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不妨设想,有这么一个人,他既不能与你信息共享、
情感沟通,也不能与你相求相助,你会与他交朋友吗?恐怕不
会。可见,人际交往还是有选择的,选择就是一种目标的体
现。
建立“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分式来说明。首先,要认
清目标,接着找有相同需求的人,最后与之联系,建立关系。
有人单靠直觉建立“关系”;有人则要努力不懈,才能拓展
一点“关系”。前者往往难以预料结果如何,后者比较知晓拉
拢关系的“天时地利”。
“关系”通常要花一点功夫才能取得。一家公司在两个月
内即将面临大裁员或破产的打击,员工应该早有所闻,有人像
无头苍蝇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则已悄悄地打电话联络,寻找下
一个工作机会,以免和公司“同归于尽”。你可以用全部的银
行存款打赌,这些人一定比慌张失措的同事先找到工作,之后
也会继续依靠“关系”,追求更卓越的生涯。
事实上,“关系”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线。和外界保持某
种程度的“关系”,消息才会灵 通。要是问他们这些“关系”是
怎么来的,恐怕他们也答不上来。这种事并非是鬼鬼祟祟、见
不得人的勾当,而是一般人成功的秘诀。他们了解“团结力量
第 337 页
大”的道理,最后,练成了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得到情报的神
功 。
善于拓展“关系”的人,是标准的社交高手,不管是在宴
会、洽谈公事或私人聚会上,总是会掌握时机。对这些“沟通
会 议 室、酒
大师”而言,人生就是一场历险记
吧、街 角、餐
厅,甚至在澡堂里,处处都可以“广增见闻”,因此随时竖起耳
朵,收听精彩的内幕消息或蜚短流长。只要你多走动必有收
获 。
最会拉关系的人,不但口吐莲花、左右逢源,而且任何蛛
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们就是天生的侦探或是记者,
不然也应颁给他们“社会学”荣誉博士。
总而言之,人总是在心里想着身边的“关系”有无用处,
着看是否能从双方的需要上做些文章,以使关系套牢。此乃
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第 338 页
第十章
深思人情世故,人生操纵自如
第 339 页
第 340 页
轻松度过新环境中的磨合期
人的一生会出现许多变迁。从学校到单位,从此地到彼
地,从旧环境到新环境,每个人都少不了这样的经历。每有这
种变迁,你都面临着一个陌生的交际空间,要涉足一个新的交
际圈,要重构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段时间就是人际关系的
磨合期。在这个磨合期,如果你处之不当,就会与新环境格格
不入;处之得当,你就会很快融入其中。如何有效地度过人际
关系的磨合期呢 ?
摆正自己的新位置。
每个人在交际中都有相应的位置,这是交际规律的反映,
也是社会规范的要求。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交际位置,在交际
圈中必然显得唐突、冒失、别脚,也会受到社会群体的责怪、怨
愤、抵触、嘲弄、打击。交际关系复杂多变,交际者难以一眼窥
清,不易正确把握。自己在交际圈中到底处于何种地位。如何
调适好自身位置,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面对新环境、新
朋友,第一步你要好好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确定好以什么面
孔、怎样的交际基调进入新的交际角色。某重点中学试行校长
负责制,在上级的支持下从普通中学调配三名骨干教师充实
师资力量。这三名教师到新单位时,都有这样的困惑:新单位
第 341 页
是重点学校,是保持一个骨干教师的姿态呢?还是表现出调
入教师的谦恭?其中的分寸不好把握。黄老师我行我素,保持
本色,结果新同事有嘲其“不知天高地厚”的。束老师一改往
日孤傲性格,待人唯唯诺诺,谦虚恭谨,结果不仅让人看轻他,
还有人怀疑他的能耐。只有张老师洞察交际环境,不动声色,
妙得自然,不断调适自己的交际位置,不仅很快进入了新角
色,还很快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摆正自己新位置,是一个精深
