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件红衣服穿!”
聪明的卡内基满脸狐疑:“这……这和成功有关?
“有啊!”那人顺手指了指前面的工人说道,“你看他们都是我手下,但都穿清一色的蓝衣服,所以我一个也不认识……”
说完他又特别指向其中一位工人:“但你看那个穿红衬衫的工人,我长时间注意到他,他的身手和其他人差不多,但是我认识他,所以过几天我要请他做我的副手。”
成功并非你想成功就可以达到,还要有迥异于常人的智慧和思想才行。
B篇 砍下伟人的脑袋
两种结局
苦难是上天的恩赐,
幸福是上天的惩罚。
所以才有了困顿而有成,
幸福而平庸的高下分野。
一个老农种了两片庄稼地,一片在东南,一片在西北,相距甚远。
这一年,幼苗刚长成,恰逢扎根期,东南一片有雨,而西北一片则滴雨未见。扎根期过去之后,东南与西北的气候相同,有许多人认为东南片的庄稼一定优质高产,因为它的幼苗期环境优越。
但事实恰恰相反,到年底西北片的庄稼亩产1000斤,而东南片的庄稼亩产才800斤。
有许多人不解,就找老农去询问,老农听后哈哈一笑说:“道理很简单。西北片的庄稼幼时少雨,看似不利,但因为少雨,庄稼为了生存,就把根扎得很深且很牢。到后来,在相同的条件下,根扎得深的庄稼,就能汲取到更多更丰富的营养,也难怪它们会优质高产。”
老农的话很平谈,但含义何其深刻。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许多伟人幼年困顿,却终有所成;而不少幼年幸福的人,却一生平庸。
原来,苦难有时并不是不幸,而恰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正是这些苦难,促使我们不断挖掘生命潜能,主动汲取人类的智慧,丰富自己,博大心胸,将生命的根扎得很深也很牢,为日后的脱颖而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那些从小就际遇颇佳的人,由于整天的生活过于舒适,难免消沉了意志,丧失了斗志,空耗了时光,浪费了精力,到头来反而一无所成。
B篇 砍下伟人的脑袋
一滴与一生
常使人达不到目标的,
往往不是高山的阻隔,
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日本明治初期,京都曹源寺有一位高僧,名叫仪山。
有一天,仪山大师准备洗澡,他发现浴池里面的水烧得太烫,就唤来一个刚来不久的小和尚,吩咐说:“水大烫了,提一些冷水加进去。”
附近就有一只水桶,小和尚提起来后发现桶底还有一点水,便随手把水倒掉了。
“你干什么?”仪山大师厉声喝道。
那个小和尚被仪山大师的声音吓坏了,他愣在那里想了一会儿,不明白仪山大师为什么突然大发雷霆,便没有回答。
当小和尚打算去提水时,仪山大师又大喝了一声:“你把水倒到哪里了?”
小和尚懵懵懂懂地答道:“我把它倒在院子里了。”
“真蠢!一滴水也是珍贵无比的,岂可浪费?你为什么不用它浇树?”
