等的耐性啊!
    诚然,忍耐的人生有时不免要甘于寂寞,好在寂寞是生命的多数事实之一,是提升自己的源泉,而成功者正是在此种忍耐寂寞的跋涉中走出了平凡的世界,让自己最终接近于不平凡的世界。
    □凡事多思而后行





    第四部分 第82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7)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661

    不论你有多么正当的理由,怒火攻心永远是一种失败的表现,属于消极的精神现象。虚火上升,智力下降,形象丑恶,举措失当,伤及无辜,亲者痛而仇者快,这是必然的一连串反应。
    “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是克服冲动的最佳良药,是古代先贤留下的不朽名言。这两条警句不但应该让那些冲动型的人熟记,而且也应该让所有中国学子都深刻领悟。
    三思而后行,思考些什么东西呢?思考的是问题的根源和起因。问题发生后,就需要知道发生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导致问题的诱因是什么。只有当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都找到后,才能考虑解决的方法。
    之所以要三思,是因为问题的发生是很多原因导致的,其背景是复杂的,单凭直觉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分析归纳或者调查研究,才能理出头绪。而且也有被人制造假象,提供虚假线索的可能,一不小心就有误入歧途的危险。所以,思维必须要精细缜密。思考一遍还不够,还需要检查一遍,然后在行动之前还要复查一遍,确保运行万无一失。
    三思以后,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还要再考虑,这就是“谋定而后动”的道理。谋就是计划、方略,是解决问题的方针和策略。只有行动方针确定了,才能采取行动。这种行动方针是经过思考的,而不是那种本能冲动型行动。谋略思考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方案。本能冲动型的人总是只想到一种行动,只考虑解决面上的问题,对后续行动和影响却不考虑。仔细考虑对策后,就有可能既把问题解决,又避免了出现副作用。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谋定而后动就需要在发生问题时沉着镇静,不急于立即采取行动,而是要静下心来冷静地想一想。心急的人往往会不耐烦地催促赶快采取行动,因为他们总是担心时间紧急,再不采取行动就来不急了,其实,越忙就越容易出差错。如果事先没有考虑好,路子没走对,反而会耽误时间。所以,中国古代有句俗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刀磨快了,看起来耽误了工夫,但是在砍的时候由于刀口锋利,效率高,反而节省了工夫。也像出门开车,事先把地图看好了,顺着标志一路开去,就可以不绕弯路,节省时间。如果慌忙上路,看起来节省了看地图的时间,但是一旦走错了路,可能就会浪费比看地图长很多倍的时间。
    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肯定有最便当、最短路程的捷径。我们不可能一条条地找,然后才发现最短的路。如果事先花时间研究,问清路线,就可以免去在路上摸索的时间,这样一出发就登上最佳的路线。解决问题也是这样,一个问题可能会有许多解决方案,但是肯定有的方案是不好的,有的方案可以省时省事,其中肯定有一个最佳方案。所以,谋定就是要找到最佳方案。
    所以,凡是冲动型的人,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莽撞行事往往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要时刻记住王蒙的话:“在任何处境下保持从容理性的风度。心存制约,遇事三思,留有余地。”让自己成为有勇有谋的人。
    实在没有控制住,发了火,生了气,失了态,怎么办?无它,赶快降温灭火。这还算你的一个好处,你的火来得快去得也快,叫做不黏不滞,叫做曰月之蚀,叫做迅雷暴雨之后,仍然是雨过天晴。人做不到无过无咎,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错就错,变本加厉,讳疾忌医。
    □乐于接受别人的忠告
    世外桃园平息无波的生活是人人所向往的,然而人世间果真有这种生活存在吗?这只不过是大诗人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和追求罢了,没有人愿意自寻烦恼。但是在人生中,总是蕴藏着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它,寻求解决之道,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在性格,或在待人处事方面,总难免有不曾发觉的死角或是一时疏忽。若在此时,有人提醒我们的缺点,我们应衷心感激。所谓朋友之道,贵在劝导忠告。“忠告如雪,下得越静越长留心田,也越深入心田”(瑞士希尔泰《书简—友情》)。忠告是别人送给你最丰富的礼物。





    第四部分 第83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8)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800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受谏,则圣;木受绳,则直;金受砺,则利。”(孔子家语)。然而现代社会,能够直言不讳地指责他人缺点者已曰渐减少。无论是你的上级、长辈或同事,大都不愿意冒着使别人恼恨的危险去忠告别人,而都抱着善其身的态度漠视一切,追究其原因,如果人人皆能诚恳、虚心地接受别人的忠告,而且人人都期待他人的忠告,则这种现象又如何会出现呢?平心而论,真正能够苦口婆心地劝告我们,指责我们的人是谁呢?不外乎是父母、师长、兄弟、妻子朋友或子女等。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希望我们在人际关系上更圆满,在事业上更成功。但是,忠言逆耳,大多数人对于忠告总是有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原有的密切关系破裂,在某种程度上说,忠告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不顾后果提出忠告者,一定是对我们怀有深厚感情之人。一个从来不曾受到他人忠告的人,看似完美无缺,实际上可以说他是一个毫无良好人际关系的真正孤独者。
    由此看来,受到忠告说明你周围有人在关心你。“不闻不论,则智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汉?荀悦《申鉴》)但是,若接受忠告时的态度不够坦然,则将会使你的朋友个人弃你而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忠告者也能从你的态度中得知你是否是一个坦诚的人,或是个骄傲自大的人,或冥顽不灵的人,进而影响对你整个人格的评价。一个谦虚上进,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是个能够接受任何善意建议的人。如此,即使是与你只有点头之交的人,也将乐于对你提出忠告。
    具体而论,接受别人的忠告,应把握以下几点:
    (1)要“照单全收”——忠言必须“照单全收”,不管正确与否,事后再慎加选择,切莫拒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