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成功的。这其中需要交际悟
性,需要良心的心理素养。保持平常心往往在自己位置调适
中起着突出的作用。
)采取沉稳简约的姿态。
磨合期是一个双方逐步熟悉,互相适应,彼此认同、悦纳
的过程。人与人的差异情形万千,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
和冲突。你作为一个新面孔,在进入陌生的交际领域的时候,
一开始就无所顾忌,目空一切,张牙舞爪,是无法与他人磨合
的。这似乎是外向性格者、青年人常有的现象,也是应该克服
的问题。采取沉稳简约的交际姿态才是得宜的,更有助于实
现你与新环境的磨合。这是一个以静观动的方法,在你自我
保留节制中,你会对新的交际环境作个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
和把握 ,从而有针对性有实效地实现与新环境的契合和交
融。表面上看来这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策略,是
一种更积极有效的技巧。那所重点中学专为调入的三名教师
开了个欢迎会,气氛十分热烈。这所学校的老师表现出很好
的素质,唱念做打、弹拉说唱,样样像模像样。热情的老师们
当然不会冷了新来的教师,纷纷要他们“来一个”。黄老师坐
第 342 页
不住了,操起乐器,亮起嗓子,摆开把式,真刀实枪地拿出了看
家本领,将其才华横溢的本色表现得一览无余。张老师在这种
气氛中安然地欣赏着别人的表演,在大家再三鼓噪下才慢条
斯理地开始诗朗诵,那《春夜喜雨》刚念了四句,就躬身“谢幕”
了,怎么着也不愿“就丑”了。张老师的做法恰到好处,给人一
种“整坛醋不晃”的感觉,大家都对他产生了好感。
)保持适当的距离。
人际关系密切程度通常是表现在人际距离上的。双方关
系亲密,相互间距离较近;双方关系疏浅,相互间距离较远。与
新同事新朋友初处,彼此不熟识、不了解,关系刚刚形成,距离
自然是较大的。你若生硬地去与人亲近,则有违交际规律,对
方不仅不会作出友好表示,还会产生反感情绪。这种适得其反
的效果,会把 你置 于被动地位。保持适当的距离,能给对方冷
静地观察你认识你的机会。你们会在逐步熟悉和了解中,实现
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你们的关系慢慢亲密了,彼此的距
离就会悄然隐去。保持距离重在适当,掌握在对方认可接受的
范围内,并能有效地促使双方互相吸引。束老师到了新学校一
开始就想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见到每一位教职工都做出亲
热的表示。有时他还装出很随意的样子,大方地到陌生老师家
拿这章那,结果把自己弄成一个很令人讨厌的角色。黄老师则
正好与束老师相反,对任何人都昂然相对。还是张老师做得合
适,把自己的热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
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显得自然得当。
)有效地实现角色转换。
变换了生活空间,人的社会角色会随之改变。若心理调整
第 343 页
不过来,行为不能重新校正,你就无法适应新环境,左右碰壁,
别人也会对你产生诸多误解和非议,你就难免成为一个与新
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人是能动的,环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人应主动适应新环境,没有理由要求新环境去迁就你个
人。所以进行角色转换应是一种自动行为,而且尤其应在有
效二字上下些功夫,实现角色适时适当的成功转换,将自己完
完整整、及时可靠地变成新环境中的新成员。张老师是一位
语文教师,在普通中学时年年高三把关,到了重点中学,情形
不一样了。这里出类拔萃的教师很多,高三把关自然没有张
老师的份。即使你有绝顶能耐,别人也有个认识的过程。所以
张老师想得很开,不像黄老师去争去吵,而是要求带高一。他
这一合情合理的做法,是基于对自己价值重估、角色校正的。
结果他再次赢得了人们的好感。而黄老师那有欠斟酌的举
动,让领导和同事产生了误解。
培养交际吸引力。
交际的最高境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吸附,难舍难分。寻求
磨合途径当然要在这方面想办法。一个人在交际中形成对别
人的吸引力表现为他的交际勉力。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
体。包 括 人 的 形 象、知 识、品 德、