虽然小和尚一连挨了两次训,但心里却充满了悟道的欣喜。他认识到:原来,一滴水也有它的珍贵意义。
有的时候,一件小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从此,这个小和尚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滴水”。
后来,这位“滴水”在仪山大师的教诲和熏陶下,终于成为在日本佛教界与仪山大师齐名的高僧。
晚年时,“滴水”大师写了这样一句话:“曹源一滴七十余年,受用无尽盖地盖天。”
修炼品德要从小事做起,经营财富也要从小事做起。
B篇 砍下伟人的脑袋
聪明与智慧
聪明不是智慧,
智慧一定聪明。
还在乡下时,第一次扛着生产队发的大锄头到田里去除草。
原以为挺简单的活儿,干起来才知道稍不小心锄头就打偏、翻转,屡屡伤及秧苗。
只几个小时,我就累得满头大汗疲惫不堪,手磨起了串串水泡,进度也大大地落在其他人后面。
休息时,一位老伯发现了我手上的血迹,就拿过我的锄头看了看,又试了试,然后说:“小伙子,什么家什都得有个好‘把杆’才行。”
他和我交换了工具,我再干起来果然非常顺手、轻松,进度也明些加快。
收工的时候我给老伯还锄头,他说:“等我先给你换个好‘把杆’吧。”
老伯做“把杆”的时候我去看了,才知道没有天生的好“把杆”,需要选材,去毛杈,对弯曲的部分用火烤之后,还要用重组合适的石头矫压一段时间使其挺直,待晾干后再擦磨掉毛刺。到这时“把杆”才算基本合格了。
返城以后,我十分痛惜那些蹉跎过去的宝贵年华,为此抓紧一切时间拼命学习文化知识,但忽视了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完善,因此与许多好的东西失之交臂,工作生活中也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阻力。
环视周围的人们,我发现亦不乏聪明有才智的能人,但不少人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有的瞻前顾后,有的恃才傲物,有的鲁莽急躁,有的自私自利;更有甚者性格扭曲,两面三刀,阴险毒辣。最可怕的是许多人往往缺乏自知,人生之路也就可想而知了。
幸亏我对自己的问题发现得早,反观自省的同时,每每想到苦难岁月里的那把锄头那根“把杆”,深深体悟到:锄头好比人的能力,固然要锋要利,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把杆”,它们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有时甚至还会伤人或自伤。
我想告诉那些抱怨怀才不遇、伯乐难寻、人心不古的人,还是赶快为自己寻找—个好“把杆”吧,那就是:不涩不滑少毛刺、粗细适中有柔感的性格;质地结实没裂伤、笔直匀称带韧性的人品。
B篇 砍下伟人的脑袋
失败者的通病
高不成旱田,低不成水田;
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
这就是所有失败者的通病。
在农业机械未广泛使用之前,乡下人饲养大牲畜极为普遍。这些大牲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骡子和马。这是富人家里才养得起的一类,它们不但要拉车犁田,还要频频出现在各种礼仪场合,拉轿车当坐骑,因此不光要有力气,还要身架好,毛色好,脾气好。当然,主人对它们也比对别的牲畜高看一眼,草好,料好。这些都不是一般小户、中户能办得到的,没有相当财力是养不起这样的牲口的。“高头大马”、“大骡子大马”,是富家的标志。
第二层是牛。牛的力气大,拉犁耕田是它的强项,但是牛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是行动慢,用之于运输则拖拖拉拉;二是食量大,虽不求精,食草的数量却惊人,夏秋青草多时还能够对付,越冬的料草,有时实难筹措。因此,在不缺饲草的山区才好养牛。
第三层是毛驴。毛驴力气单薄,但是它吃得少也不求精。尤其可爱的是它能干多种活,拉车(小大车)、拉犁(要两头驴子拉双套)、拉磨、驮着女主人走娘家,无所不能。而且,身价不高,一般农户都买得起。正因为这样,毛驴在乡间随处可见。
一个有噘嘴毛病的骡子就成了问题,因为噘嘴,在讲体面的富人那里一定不能入选,在平民这边,又因为它要好草好料,算来算去养不起它。两边不取,在市场上只好减价,降到一头驴的价钱;不行,再降,比驴价还低,仍然不好出手。
这情景比之于人,是说有些有点本事的人,自视太高,长了许多穷酸毛病,没人肯用,反误了自家的前程。
这真是一句值得深思的话。若无大本事,不如就当一头老实的毛驴。若本事不大,硬要充大骡子大马,很容易造成噘嘴的形象,细数一数,掉在这种泥沼里的人也并非少数。
B篇 砍下伟人的脑袋
每天多一小时
九十九度,
不是开水。
1度之差,
天壤之别。
美国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所”曾对100位多才多艺的社会名流的成功经历进行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也是简单至极的结论:这些成功者只不过每天比别人多工作了一个小时。
他们发现在二战期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精力十分旺盛,许多人认为总统是休息得好,还有人认为他食用了营养品,但调查结果却是:
总统每天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摆弄邮票。
总统出来的时候,就会一改心情郁闷、疲惫不堪的样子,变得精神抖擞起来。
世界织布业巨头威尔福莱?康日理万机,但在中年以后,却成了一位出色的油画家。
他每天早起一个小时,一直画到吃早餐。画画让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身体也变得健康起来。
10多年后,他创作的油画有几百幅被人高价买走收藏,他把所得到的钱全部用做奖学金,专门供给那些攻读艺术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